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武术突围精武山寨的“苹果战略”

2012-08-15 00:50曹海应龙佩林
武术研究 2012年6期
关键词:精武技击传统武术

曹海应 龙佩林

(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论传统武术突围精武山寨的“苹果战略”

曹海应 龙佩林

(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传统武术发展的历程及其现代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借鉴苹果公司在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提出传统武术提升核心竞争力走出当前困境的发展对策。

传统武术 现代发展 核心竞争

传统武术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关于传统武术的界定,学术界一直存在多种观点,但大致的意思是指在农耕文明背景下形成并发展至今,以实战、套路和功法练习为有机活动内容,以家传或师徒传承为主要方式,以提高技击能力为主体价值,注重体用兼备的传统体育活动方式。我们这里所说的传统武术,是指明初至清末期间形成的以门派林立为主要特点,并逐渐转型流传至今的武术。在此前的冷兵器时代,武艺或武技是一种战场技击的手段,是传统武术的前身。明初至清末这一时期,随着热兵器在战场上作用的逐渐增大,武术逐渐退出军事领域而向民间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拳种和流派,直至1901年以光绪帝废除武举制度为标志,宣告武术的军事价值基本结束。之后以精武体育会、中央国术馆等为代表的新式体育组织,取代了旧式的武馆和家族传承方式,破除门户之见,吸百家之长,推进传统武术走上了体育化转型发展的时代。然而,从传统武术日渐衰微的境况看,破门户之见、吸百家之长的精武道路并非传统武术的救命稻草,而从知识产权保护的角度看,门户之见有其法理依据。在武术的社会价值体育化的今天,在市场经济和知识产权保护的框架下,各门各派的传统武术如何展开知识和技术创新,提高服务于大众体育健康生活的核心竞争力,才是生存发展之道。本文拟通过对我国传统武术发展的历程及其现代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对苹果公司在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创新经验的归纳中,寻找传统武术在未来发展中,提升核心竞争力,走出当前困境的启示与对策。

1 传统武术发展的曲折历程与当前困境

1.1 传统武术发展的曲折历程

在明代以前的冷兵器时代,武艺或武技是士兵日常训练和战场上作战的主要方式,其社会价值主要是为军事战争服务,作为战场技击的主要手段,是传统武术的前身。明代以后,随着热兵器在战场上作用的逐渐增大,武术作为军事技能的作用逐渐减弱,并逐步退出军事领域而向民间发展,其社会价值逐渐由军事转向体育健身,形成了林林总总的武术拳种和流派,并在经历体育化、竞技化的冲击后,曲折发展流传至今。归纳起来,我们可以将传统武术的这一曲折历程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期间的产生与形成阶段。这一阶段我国传统武术发展迅速,武术拳种繁多、门派林立,仅根据“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要求,经国家权威部门确认的拳种就有129个之多,是传统武术发展的大繁荣时期。而且这一时期武术已经不只是单纯的追求其本身蕴含的技击功能,它在健身娱乐方面的价值也开始被人们所挖掘。套子武艺在这一时期的蓬勃发展就是最好的体现。

第二阶段是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11年辛亥革命期间的繁荣发展阶段。鸦片战争以后,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包括西方体育文化在内的西方文化迅速涌入中国。在西方竞技体育的参照之下,传统武术缺乏竞争性暴露无遗。“强国强种”的民族心理与对自身不足的审视与刺激,催化了传统武术的竞技化发展。在这一阶段传统武术由于受到西方竞技体育的影响已经开始向现代体育方向发展。

第三阶段是在1911年的辛亥革命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期间的转型发展阶段。在我国传统武术已经走向衰败的这一时期,许多民间武术家曾试图站出来扭转这种局面。其中最具代表的是精武体育会和中央国术馆,是在这一时期对我国传统武术发展做最大贡献的两个组织。据不完全统计,到1929年,精武会已有42个分会,总会员数愈40万。而中央国术馆到1933年末为止,共有24个省、市建立了国术馆,县级国术馆300多所,许多地区、村也成立了国术支(分)馆(社、所)。但是作为促使中国传统武术得到长足发展的最大功臣中央国术馆和精武体育会,却还是无法摆脱泯然于历史长河的命运。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它们都主张打破宗派门户,提倡“不争门户长短”,融南北于一炉,改“固袭宗法,师徒秘传”为“公诸于世,团体传授”。这样的观点和举措,在当时来说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它们不但促进了传统武术的交流和发展而且对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我国国民素质,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一主张,使得任何一个武术门派同时拥有其他所有门派的武术成果,造成各个门派之间缺乏竞争,给传统武术发展埋下了重大的隐患。

