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研究

2012-07-19 05:09
中外医疗 2012年31期
关键词:液化妇产科腹部

王 珊

贵州省桐梓县中医院,贵州桐梓 563200

随着医学的发展,开腹手术已成为我国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主要方法;由于妇产科疾病本身特点和妇女特殊的生理机能影响,妇产科患者术后腹部切口的愈合程度一直成为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指征。无菌技术不严和术后护理不当,手术操作不规范等,常常导致术后不容忽视的并发症,即切口裂开、切口感染和脂肪液化等,这不但给患者及家属带来负面的影响,如果处理不好,还会影响患者生命的继续。为了减少类似情况的发生,护理人员必须护理好患者的腹部切口。笔者根据对2010年1月—2012年4月入住该院的168例进行妇产科腹部切口患者实施的护理经验和体会,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该院患者168例进行腹部切口手术,其中实施剖宫产术118例,异位妊娠术47例,宫颈癌根治术2例,卵巢癌根治术1例,患者年龄22~65岁,平均38.5岁,手术时间平均约为2.4 h,患者感觉不适一般在术后3~14 d,主要表现为局部切口疼痛,有坠痛感,皮肤胀痛、发红,并伴轻度发热、咳嗽,切口有淡黄色和脓性渗出物。所有不良反应者经对症治疗,术后平均住院7 d左右,恢复均良好。见表1。

表1 各种妇产科手术情况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作为护理者,需做好手术操作的相关准备,保证设备器械在术中正常运行的同时,还要针对患者存在的紧张、担心、害怕、焦虑等情绪给予正确的疏导和耐心的解释,努力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并叮嘱患者手术前的各项注意事项以足够营养摄入,保持患者床单、衣物、皮肤的清洁干燥,严格观察、记录患者生命体征,让她们知道术前必做的检查,并把握好手术时机。其次让患者了解医院的硬件和软件水平(设备和人员),用浅显易懂的、热情和蔼的语言和患者进行沟通,增加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并在术前1 d帮助患者淋浴更衣,防止受凉感冒,使患者安心配合治疗,防止术后腹部切口恢复健康的不利因素和对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有所预防。

2.2 术中护理

手术时要为患者营造安静、严谨手术环境;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消除一切可能造成感染的因素,操作中彻底止血,确保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缝合前仔细核对手术中使用的物品数量,避免遗留腹腔,造成术后伤口感染,导致延期愈合。缝合时,依照患者详细状况选用合适的切口逐层确切缝合,防止死腔,缝合疏密得当,切口对合整齐,缝线松紧适度,以减少缝合张力;关腹时应保证麻醉到位,动作轻柔,避免腹壁组织的再次裂口,做好切口的护理,并预防感染。

2.3 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人员要每日了解患者的腹部切口情况,同样要保持床单及患者衣物、皮肤的清洁干燥,定时消毒病房和床铺,减少引起切口污染的不良因素,仔细观察切口渗出液的颜色、性质、量等,同时用关心、同情的态度与患者沟通,缓解紧张情绪,指导其保持适宜体位,尽早活动,一旦发现切口脂肪液化,切口裂开等情况,及时通知主管医生,对症处理,为患者争取切口愈合时间。

2.3.1 术后疼痛护理 在临床护理中发现,随着麻醉作用的逐渐消散,患者开始觉得切口痛,且以24 h内疼痛最剧烈;咳嗽、翻身也会增加伤口疼痛,而疼痛的表现程度因人而异,通常老年人对于疼痛相比年轻人来说相对弱一些;对性格内向者和性格外向者相比,同等程度的疼痛后者反应更强烈;文化程度较高者与文化程度较低者相比,前者较能清楚地表达疼痛的程度。针对患者疼痛的性质,护理者可以用音乐、谈话、安宁体位等转移患者注意力;为患者营造整洁舒适安静入睡的环境,还可以让患者亲属协助病人翻身,鼓励咳嗽,排除呼吸道内痰液;对不可耐受者遵医嘱常规应用止痛泵、止痛药等镇痛,避免患者因疼痛烦躁痛苦使得腹部切口裂开。同时,对个体机能较差、肥胖以及切口愈合较缓慢患者,用大黄、芒硝外敷切口,再以红外线烤灯热疗,促进切口愈合。因此,有效的止痛不仅可减轻患者的痛苦,还有利于患者各种生理功能的恢复。

