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四个能力”

2012-08-15 00:52崔海涛
科技传播 2012年9期
关键词:场所隐患消防

崔海涛

辽宁葫芦岛市消防支队,辽宁葫芦岛 125000

消防安全管理“四个能力” 即提高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提高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提高组织人员疏散逃生的能力;提高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制定和出台“四个能力”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消防应急处理的能力和架构消防系统化体系的重要框架,从消防事件的发生进行救援已不是消防安全管理的重点,消防安全管理在国际上也仍然坚持对已有消防事件的深入分析,从而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从事件的本身中分析消防应急能力的水平和需要加强的有力,这与我国的“四个能力”是相一致;我们的四个能力重点讲到的仍然是对火灾的初起和隐患,这个初起和隐患很重要,这就强化了控制性;另外是逃生的能力的训练组织,逃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而不是为了逃生而反送了命;宣传和教育都是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

1 消防安全管理“四个能力”是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的基础

以提高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提高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提高组织人员疏散逃生的能力;提高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其根本的原则是应对和保障消防安全管理的有效性,面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特别是强调对安全隐患的检查和初起火灾的扑救能力放在了首位;而对于逃生和如何组织疏散成为了对消防安全培训的重点,提高应急和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是消防部门不断自我强大和壮实的基础;而教育和宣传是贯彻始终的;显然“四个能力”

是非常有效的消防管理的原则和标准;特别是针对公众聚集场所的消防安全来说,这“四个能力”缺一不可,它们相互促进,互为关系,从根本上保障了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也是我国消防安全管理的理论基石和实践依据。

2 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

公众聚集场所是指人员聚集的室内场所。如:宾馆、饭店等旅馆、餐饮场所,商场、集贸市场、超市等商品经营场所,体育场馆等健身休闲场所,图书馆、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览厅等文化活动场所;证券交易等金融活动场所,公共文化娱乐场所,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老年公寓、托儿所、幼儿园、学校的教学楼等特殊人群场所,客运车站、码头、民用机场的候车、候船、候机厅等人员流动场所。除上述所列之外,公共娱乐场所还包括许多与所列场所功能相同或相似的营业性场所,如:网吧、美容院、棋牌室、洗脚房、具有娱乐功能的餐馆、茶馆、酒吧、咖啡厅,洗浴、健身等场所。

特别是公共娱乐场所的火灾隐患最大,人员密度高,加上吸烟和相对封闭的空间都给消防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众聚集场所的安全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装修可燃材料多,存重大隐患

现在装修材料的可燃性非常强,加上使用石化产品的油漆,所以给安全管理造成了很大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娱乐场所和宾馆饭店本身为了降低装修成本,所使用的材料一般都是易燃物,这一点在例行的检查中都能发现,所以存在重大的隐患。

2)用电设备多、线路杂,形成间接火源

公众聚集场所的用电设备多、线路杂是比较常见的问题,公众聚合场所要使用到很多的灯光和音响设备,有时还需要去调整线路临时搭几路线,这些简单的外露的线路都给消防安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容易造成电路短路而产生火花而成为火灾的火源。

3)人员集中、密度大、疏散困难

公众聚集场所,在室内的空间人员集中度大,许多地方消防通道形同虚设,平时都是锁着或者被杂物堆放着根本无法在火灾发生的时候起到有效的应急作用,特别是有一些通道非常窄,所以疏散变得异常困难,给消防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4)发生火灾蔓延快、扑救困难

由于易燃物和空间火源众多,火势的蔓非常快,加上人员密度高,所以一方面要进行救援,一方面要进行扑火处理给消防部门提出很高的要求,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存在着消防水源被破坏和消防车进出困难的局面,这些都是因为经营场所的不规范和占用消防设备所造成的,所以不解决好这些问题,对消防安全来说是不可逆转的。

3 提高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四个能力”的策略

3.1 建立科学的检查体系

消防安全检查工作,不能光形同虚设或者走走过程,而是要充分考虑到消防安全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检查,针对安全检查的内容和方式以及方法要制定长期有效的体系;这个本系包括了消防部门、群众、公众聚集场所管理和经营者;除了常规检查外还在设立人民监督员,人民监督员的检查和反馈同样具有职责效应,公众聚集场所的管理者和经营者本人要进行定期的汇报并地消防设备和人员进行检查和必要的培训;结合监控设备进行不定期抽查和暗访。

3.2 提高应急事件处理能力

要加大对公众聚集场所的管理者和经营者加强培训和教育,特别是要进行应急预案的演练和消防设备的使用演习,提高应急火灾发生的处理能力,特别是在火灾初起阶段的有效组织能力显得非常重要,这一方面是需要消防部门的应急反应;另一方面是需要公众聚集场所的工作人员有高度的安全隐患意识和处理火灾初起扑救的能力,同时要对相关的公众聚集场所的周边群众进行宣传和教育从而提高对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和扑救方法的科学性。

3.3 宣传教育和实战演练相结合

重视宣传教育的同时要加大对火灾发生后的实战演练,通过演练来进一步强化火灾发生后的基本方式方法从而提高火灾发生后的应急处理能力和提高火灾布控能力,特别是要加强对于火灾发生后相关事件每一个环节的应急预案,从而提高了宣传教育的目的和效果,特别是要进行人员的再培训,这种培训方式要扩大到相关的群众和社区,以及学校和媒体,让整个社会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4 结论

提高公众聚合场所的消防安全水平需要的是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火灾的发生是不幸的,但是我们要避免人为的错误造成这样或者那样的损失,要进行科学的引导和培训以及实战的演练和教育宣传工作,从而达到在火灾没有发生前就消除隐患。这是我们全社会共同需要去努力面对的问题,消防安全管理部门更是需要时刻敲响警钟。

[1]李明华.消防安全管理的策略研究[J].中国消防,2010,8.

[2]王天路.消防安全管理“四个能力”的认识[J].人民公安,2010,9.

猜你喜欢
场所隐患消防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消防界》征稿启事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隐患随手拍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听的场所
漫画说消防
远离不良场所
消防也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