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性理性与辩证理性的统一——论皮亚杰儿童认知研究方法

2012-08-15 00:48张小燕
科学中国人 2012年23期
关键词:皮亚杰心理学家心理学

张小燕

一、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回顾。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

1、运用哲学分析与思辨的阶段。

在探讨具体的心理学问题的同时,希腊思想家们认识到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并开创了一般的研究路线和具体的科学方法。就一般研究路线而言,柏拉图开创了唯理论的路线,而亚理士多德则开辟了经验论的方向。其后的心理学研究从总的方向上来说不过是这两种路线的具体化。

就希腊的心理学研究来看,尽管有了初步的数学方法,但这种方法并没有具体地运用到心理学研究上。其研究方法主要是亚理士多德和柏拉图的抽象—分析法和假说—演绎法。这些方法倚赖的主要是观察和分析。因没有精致的工具和实验手段,观察只能是初步和有限的,分析也只能是思辨的。“在这最后一步,希腊人有很大的局限性,尽管他们确实也进行过少数粗陋的实验。对自然界的实验进攻不得不等待许多世纪才盛行起来。”概括地说,古希腊时期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特征为:笼统整体的、定性的、模糊的、灵活的、思辨的。

中世纪末,科学研究中重视观察、实验方法的风气开始出现。十七、十八世纪,英国的哲学家霍布斯、洛克、贝克莱和休谟使经验论达到一个光辉的顶点。联想主义心理学是其经验论的有机组成部分。联想主义心理学乃是使用观察方法和分析方法的必然结果。“人们可以想见,在新物理学——那么彻底经验论而又那么全然合乎理性的——的辉煌光照之下,每次呼吸到使理智探险者如此兴奋的新文化的气息,十八世纪心理学必然越发热切地以严格的自我观察和无情的逻辑开辟前进的道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生理学成为一门实验科学。生理学的实验特征极大影响了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开始把重心转向作为行为基础的脑的机能并且借助实验手段来进行这种研究。

但是,从中世纪一直到十九世纪上半叶这一漫长时期,心理学方法仍旧是沿着唯理论和经验论两条主干路线前进。尽管一些心理学家更确切地说是生理学家也在利用实验方法研究大脑的机能,但没有成为一种普遍的做法。心理学的观察实验方法尽管缓慢前行,但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其方法仍然没有和哲学思辨的方法脱离开来。

2、注重观察与实验的阶段。

十九世纪下半叶,心理学从哲学当中独立出来。独立的原因就在于它广泛地应用了实验的方法。虽然科学家们的方法仍属于心理物理学的,受到当时一些人的批评,但是,“大部分由于这些研究成果,冯特才受到鼓舞设想一种研究身体刺激同心理活动的关系的精密科学。”

冯特创立实验心理学之后,心理学迅速发展,心理学几大经典流派形成。几大学派之所以不同,一方面由于研究的问题不同,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方法的差异。构造主义认为意识经验是心理学的研究主题,而意识经验的研究只能通过内省法来完成。内省法即是对自己的意识过程的客观分析的观察法。机能主义心理学家承认内省法的必要性,但更强调客观的观察法。行为主义者认为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心理学研究难以琢磨的意识、情绪、意志、过程等,目标难以实现。难以实现的过错在与其方法-内省法,而他们强调以客观的、实验的程序进行研究。“刺激-反应”模式成为其标志性的模式。构造主义把意识分析为感觉、表象和感情状态,行为主义把动作还原到刺激-反应水平,都属于还原论分析。格式塔心理学反对构造主义和行为主义的还原论分析。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分析往往不能解释经验,因为经验带有一种整体性性质(完形Gestalt),这种性质在组成部分中是找不到的。格式塔心理学家不同意行为主义者完全否定内省法,但他们的内省是一种现象学意义上的整体的内省。心理分析的方法对实验心理学没有什么影响。心理分析家倾听患者谈话,观察患者情绪反应的方法对皮亚杰有很大启发。

1.2.3 Piwil2-iCSCs外泌体粒径分析 使用Nanosight LM10系统(Nanosight Ltd,Navato,CA)分析提取的外泌体。取适量外泌体稀释样品,待其布朗运动60 s后,使用Nanosight粒子追踪软件进行分析后计算出纳米粒子浓度和尺寸分布。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之后,尽管心理学体系、理论多种多样,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总体上是一致的,不过是对实验方法和数学方法的改良或扩展。实验的手段更先进,实验过程更严格。尽管这一时期心理学家的研究方法存在一定差异,但其总体特征是一致的,即,实验的、定量的、局部的,因而也是精确的、客观的、分析的、机械的。

