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思维与中国武术管理研究

2012-08-15 00:50
武术研究 2012年6期
关键词:周易武术事物

李 泳

(河南科技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周易》思维与中国武术管理研究

李 泳

(河南科技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以《周易》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来探讨对武术的管理策略问题,为管理中国武术事业的工作者提供一些管理原则和方法。研究指出:武术工作者要时刻观察社会时局的动态变化,及时捕捉武术发展的契机,全面深入了解与武术相关的信息,努力提高武术科研水平,以畏惧谨慎的工作态度,将过错迅速消灭在萌芽状态,以此随时准备着迎接武术的发展良机。

周易 思维方式 武术管理

1 引言

《周易》思维方式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的源泉,它孕育中国文化特有的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在阴阳相推中尽显智慧之理。《周易》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代表,它指导着人们的人生规划,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智慧,使人们轻松应对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上的诸多问题。

中国武术作为一种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它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但面对着社会形态的转变和西方体育的强势来袭,中国武术的辉煌已成为过去,面临着巨大的生存挑战,有些拳种由于在传承上遇到巨大的困难已濒临失传。如何使中国武术摆脱这种困境一直是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借鉴和运用中国古老智慧结晶的《周易》思维从武术管理上来探讨应对武术发展的困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 《周易》思维的特点分析

“《周易》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的主要部分,也有人称它为易象思维”[1]。这种思维是以时间为本位,尊重事物的自然整体,采用主客相容的立场来认识世界,主要关注的是世界的现象层面。它着重研究的是如何发现和把握现象层面,即自然整体层面的规律,它与西方注重实体存在的认识论形成鲜明的互补关系。

西方科学在认识上采用的是主客观二元对立的立场,应用的基本方法是抽象思维和实验室的实验方法,透过现象去捕捉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自然就找到事物之形体或实体的层面,去着力研究产生现象之实体的物质构成及实体之间相对稳定的联系,这就是西方传统认识论所说的与现象相对的“本质”。也就是说“西方近现代科学主要以产生现象的‘体’及体的比较稳定的关系为认识层面,而‘体’作为有形的实在,以空间属性为主要特征”[2]。

对一些简单运动,即由单个或少量无机物体发生的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这些都可在实验室中在可控条件下重复进行,这类运动,其所呈现象和承担运动过程的实体之间具有一一对应关系,但当存在复杂性运动和个体以及全群体生命运动状态下,现象背后的物质数量巨大,不仅有内部物质关系还有与事物相连的外部关系,可谓错综复杂,难以把握其背后的与现象相对应的‘体’变化和特点”[2]。所以有大量物质参与产生的现象只能通过整体把握其运动规律。

比较现象和实体的关系,现象的关系是易变的,不稳定的,因而更多地显示着时间的特性,实体的关系是不易变得,相对稳定的,因而更多地显示着空间的特性。

《周易》思维的方式就是将事物现象层面,作为事物自然生成和存在的整体,它顺时变化,内外通连,彻底开放,故集中体现了事物的时间属性。尊重现象,不作切割,不阻断主客,就是尊重自然整体,也就是尊重时间。所以对复杂的事物变化的情况下,《周易》思维从现象上、从时间特征上来解决纷繁复杂的事物变化,表现的是因时而变,顺势而为的方式方法。

3 管理的原则

3.1 天地至赜,无为而治

中国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种类繁多,其分布地域广阔和分支流派众多,在其发展中表现出一个彻底开放的大复杂系统。纵观武术的发展历史,武术从原始社会的武术萌芽开始,经过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从一个单一的军事武术发展到现在拥有129种武术拳种繁荣和现在竞技武术的发展壮大,都是在不断吸取其它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丰富起来,在这个巨大的复杂系统里面,武术在历史进程中表现出不稳定性、不确定和非线性特点,每种武术的演变都是在时代改变的情况下或有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或是被历史遗忘销声匿迹,有时因为一种兵器的产生,对武术的发展方向产生巨大的影响,加速或改变着某种武术的发展。

面对这种复杂多变,充满了机遇和风险的形势,当今武术工作者以“无为”的理念来管理武术,而这种“无为”并不是无所事事或是选择一些好的管理者去管理而决策层就不必去劳心参与管理。而是要人们去认真管理,在管理好每一层每一级的基础上,无固定方案目标,无既成方式手段,一切因时而立,因时而变。不可依据主观设想,按既成的固定的规范和目标,从外面施加于对象,这就需要对事物进行静观端详、明辨趋势、然后因势利导。

武术是个复杂的系统,只有通过分级管理才能管理好武术,发展好武术,每一级管理人员既要依靠下一级管理的支持,同时又有本级管理的特殊职责,还需接受上一级的管理和监督。那种只需找到优秀的管理者就可自逸的想法是一种空想,那也绝不是“无为”的表现。