第四个段是1949年至今的衰弱与复兴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深度关切我国传统武术的发展。在这一阶段我国社会各界的武术工作者和爱好者也在为振兴我国传统武术做着努力尝试。特别是1958年,中国武术协会正式成立,中国武术协会自成立开始就对传统武术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他们改变了传统武术原有的那种以技击为主要目的的形式,而是从原有的内容和形式出发,除了保留武术的技击特点以满足人们自卫的心理需求以外,还要满足人们精神方面及健身方面的要求,于是就产生出一种新的武术发展形式。这种新的武术形式更强调从强身健体出发,它不强调技击价值却要具备技击特点。这时的武术把以前军事武艺中的一些技击套路进行了改造,在其中加入了一些表演的成分,使武术逐渐走上了竞技化的道路,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传统武术正在向现代武术转变。

1.2 传统武术发展的现代困惑

现代武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武术,他从形成到如今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不但每年全国各地有很多武术赛事举办,而且他还是世界武搏运动会不可或缺的运动项目,并且已经拥有139个国际武术联合会成员、其爱好者和练习人群遍布五大洲、现代武术,仿佛正在蒸蒸日上,蓬勃发展。但是,在这些热闹的背后,好像并不都是“歌舞升平”。

在国外,世界各地虽然都有武术爱好者,但是这些武术爱好者大多都是一些外籍华人。在国内举办的武术赛事除了香港国际武术节之外大多参赛人数不多,影响较小,难以形成规模。相反一些诸如跆拳道、空手道等外国武术项目的比赛更能激起参赛者的兴趣。

在国内现代武术这个本土和尚已经受到了跆拳道、空手道这些外来“和尚”的威胁,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对传统武术的改革还是沿袭了精武体育会和中央国术馆的老路,提倡传统武术应该打开门户之见、集百家之长。现代武术是在所有传统武术的基础上改编的,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武术是一种创新,但是它也是一种模仿,相当于没有品牌的山寨产品。就好比如手机中的山寨机,它虽然山寨了很多品牌手机的强大功能和拥有低廉的价格,但是它却并没有像苹果那样的人性化设计和诺基亚那样的经久耐用,缺乏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以他永远也不能像品牌手机那样受人们的亲睐。

中国传统武术这个经历了众多坎坷,走过了艰辛曲折历程的老者,如今正在步履阑珊。我们作为一个华夏武术爱好者和工作者,要怎样才能让我国的传统武术突围山寨的命运,拥有像诺基亚和苹果那样的未来,其实我们未尝不可从苹果手机的发展战略中看到传统武术发展的曙光。

2 苹果手机的成功秘诀

2007年1月9日,苹果公司在美国旧金山宣布推出新款手机,正式进军手机行业。在手机这个充分竞争的行业里,“苹果”在这个时间选择进入手机领域,前景到底会怎样呢?它还能继续延续iPhone的疯狂吗?许多业内人员对iPhone的前景看淡。然而苹果公司在2007年到2011年这四年里推出的苹果手一代到到苹果四代,纷纷受到消费者的青睐,iPhone更是卖到经常脱销的佳绩。苹果公司用一系列的事实证明了iPhone的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市场竞争力。然而苹果手机是怎样在手机这个充满竞争的行业里以一个新生儿的身份走向的成功的呢?

第一,能够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从20世纪初期开始手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作为“新生儿”的iPhone手机要怎样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呢?苹果公司和其他手机制造公司所走的路不一样,在别的手机公司纷纷把目光集中在手机的硬件设备上时,它就另辟蹊径决定走产品人性化这条路。它可以做到让使用它的超过9成的用户会觉得这个产品是为我自己一个人做的,让人有了一种被重视的感觉,这样,在加上本身功能强大的支持,哪里会没有成功的理由呢?

第二,始终坚持对产品的科技创新。苹果公司CEO乔布斯是一个极具眼光的商人他的哲学是:只要拥有足够的创意,就可以进入新的领域。苹果加入到手机业之后,在他的带领下苹果公司上下一心,开展了一次工业设计上的革命。2007年苹果公司隆重推出了第一代苹果手机iphone,这款iphone手机无论从外形和功能方面都不乏革新之处。超过200多项专利也让乔布斯自信已经“领先对手五年时间”。特别是iPhone运行的是专为手机开发的MacOSX操作系统,可以充分发挥它的功能优势。

自从2007年第一代苹果手机问世到如今经过几年的发展苹果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它不但继承了苹果一代的所有优点而且得到升级过后的苹果手机技术更加完善,功能也更趋向人性化,更加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也使得现如今“i生活”族的人越来越多。