二、皮亚杰儿童认知研究的方法。

1、灵活、自然的临床谈话法。

皮亚杰创造性地借鉴精神病诊断的方法来判断儿童心理的特征与水平。他在使用临床谈话法时有一个变化的过程。第一,仅是与儿童进行单纯的口头交谈。询问儿童有关自然现象等的问题,测验儿童对物理因果关系的理解。第二,口头交谈为主,摆弄实物为辅。摆弄实物就是通过做一些物理小实验来测试儿童的对守恒和组合等的理解。第三,摆弄实物为主,口头提问为辅。皮亚杰在研究的早期主要是与儿童进行单纯的言语交谈,在其后的研究中则主要运用第三种方法。通常人们所说的临床谈话法是指的第三种。皮亚杰根据自己测试的目的,精心选取了一系列从简单倒复杂、生动有趣的小实验。通过这些小实验以及灵活、恰当的提问,可以有效地测试儿童的思维、认知水平。许多心理学家重复了皮亚杰的实验,实验结果与皮亚杰的相似。这正如苏联心理学家奥布霍娃所说:“别的姑且不论,皮亚杰的伟大正在于,即使最不相同的研究者,即使在不同的国度里,运用他的诊断方法始终都能得出相似的结果。”

2、精确的逻辑方法。

心理学家毫不犹豫地运用数学来计算相关系数和进行因素分析。皮亚杰认为这只是运用了数学方法的一个方面,即,量的分析的方面。这种量的分析测量的只是行为的结果。皮亚杰的目的不是通过测量儿童行为的结果去分析儿童智力的水平,而是要揭示儿童不同智力发展水平上认知的结构。皮亚杰认为,数学方法还应该有另一方面的作用,即,质的结构的精确表达。“逻辑代数可以帮助我们表明心理的结构,并且把运算和结构引入到我们实际的思维过程。”“逻辑代数可以帮助心理学家,给心理学家提供表明思维结构的精确方法,_这些结构出现在思维运演机制的分析中。”布尔代数不适合拿来直接运用到儿童思维结构的刻画,皮亚杰对此进行了一番改造,然后用于儿童思维结构的表达。皮亚杰晚年时,根据其新的实验材料,修改并扩展了其运算逻辑,试图创立一种类似于相干与必然逻辑的逻辑来刻画儿童的认知结构。

3、辩证的哲学方法。

由于受康德等哲学家影响,皮亚杰形成辩证的哲学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必然会体现在他所从事的心理学研究上。

(2)对两极平衡的把握。皮亚杰借用生物学概念来说明儿童认知结构的发展。同化是已有结构对外来刺激的加工改造过程,顺应是结构为了适应输入而积极改造自身的过程。平衡是对立的两极同化和顺应相互作用的结果。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结构发展的关键因素有两个,其中之一便是平衡。“这样的结构过程要服从某些特殊规律,并不是通过随便什么方式学习得来的,而是由于反身抽象过程和一种在自身调节意义上的平衡作用这双重的作用:反身抽象按照需要逐渐提供构造用的材料;平衡作用则提供结构内部的可逆性组织。”

(3)结构与功能的并重。“外界作用不像湿路上轮胎痕迹那样简单地烙印在儿童的头脑里。它依赖于儿童发展的那一刻占主导地位的智力结构而被折射。”认知结构在儿童认知的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但是,皮亚杰并没有因此而排斥功能的作用。“既然结构主义并没有取消认识主体,既然各种结构离开了它们的发生就不可思议,那么显然功能的概念就没有失去任何价值,一切有关自我调节的谈论都包含着功能的思想。”(4)结构主义与建构主义的统一。皮亚杰既强调结构的分析,又强调结构的产生与发展。这正如他自己所说的:“认识的获得必须用一个将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紧密地连接起来的理论来说明,也就是说,每一个结构都是心理发生的结果,而心理发生就是从一个较初级的结构过渡到一个不那么初级的(或较复杂的)结构。”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知的结构是被构造出来的,这一构造过程要经过多年才能完成。“观察和经验以最明确的方式表明,逻辑结构是被构造出来的,并且要花足足十二年左右的时间才能确立。”

尽管在心理学的研究中人们经常称赞皮亚杰的临床谈话法,却很少把他的成就与他的辩证的研究方法联系起来,但如果皮亚杰不借助辩证思维方法,他可能创造不出具有高度辩证法精神的儿童心理学理论。正如心理学家查普林和克拉威克所说的:“一项实验的成果和研究者从中得出的结论决不能超越所采用的方法论。”

三、皮亚杰研究方法的评价。

1、历史视角:两种研究方法的扬弃与超越。

从笼统的整体的研究到精确的局部分析,从哲学思辨和自然主义的观察到实验的研究,从定性分析到定量研究与表达,心理学研究方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两种方法从总体上看刚好相反,好似黑格尔所说的“正”与“反”两个对立面。而皮亚杰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两种方法的综合,恰好是“合”。但这种“合”已经不是笼统的整体与精确的局部的简单相加,而是精确分析与整体把握的辩证统一。