3.2 与时偕行,唯变所适

《系词下》说“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3],这是“易”的总法则,《系词上》说“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3]。如果事物当穷则变,由变能通,则困难可出,事业可成,生命可久。大“易”流行,之所以永无穷竭,恒久不止,原因就在于此。

“穷—变—通—久”是“易”运行的方式。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会遇到困窘,而人们要积极应对的措施是变通,改变原来的现状或做法,有所创新,也就是说不断变革旧有的事物,以适应新形势。这样做到才能遇穷则变,由变至通。这样事物才能长久发展下去。

《周易》认为,事物在变的过程中,始终要跟随着天道而运行,变化的方向与天道运行的方向一致。“顺乎天而应乎人”[3]凡是有益于民众的变通行为,必定符合天道。顺乎天道,则乘乎运势,自然会事半功倍。又穷转通。

时间在不断前进,情况随时发生变化。“无为”之为绝不轻松,要不断去适应改变了的形势。在近现代中国武术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在国家社会形态的转型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产生之下,西方文明在主导着这个世界,崇尚民主、科学的西方将追求自由,追求娱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带到世界每个角落,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开始显现出与这个世界的不适应,各种传统的事物也纷纷都有招架不住的态势,武术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为避免此种困境。在判断时势之趋已发生巨大改变的情况下,武术就也应顺势而为,做出相应的变通,使其既合于道,又适时而变,这样中国武术才能趋利避害,跨越风险,不被社会所淘汰。

4 武术管理的方法

4.1 洞察时局端倪是做好及时改变的基础

事物的未来虽然难于准确预测,但是“来者,信也”[3](《系辞下》)来者非凭空而来,为现在的延续和展开,而现在有来源于过去。所以在现在的事物中,已经潜藏着事变的端倪,存在着未来事变的前兆。

武术管理者和工作者要做到洞察世界的发展变化,能够仔细端详细察,严谨不忽,及时把握新出现的苗头,在众多时局变化当中找到引向顺利发展的契机。通过苗头找出各种可能性,抓住有利,避免不利。体育类型多种多样,在中国主要有以西方体育和东方传统体育为主的体育项目,在大量体育项目上如何首先抓住发展契机是武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一般而言,在相同功能事物的选择上,人们都是选择较早出现的那个事物,并长期不易改变的使用下去,除了有更好的功能的事物代替以后才弃之不用。这就是说一个抢占先机的问题,武术发展就是如此。比如,社会如此发达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加大,人们的体育运动减少,加之生态环境破坏,生活环境受到各种污染,不仅使得人们每天处在精神压抑状态,而且身体上的疾病也渐渐增多,城市居民尤为明显,人们开始重视身体的健康,重视心理愉悦放松。针对这类人群特点,充分利用武术的内外兼修特点,将代表不同类型的武术改编成动作简单,形式多样,优美大方,调节身心健康的武术品种是很有必要的。

在洞察社会形势端倪的同时,还要不断积累相关的历史知识。“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3]。了解武术的历史演变,总结历史规律,虽然演变方式各有不同,但是只要有总结规律的方法,了解现在的规律也并非难事。

4.2 全面了解武术信息和做好实验工作

《周易》经传注意到,对事物的认识,尤其是对不确定、多变动的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由于事物的不确定和变动性,使人们对其判断总难免带有猜度成分,故当留有余地,切忌武断。要想对事物的性质和曲直做出全面的了解,则须等待事物有了充分的展现,方能做到,因此面对变化发展中的事物,正确的做法应当是紧随事物的演进,及时全面收集相关信息,尽量做出客观的综合性评析,以使自己的认识尽快由不确定到比较确定,由不准确到比较准确。

在对事物变化的前景不十分把握的情况下,如果客观情势要求及时做出反应,可以采取试验的方法,准备多种方案,边做,边修改,边调整。《文言·乾》曰“‘或跃在渊’,自试也”。[4]

武术在发展的道路上总是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多变动的情况,因盲目的主观判断而行动很有可能会使武术的发展受到重创。在做决定之前一定要经过仔细研究,一方面了解武术的现在的种类、发展状况。另一方面了解社会的流行、人们的现实需要和世界的局势变化,还要了解其他体育运动的特点和发展状况,尽可能多的掌握影响武术发展的相关信息。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在掌握较为全面信息的情况下,开始对客观环境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和反应。对武术提出多种的发展方案,并进行科学的论证和小规模的实验,在论证和实验过程中去除不合理的因素,增添有效的条件,不断丰富和提高武术发展方案,让武术一步一步循序渐进的向前发展推进,而不会因一个错误的武术发展决策导致人们失去对武术兴趣,酿成不可挽回的局面。