第三,重视对品牌的知识产权保护。苹果早已经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品牌,品牌方面的积累让苹果可以有机会避开竞争激烈但是又没有太高利润回报的低端市场。让苹果有机会同诺基亚.和摩托罗拉这种高端的市场手机进行竞争,从而为i-Phone成为手机中高端市场的代表奠定了基础。

苹果公司不但有着良好的品牌基础,而且在技术创新的保护上面也很出了和大的努力。光是在第一代苹果手机上苹果手机就向政府机构申请了200多项专利。正是有了这200多项专利对苹果手机的技术在法律上的保护,才使得苹果这几年一直走在手机行业的前列。

3 苹果战略对传统武术发展的启示

我国传统武术从产生到现在经过了漫长的发展阶段,到如今却陷入了困境。如何让我国传统武术摆脱困境,使传统武术得以走得更快更远是当前我们每个武术爱好者和武术研究者都值得深思的问题。在苹果手机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从一颗刚发芽的小草成长到参天耸立的大树的身影中,我们看到了一条传统武术的复兴之路。从苹果的成功,我们可以得出传统武术发展的启示。

3.1 重新定位传统武术的功能

传统武术是我国小农经济下的产物,他的产生与发展在当时适应了社会与生活的需要,对促进我国古代的社会发展具有积极地作用。在古代由于当时社会结构和社会形势的需要,不管是统治阶级还是被统治阶级都很看重武术能够提高个人的技击能力的这个作用。统治者为了开疆拓土和维护自己的统治,普通大众为了自卫防身,杀敌报国继而对武术都很重视。所以武术在这时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由于热兵器在战场上的广泛使用,个人武艺的高低对战场上胜负的决定性的作用逐渐降低,武术的功能逐渐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以强健体和自卫防身并重的传统武术。

到了如今信息化的时代,个人的武艺基本上不能左右一场战争的胜负,而且人们的人身安全能够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武术原有的技击功能越来越不被人们所重视。所以要想武术重新被人们所接受与重视我们就必须转变武术观念,对武术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

现阶段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亚健康和不健康的人群越来越多,人们对于身理上和心理上的健康要求越来越迫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看到武术可以经过身体练习从而增强健康,增进相互间社会交往和休闲娱乐的功能。通过武术对自身功能的从新正确定位,使武术更加适合于现阶段人们对生活的需要,从而达到振兴武术的目的。

3.2 重视对传统武术的创新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地上本没有路的,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武术也是一样,萌芽时期的武术只不过是一些本能的动作,就是因为一代又一代的后人在前人的基础上对武术做出的改进与丰富才形成了如今内容丰富功能显著的武术。但是武术想要更加健康快速的发展,就必须对武术的内容不断地进行丰富与完善,加大对武术的创新力度,使武术更加适合现阶段人们对他的需要。在这方面木兰拳就是做得比较成功的典范,木兰拳是以太极拳为基础,结合中国古代导引术而融合汇编而成的一项新的武术项目,它集休闲娱乐与强身健体的功能于一体,老少皆宜,在我国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

3.3 注重对传统武术知识产权的保护

知识产权是基于创造性的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的统称”,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武术是我国传统体育的代表,具备了体育项目的共性,又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从武术的起源、发展来看,武术也是一种智力成果,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明的积淀,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所以我们可以以商标权保护武术名称、以著作权保护武术文字作品口述作品及武术套路、以未公开信息保护武术秘笈。

[1]周伟良.传统武术,你何去何从[J].武林,2000(3).

[2]朝锡曾.浅谈精武体育会在我国近代体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J].浙江体育科学,1993(1).

[3]陈少华.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几点认识[J].安庆科技,2006(3).

[4]温 力.中国武术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On the"Apple Strategy"of Traditional Wushu Modern Development

Cao Haiying Long Peilin
(School of Sports Science,Jishou University,Jishou Hunan 416000)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logic analysis,the traditional Wushu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and its modern development problems were analyzed,from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Apple Company used in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he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traditional Wushu getting out of the current dilemma and improving its core competence.

traditional Wushu modern developmentcore competition

G85

A

1004—5643(2012)06—0011—03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我国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博弈研究”阶段成果,编号:11XTY001。

1.曹海应(1987~),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2.龙佩林(1965~),男,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猜你喜欢
精武技击传统武术
传统武术怎么了?
精武英雄
精武英雄
二十四式太极拳技击含义探析
少林拳实战技击精粹(上)
南派洪家拳之技击基础
万籁声的传统武术观
传统武术与傩的传承与发展
百年精武体育在马来西亚的发展及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