皮亚杰要揭示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而非研究智力的结果,单纯的统计学方法不适于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的刻画。儿童不同于成人,因此,适用于成人的实验也不适用于儿童。皮亚杰借鉴精神分析的临床谈话可谓匠心独运。询问、谈话不是一种标准化的、机械的程序,它非常自然、灵活。临床谈话法既不是随心所欲的询问也不是机械呆板的实验。它是精确实验与自然、灵活询问的完美结合。“按照克拉巴莱德的说法,皮亚杰的方法就是智力的听诊和叩诊,这是一种艺术——询问的艺术。”这种艺术使抽象和内在的认知得以外化。

如果说皮亚杰通过临床谈话法是为了获得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心理学资料,利用数理逻辑方法则是要精确刻画这些心理学资料。布尔创立逻辑代数目的在于精确刻画人类思维,但逻辑代数却首先在物理学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皮亚杰以其敏锐的眼光注意到这种成功应用。当心理学家利用统计学方法对认知的结果进行量的刻画时,皮亚杰则独树一帜,利用改造过的逻辑代数对认知结构进行了质的刻画。数理逻辑方法的运用充分体现了皮亚杰儿童认知研究的精确性一面。其辩证哲学方法注重了整体性观念、历史发展、对立面的对立统一等方面。这正是皮亚杰所坚持的辩证立场。“在各种科学本身的领域,结构主义总是同构造论紧密联系的,而且就构造论而言,因为有历史发展、对立面的对立和‘矛盾解决’等特有的标记,人们是不能不承认它有辩证性质的,更不用说辩证倾向与结构主义倾向是有共同的整体性观念的了。”临床谈话与数理逻辑两种具体的研究方法内在地统一于起构造作用的辩证哲学方法之中。在从历史角度看,皮亚杰超越了心理学研究的两种对立的方法。

2、逻辑方法论视角:分析性理性与辩证理性的统一。

皮亚杰儿童认知研究的辩证特性不是空洞、教条而是生动具体的。临床谈话法和数理逻辑方法可以说是两种技术性的方法,两种技术性的方法各司其职:利用临床谈话法获取认知资料,利用数理逻辑方法严格刻画认知资料。两种技术性的方法统摄在辩证的哲学方法之下,构成其有机的组成部分。概括的说,皮亚杰儿童认知研究的方法体现了辩证理性与分析性理性的统一。

分析性理性,即形式逻辑的方法,目的在于认识事物构成的要素及其静态结构的秩序;辩证理性,即辩证思维的方法,目的在于认识事物的演变过程及动态系统的秩序。这两种方法本来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在科学认识中,两者起到不同的作用。但由于历史条件以及思维条件的限制,人类在使用两种方法时经常偏重一方,使二者处于分离状态。前文中所描述的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就是这样一种状况。就整个西方思维传统来看,其所偏重的是形式逻辑思维,这种思维传统深深烙印在心理学研究方法上面。皮亚杰充分认识到了关于分析性理性与辩证理性的关系与作用。“辩证的态度构成了建立结构的一个主要的方面,这个方面既是对分析的补充,又是和分析不可分开的……。”“如果我们对列维·斯特劳斯确实理解的话,他是把辩证理性看作是一种‘一直在起构造作用的’理性(见《野蛮人的思维》法文本第325页及以下各页),但是有‘勇敢’的含义,就是说,它建造起一座座桥梁,向前迈进;这与分析性理性相反,分析性理性是为了理解而分解事物,并且主要是为了检验。”针对西方哲学、心理学偏重分析性的特点,皮亚杰强调辩证理性的作用,以弥补前者的不足。“必须把辩证过程所占的地位,恢复到比列维·斯特劳斯似乎希望赋予它的还要重要的位置。”但是,皮亚杰并没有否定分析性理性的重要作用。他认为既要坚持辩证理性的创造功能,又要把分析性理性的验证功能保留下来。临床谈话方法与数理逻辑方法主要体现了皮亚杰科学研究中的分析性的一面,而扬弃格式塔心理学与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注重对立方面的把握等辩证哲学方法,突出了其研究中的辩证方面。在哲学方法论上,皮亚杰坚持了分析性理性与辩证理性的辩证统一。在儿童认知的研究过程中,皮亚杰坚持了这种辩证立场,从现代科学实践上解决了辩证理性与分析性理性的结合问题。

猜你喜欢
皮亚杰心理学家心理学
传承智慧经典,不是只为纪念
——《皮亚杰文集》不可不读
谁更难过
走近皮亚杰
人生什么最重要
心理学家
道德教育中须处理好的三对关系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e言e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