4.3 以提高武术科学化水平迎接武术发展良机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有风险,也有机遇。为了积极应对可能的事变,《周易》提示人们,一是平时要从多方面做好准备,一是必须因时而动。《系辞下》说:“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4],这是以射隼作喻,说明平时有了器物和技能的准备,遇到时机或险情就能够从容不迫,有所获而不失利。这就要求人们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本领,以便抓住机遇适时而动。

在或进或退中,既视主观条件,又视客观条件而定。客观条件是时机方面,客观条件成熟时也就是时机成熟之时。为实现某一事成功,必须各种必不可少的条件同时齐备,方可趁时机成熟。事物在变化,条件也随时而跌宕起伏。因此,必须密切注视由时间变化所引起的各种相关因素的变化,从而决定行止。

这就是从两方面探求武术的发展策略,一个是主观条件,就是武术管理者和工作者对武术自身的了解和准备,认真做好对武术的各项研究,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了解武术,如武术的文化研究,武术的技击研究,武术的创新研究,武术管理制度的研究,武术与其它体育项目的对比研究,以及武术的人体科学研究等等从武术文化结构的三个层次进行全面深入研究。对武术深入细致的了解之后,还必须将这些研究成果运用到指导武术向良性的发展上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断壮大武术自身的体魄。当出现时代改变和发展良机的时候,能拿出许多形式多样的创新武术技术套路、美观的衣服和标准的器械、完善有效的武术管理制度和与现代武术相关的武术哲学理论,以及通过武术所能表现出来的文化气质等等,快速适应时代的要求,武术也不会错过这种发展时机。

4.4 以畏惧恭谨的态度纠正工作中的错误

面对风云变幻的时间过程,最重要的不是避免错误,因为不犯过失是不可能的。在复杂多变、至赜至动的事物面前,人一定会犯错误,一定会出现主客观不符的情形。《系辞下》说“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3]这就要求人们在对待所要处理的事物时,要以畏惧恭谨的态度,及时发现错误并及时纠正错误,不可有丝毫怠慢之心。这是成功的关键。而改变错误就需要不执着,依自然而行。《论语·子罕》说“毋意、毋必、毋固、毋我”[5]这突出了“无为”的表现。

《周易》主张防微杜渐。对于任何小的纰漏、过失都要尽速杜绝补正。否则,它们也会由小变大,失去控制,而《周易》经传始终贯彻的思想就是防患于未然,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武术管理者和工作者作为人都会犯错误有过失,而《周易》在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有二:一是要有一个畏惧恭谨的态度,而将人具有的傲慢与偏见丢掉一边,工作中始终以害怕出现任何错误的心理,努力不犯错,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多向同事和有经验的人请教,有必要的时候还需要深入研究,这样可以在工作中无过失或即使有过失也能把过失消灭在萌芽当中。二是要知错就改,防微杜渐的做法,在工作当中,如果武术的管理哪一方面出现问题,一经发现马上改正、修正,不要拖拉或者不管。所以对于这些刚刚出现的错误如何及时发现是很重要的,这就需要武术工作者和管理者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将自己的工作做好,要经常从各方面了解信息,善于发现细微异常,多思考,多钻研业务,努力提高业务水平,以这样的态度和工作状态去管理武术工作,武术会在健康中快速发展。

5 总结

《周易》思维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普遍适用性,从《周易》思维的角度能解决武术管理工作的原则和方法问题。使武术管理者和工作者面对至赜至动的复杂变化的武术和内外环境,时刻观察社会时局的动态变化,及时捕捉武术发展的契机,全面深入了解与武术相关的信息,努力提高武术科研水平,随时准备迎接武术的发展时机,以保持畏惧谨慎的工作态度,将错误迅速消灭在萌芽状态,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论的观点即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过程。

[1]赵 辉.易象思维的特征及文化表达[J].文艺研究,2007(6):34.

[2]刘长林.中国象科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7-10.

[3]高 亨.周易古经今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3-49.

[4]全景芳等.周易全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9-33.

[5]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14.

The Thinking of"Book of Changes"and Chinese Wushu Management

Li Yong
(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nxiang Henan 453003)

This article,with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studies the management strateges of Wushu through researching the mode of thinking from"Book of Changes"to provide some management methods for the management of Chinese Wushu.It is pointed out:Wushu workers should observe all changes of the social situations all the time,capture the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of Wushu timely,understand information about Wushu and strive to improve scientific research in Wushu,correct the fault quickly is nipped in the bud with fear of careful work attitude.It is ready for the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of Wushu.

Book of Changes the mode of thinking Wushu management

G85

A

1004—5643(2012)06—0005—03

李 泳(1982~),男,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传统体育养生。

猜你喜欢
周易武术事物
《周易》古经“幽人”诂正
中华武术
甜甜的“蝴蝶茧”
奇妙事物用心看
《周易》与《孙子兵法》
武术
试论《周易》卦体的性质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