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召开农业科技与现代农业发展论坛

2012-08-15 00:48
科学中国人 2012年23期
关键词:现代农业上海市知识产权

日前,由上海市农学会和上海市浦东新区农协会共同承办的“农业科技与现代农业发展论坛”在上海召开。会议围绕我国农业发展的成就与不足进行了交流讨论。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段武德、上海市农业委员会副主任殷欧,上海市农科院院长、上海市农学会理事长吴爱忠,上海市科协副主席王智勇等参加会议。

段武德在讲话谈到,自20世纪后期以来,世界农业科技迅猛发展,引发了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深刻影响农业发展的方向。实践证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在科技。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在农业科技领域已经取得不小的成就。作物品种更新换代加快,粮食产量增长迅速,我国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5%,肉、禽、蛋和水产品总量跃居世界首位,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0%,农机化程度达到40%,一些重大技术领域在国际上形成了竞争优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科技总体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从整体看,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实力薄弱、核心技术缺乏,农业推广体系不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环节薄弱,很多成果不能变成现实生产力,农业科技投入总量不高,农业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还没有根本消除。

都市现代农业是大城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上海这样一个特大型城市,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殷欧在讲话中谈到了上海农业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农业设施装备与农业现代化要求还不相适应,特别是农桥、农机、排灌设施相对老化,与先进农机配套的机具不多,加工、运输等设施缺乏,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任务仍十分艰巨。农业经营主体与农业生产力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农村年轻劳动力大量转移到二三产业,农业经营兼业化、老龄化趋向越来越严重。农业组织化程度仍然较低,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资源、环境约束与确保主要农产品最低保有量要求不相适应。耕地等农业资源大量减少,稳定粮食、蔬菜等主要农产品适度自给率的难度加大。农业比较效益低下与增加农民收入要求不相适应。农业比较效益降低,依靠务农增加收入的难度加大等。

北京科协与北京知识产权局战略合作根据协议

北京市科协与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将在六个方面开展合作:(一)营造创新文化,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重点新兴产业、重大科技项目进行研究和创新,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知识产权产品,注重发挥科技团体作用,提升首都知识产权服务能力。(二)发挥市科协国家级科技思想库作用,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自主创新工作的推动作用,以及探究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与提升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有效模式。(三)利用科普平台,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力度,提升领导干部、科技人员和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四)在科技人员中培养、遴选知识产权人才,纳入“百千万”人才计划。(五)合作开展国际间科技、经贸活动交流,组织开展海外智力为首都建设服务工作。(六)构建密切合作机制,共同推动首都创新驱动发展,逐步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沟通机制,妥善处理科技工作者知识产权纠纷。

猜你喜欢
现代农业上海市知识产权
《种子法》修改 聚焦种业知识产权保护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关于知识产权请求权内容构建的思考
腾势400 用在上海市区的来回穿梭克服里程焦虑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