2.3.2 术后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不但可以帮助患者转移疼痛的注意力,还可以使她们心里愉悦。实际工作中我们要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善于应用多种沟通技巧和化服务,患者的信任和肯定,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要求陪护人员态度和蔼,真诚待人、以心相待,关怀备至的态度对待患者,使患者充分感到像家一样的温暖,这些对患者后续的康复也有很好的促进。

2.3.3 术后饮食调节 术后饮食上总体以营养全面、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低盐饮食,少量多餐,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肥甘厚腻、烧烤、腌制等食物,平时进食定时定量,合理营养为原则。多食用比如瘦肉、鸡蛋、鱼、香菇、绿色蔬菜、大豆制品、红枣等,同时注意调整心情,而对于贫血的患者,应给予药物补充铁剂,积极纠正贫血[1],并适当的运动,这些康复都是非常有益的。

2.4 对症处理

腹痛、腹胀对术后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表现,腹痛轻者可以转移患者注意力,严重者可给予镇痛泵及杜冷丁的治疗。腹胀患者满足其身体各部位的舒适度、并多翻身、早下床活动;切口脂肪液化的处理,可根据渗出物的多少不同,则可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如:先清除泌物后给予微波治疗和拆除缝线,再给创口消炎和止痛处理,并加引流条进行充分引流;每日换药,当创口新鲜后,对齐创面用无菌蝶形胶布[2]加压拉合;若患者腹部切口无渗出物且体温增高者,让患者B超检查,寻找其病因;若发现有积液者或拆线时发现切口有渗出物者,需及时严格消毒后再次手术,然后给予输注白蛋白辅助治疗。

2.5 康复教育

术后,为了引起患者对腹部切口护理的重视,护理人员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康复教育和指导她们合理使用腹带,为了减少患者腹部切口张力、加快切口愈合,护理人员还需给患者讲解床上大小便、科学起坐等的重要意义,促进患者早日康复[3]。

2.6 出院指导

在患者出院前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身体状况,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并向其详细讲述有关注意事项,如:应进易消化的食物和适当的锻炼;禁夫妻生活及盆浴2个月,注意个人卫生。告知来院复查的时间和一些相关事项,而患者也应尽量配合,促进切口早日愈合。

3 讨论

妇产科腹部切口手术既是常用手术也是创伤性手术,经多年护理工作发现,腹部切口极易出现感染、腹胀、腹痛及切口脂肪液化等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如何有效的减少或控制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的发生,一直是临床上关注的问题。我们通过临床护理实践,知道了引起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的主要诱因:①体形肥胖者发生脂肪液化的敏感性要高于正常体重者;②高频电刀使用欠当,温度过高,强度过大,也易引起脂肪变性和坏死[4];③止血不当、手术器械、纱布等遗留腹腔,以及缝合不当留有死腔,极易导致术后感染或脂肪液化的发生;④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这些都是引起术后切口感染或愈合延迟的原因。

综上所述,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手术后,容易留下不可忽视的并发症,医护人员必须对不同的患者制定不同的护理计划和有备的预防,并教导患者从饮食、心理等方面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切口早期愈合,病者早康复。以上就是我的护理体会,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1]陈英.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管理[J].当代护士,2009(2):63.

[2]雷卫勇,庄安菊.医用几丁糖预防下腹部纵切口脂肪液化的效果观察[J].上海生物医学工程,2002,23(4):25-26.

[3]王芬,张秋玲.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3,9(2):103.

[4]刘总华.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及裂开病因分析及预防[J].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09,3(3):152-153.

猜你喜欢
液化妇产科腹部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Gardner综合征的腹部CT表现
面部液化随意改变表情
要看妇产科医生了 我要准备些什么?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天然气液化厂不达产的改进方案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
腹部超声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