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年

2012-08-15 00:47张金刚
民生周刊 2012年4期
关键词:新春寓意豆腐

□ 张金刚

品年

□ 张金刚

一色。年至春节,那顶灰黄的天空,似也应景地涤尽尘埃,变脸般地转眼呈现出一泓通透高远的蔚蓝,捧出晕染一冬的红日,映着欢笑人的脸。抑或冬雪未融,冰冻犹坚,点饰着枯黄的山脊、静谧的溪谷,等待即至的温暖滋润出五彩的春天。红,是年的主色。大江南北、城市乡村,红彤彤、乐融融,妆点着季节,灿烂了心情。朱红的窗花贴上窗,扮靓农村小院;火红的灯笼挑门眉,点亮心中祈愿;大红的春联左右对,国泰民安事事顺;红红的鞭炮上下飞,驱祸纳新节节高。红烛、红花、红福字,红衣、红包、红绸带,欢度红红火火中国年,开启红红火火好日子。

二香。淡去了自然之香,这年之香当用心去营造、去品味。掸去旧年的灰尘,粉饰栖居的爱巢,喷洒融爱的香水,燃起静心的熏香,心随香动,情由香生,用心历过的日子永远芳香。捧出甘醇的美酒,斟满生活的酒杯,缕缕酒香扯出绵甜的回忆、幻化美好的祝愿,醉了身心,醉过一年。张家卤腊肉,浓烈的肉香澎湃激情;李家做豆腐,淡幽的豆香飘散安祥。爆竹燃过,因过年爱上了悠远的火药味;大地渐融,因春耕爱上了清淡的泥土香。年之香味,生于勤劳的双手,发乎愉悦的心情,昭示出殷实的生活,洋溢着幸福的馨香。

三味。辛苦度日,美味过年。做锅豆腐,喝碗美味的热豆汁,尝顿喷香的豆腐脑,吃块细嫩的白豆腐,农家的乐趣尽在其中。扯碗腊肉、拌上葱花、点上香油、调入陈醋、吃个满嘴留香,肚鼓腰圆,将过年的氛围调至最浓。那金黄爬满红枣的年糕,块块黏糯甜香;那包了红糖芝麻、豆沙枣泥的炸油糕,个个甜心可人;那花花绿绿、包装精美的糖果,块块风味独到。刚出锅的花卷、馒头,点了红点,寓意锦上添花;各种精制馅料的饺子、汤圆,大碗盛上,寓意团团圆圆;糖醋的、清炖的、红烧的的鲤鱼,装盘上桌,寓意年年有余。过年,美食的聚会,饕餮的享受。

四声。这年,始于那声凄厉、响彻山谷的年猪绝唱,止于那声厚重、传遍田野的耕牛一吼。年集开了,拥挤的街道一片喧嚷,叫卖吆喝的、砍价斗嘴的、放歌唱戏的,一不而足,热闹异常。除夕之夜,春晚里歌声优美、笑声连连;新春的钟声响过,此起彼伏的爆竹不约而同炸响,震天动地,辞旧迎新。大年初一,饺子吃罢,喜气盈盈的人们,走街串巷,拱手拜年,祝福话、吉祥话道出新年心愿,聚成和谐浓情。锣鼓敲响,秧歌扭起,劳累一年的男女老少释放激情,播撒喜庆;焰火燃起,缤纷夜空,吉祥美好的新春祝福应声飞腾,绚烂绽放。

五感。春的脚步,随年渐行渐近。欢娱的年里,似乎已经真切地感到酥软的泥土正萌发新绿,渐融的冰雪正酝酿春天;红红的暖阳催出汗珠,柔柔的清风,吹皱春水,倏觉周身爽快,满心欢畅。这年,自是孩子的狂欢。闺女要花,小子要炮,巴不得天天过年;大人们则渐淡欣喜,礼尚往来,疲惫应酬,年过岁长,日觉凄然,过不过年无所谓。年是一个信号,不管离家多远、有钱没钱,家人团聚的瞬间,总能触碰心灵,加温亲情;年是一个节点,不管愁怨多深,功绩多高,年尽启程的那刻,定要轻装上阵,迎接新生。

猜你喜欢
新春寓意豆腐
豆腐
美好寓意品芝麻
学做豆腐
盛放的寓意
《绿野仙踪》中隐含的颠覆性寓意
独占新春第一芳
二十五,打豆腐
拌豆腐三春不忘
新春路上不轻松
贺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