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基下管桩拔除后建筑物加固设计方案

2012-07-28 08:25熊慎龙
山西建筑 2012年8期
关键词:工程桩静压轴力

熊慎龙

(江苏中核华纬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41)

1 工程概况

该建筑为上海市市区内的重要建筑,建于20世纪90年代,由东、西两栋主楼(地面23层)及中间裙楼(地面5层)组成双塔结构,属框—剪结构商用楼。地下一层,层高4.78 m,基坑开挖深度7 m,围护形式采用φ800 mm的钻孔灌注桩加水泥搅拌桩。基础采用桩筏基础,筏板厚1.98 m,总面积约3 405 m2;工程桩为φ800 mm的钻孔灌注桩,桩长31 m,总根数336根,桩底深入⑦1砂质粘土层。根据确定的线路,地铁轨道部分路段必须下穿该建筑物,穿越范围内有10根φ800 mm、长31 m的钻孔灌注桩侵入隧道内,需进行拆除处理。为了保证拔桩后大楼的稳定及正常使用,故在拔桩前将对大楼进行必要的变形计算及加固处理。

2 拔桩计算分析结果

自然状态下大厦桩基受力分析:

大厦工程桩的力学性态主要考虑轴力和弯矩。从桩的轴力分布可以看出,底板下部的工程桩轴力呈现出中央部位桩轴力小,边桩、角桩轴力大的特点。说明数值模拟可以充分反映实际的底板刚度和桩间、桩端土层对轴力分配的影响,体现群桩效应。各桩均处于压应力状态。根据计算结果,在欲拆除的10根桩中,轴力最大的约1 598 kN,最小的约777 kN。计算模型网格图见图1。

将要拆除的10根桩的弯矩见图2。根据计算结果,桩所受最大弯矩约393 kN·m。

根据天福大厦桩基设计材料和结构特征,并按照JGJ 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计算得出该大厦桩计算得到的桩基承载力设计值为1 823 kN。

拔桩之后,桩Z11,Z15,Z16的轴力均超过了承载力设计值。

根据模拟计算,如不对大楼的桩基础进行加固,拔掉10根桩后,大楼地下室底板沉降增量将达到9.824 mm,如图3所示。

如不采取加固手段,大楼的稳定及正常使用存在潜在的危险,故在拔桩之前进行加固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拔桩前,先在线路外侧非盾构通过区域植入锚杆静压桩,随后再进行拔桩。

3 加固材料及方法

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新增混凝土强度等级为微膨胀早强C40;碳纤维(CFRP):300 g/m2,高强2级;碳纤维、钢板配套用的粘结材料应选用达到A级胶性能要求的产品。粘钢加固所用钢板为Q235B。

1)锚杆静压桩。根据设计计算及方案比选,拟在隧道影响区域外侧沿线植入一排锚杆静压桩,桩径300 mm,桩长12 m,单桩设计承载力约520 kN,承受主楼钻孔灌注桩拔除后的相应荷载。桩孔与锚杆定位图见图4。

2)钢筋混凝土封堵墙。封堵墙与原有结构植筋连接,并应满足相应规范要求,见图5。

3)结构顶板及梁柱的加固。按照施工要求需要在顶板局部范围内有施工机具的动荷载。原有结构需要满足活荷载150 kN/m2,初步确定部分梁板采用粘贴碳纤维加固,对于主要框架梁采用外包型钢的加固方法,对于承载不够的框架柱采用外粘型钢的加固方法,见图6,图7。

4 结语

通过本次的工程实例可看出,地基刚度变化对上部建筑物产生影响较大,不仅不产生均匀沉降,地下室整体刚度均受影响。为明确加固的范围及加固工程量,必须经过多次的核算并保证对原建筑物进行监测。

猜你喜欢
工程桩静压轴力
建筑桩基工程桩端后注浆施工技术应用
浅谈支撑轴力伺服系统在深基坑中的应用
静压法沉桩对周边环境影响及质量控制
房建工程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基坑钢支撑轴力监测的优化及实践
静压托换桩在某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探讨
超精密液体静压转台装配技术
一种基于空气静压支承的自调心装置
软黏土基坑开挖对坑内工程桩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