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

2012-08-07 09:42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仪器课程体系建构

阮 艳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4)

0 引言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专业是一个集光、机、电、算、控于一体的复合型专业。本校该专业采取以电子信息、智能控制仪表为侧重的宽口径通识教育方式,最初开发的专业课程体系基本参照本科院校相关资料,虽对传统学科知识体系结构作了一定改革与探索,但原有“三段式”的课程体系结构(即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的机械分段排列仍未打破,课程之间缺乏内在有机衔接与灵活配合,未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因而在系统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为此,应对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体系建构进行改革探索。

1 课程体系建构目标与思路

1)课程体系建构目标。按照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行业指导作用的意见”(教职成[2011]6号文件),应以推进构建专业课程新体系,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为目标,并指导、参与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标准和教学指导方案开发;同时还要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服务学生终身发展为目标,结合产业发展实际,指导学校加强专业建设,规范专业设置管理,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探索教材创新,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的紧密对接。

2)课程体系建构思路。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主流方向就是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强调课程与工作过程深度融合,在实践操作能力系统化的同时,使理论知识与学习能力的培养亦同时系统化。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体系建构,应按照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文件),将“依托于产业、来源于职业、服务于企业、对接到岗位”为构建依据,侧重学生职业能力训练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运用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开发方法,确定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划分行动领域并转化为学习领域课程,最后根据学习领域确定专业核心课程[1]。

2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体系建构步骤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专业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建构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专业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建构流程

1)调研工作岗位。立足“1+8”武汉城市圈,面向电子测量仪器制造与使用行业,邀请企业专家、组织具有本专业实践经历的教师及毕业生反馈,通过访谈、问卷及研讨的方式,对本区域本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状况、企业的工作流程、部门和岗位设置情况、岗位对知识能力的要求、相应的职业资格等进行调研,分析本专业面向的核心岗位及主要工作任务、相关工作过程和核心职业能力,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电子测量与仪器专业工作岗位群

2)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工作任务分析是对电子测量与仪器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中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的过程,目的在于掌握仪器仪表行业的具体工作内容以及完成该任务需要的职业能力。邀请仪器仪表企业的专家和部门主管访谈,将本专业所涉及的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工作项目,确定每个工作项目的具体工作任务,并将完成任务应掌握的职业能力提炼出来,形成本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与典型工作任务表。

3)归纳行动领域。行动领域即在职业、生活及对公众有意义的行动情景中相互关联的任务的集合[2]。为了从工作过程中归纳出行动领域,必须分析并细化工作过程到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等环节。以电子仪器仪表生产工作过程为例,经过查阅资料、确定方案、电子仪器仪表设计、仪器仪表安装调试、电子仪器仪表测试质检、维护和评估六个阶段,分析各阶段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最后形成仪器仪表工作原理、电路设计、电子产品装调、电子产品测试、故障维修等5个行动领域。

4)转换学习领域。根据学习的认知规律及职业成长规律重组、简化和序化行动领域,将行动领域转换为课程,实现岗位职业能力向课程内容的转换,即学习领域的转换[2]。依据学习难度从低到高划分学习领域难度范围,结合学校实际,建构出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体系框架,如表2所示,包括通识课程、专业支撑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拓展课程等。

表2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体系

5)设计学习情境。学习情境是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行动导向课程的教学设计,由教师根据学校教学计划,结合学校教学设施条件设计的教学实施方案,将课程内容以某一真实企业为载体具体落实的过程。

3 结束语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使教学改革实践得以深入推进,一方面使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目标,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另一方面激发专任教师根据专业发展方向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对自身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目标设定,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总之,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是一个伴随学科体系的解构而凸显行动体系的重构的过程。建立在企业岗位工作流程分析基础上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符合职业成长与认知规律,在课程改革中已初见成效。该课程体系突出了学校教育与企业岗位的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技能的对接。在课程的教学情境中,均以真实企业为载体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成为企业活动的再现,寓教学于实际场景中,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使高职教育真正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3]。

[1] 雷军环.软件技术专业工作导向课程开发[J].职业技术教育,2008(8):13-15.

[2] 何燕.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J].计算机教育,2008(20):32-35.

[3] 栾咏红.基于工作过程的情境化教学的研究与设计[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54-57.

猜你喜欢
仪器课程体系建构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