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薄层水平井开发沈84块边部难采储量

2012-08-15 00:52黄显成
科技传播 2012年9期
关键词:单砂体井区薄层

黄显成

中油辽河油田公司,辽宁 新民 110316

0 引言

静61-25井区位于沈84块的西北部,为一个南、北、东三面被断层遮挡的四级断块,是一单斜构造,总体形态北东高、西南低。含油面积1.32km2,地质储量230×104t,井距210m~300m。

全区共有油水井57口,其中油井41口,开井36口,平均单井日产油1.4t,区块累产油24.55×104t,累产水7511×104m3,综合含水75.4%,可采储量采出程度为21.3%。

1 地质特征

研究区所在的沈84-安12块沙三段是断陷期扇三角洲沉积,碎屑岩发育,砂岩与泥岩间互,储层岩性为不等粒砂岩、含砾砂岩、砾状砂岩及少量粉砂岩,储层物性好,为中孔、中渗储层,孔隙度为19.6%~22.8%,渗透率为97.4~647.2×10-3um2,粒度中值为 0.243~0.361[1]。

2 单砂体精细描述

通过对静61-25井区57口油水井的测井资料进行系统的对比、分层,结合地震资料,纵向上在主力油层段6个单砂体进行精细研究。

2.1 微构造特征

微构造的划分主要考虑到其类型要对油田生产开发有一定影响,依据微构造形态可分为正向微构造、负向微构造和斜坡微构造。本次研究的6个单砂体,中部为斜坡微构造,四周有多个正向和负向微构造,其中以正向微构造居多。

2.2 沉积微相特征

研究区小层砂体平面展布网状交互,沉积微相图显示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网状交互,河道宽度在100m左右,物源来自为北东方向[2]。

2.3 单砂体砂体、油层展布特征

本次优选的6个单砂体砂体连续性比较好,油层分布比较广,厚度大部分在2m以上。

2.4 单砂体物性展布特征

单砂体的储层物性,顺着物源方向明显好于垂直物源方向,孔隙度大都在8%以上,渗透率在50×10-3μm2以上。

2.5 单砂体剩余油分布特征

单砂体剩余油分布研究采用动态分析法,就是从所研究的油藏的小层沉积相入手,利用油水井在钻井、试油及生产过程中所录取的各项生产资料,如调整井电测解释和生产资料,油水井的产液和吸水剖面资料,高含水井的找堵水资料等,综合分析油层平面上和纵向上的油水分布和运动规律,确定剩余油富集区。

通过对静61-25井区内所有油水井的动态和静态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绘制了6个单砂体的水淹图,了解了剩余油分布的特点:

1)从整体上看,静61-25井区存在局部注采井数比相对较低,分配到各小层上,注采不对应,动态水驱控制程度低,因此,水驱效果差,剩余油多;

2)研究区主要为辫状河流相沉积,平面非均质较严重。因此,当进行注水开发时,位于主河道的注水井吸水好,油井受效快,水驱动用程度高,而沉积相为河口坝、河道间湾,储层物性差,注水井注水不吸,油井产液能力低,水驱动用程度差,剩余油多;

3)研究区属于多油层砂岩油藏,层间非均质性严重,造成主力油层吸水好,产液能力强,水驱效果好,而主力油层抑制了非主力油层吸水及产液能力,水驱效果差,剩余油多;

4)局部构造高点由于受重力作用影响,在构造低部位注水构造高部位水驱效果差,剩余油多。

3 薄层水平井部署

3.1 部署原则

1)水平井部署在剩余油饱和度相对较高的部位;

2)按180m左右合理井距,并且单井控制储量不低于5×104t;

3)部署在油层厚度3m以上,渗透率大于100×10-3μm2的部位;

4)水平段长度根据砂体形态尽量增加控制范围;

5)整体部署,分批实施。

3.2 部署依据

1)构造落实

研究区北、东及南被断层切割,呈南东高、北西低的趋势。

2)单砂体展布清楚

研究区砂体分布连续性好,砂体厚度在3m以上,局部可达6m~8m。

3)储量落实

沈84块静61-25井区上报含油面积1.32km2,地质储量230×104t。

4)目的层物性较好

研究区储层为中孔中渗型,孔隙度18%~22%,渗透率120~200×10-3μm2。

5)水淹状况清楚,产能落实

目标区内胜24-11井近期补层井效果较好,日产油5.5t,含水54%,碳氧比测试以及完钻新井解释结果显示目的层均为弱水淹。

3.3 部署结果

通过对静61-25井区单砂体的精细研究,确定在该区采用高部位水平井采油,低部位直井注水的组合方式进行注水开发,共部署了5口(1口双分支)薄层水平井。

4 实施效果

截止目前,静61-25井区计划先期实施的2口薄层水平井都已完钻。其中,静59-H27井于2011年5月20日开钻,6月25日完井,钻井周期36天,水平段2080m~2333m,长253m,钻遇油层196m/10层,钻遇率77.5%。该井2011年7月10日投产,初期日产液35.6t,日产油29.9t,含水16.0%。目前日产液7.1t,日产油4.3t,含水39.0%,累产油2787.1t,已创效益422.5万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静61-H25井于2011年12月4日开钻,2012年2月6日完井,水平段长154m钻遇油层126m/8层,钻遇率81.8%。

5 结论

1)薄层水平井能够有效开发难以动用薄层储量,增加泄油面积,显著提高单井产量;

2)根据生产动态及饱和度监测资料认清剩余油分布规律是薄层水平井选区选层的前提;

3)单砂体精细描述是薄层水平井部署成功的关键;

4)设计人员现场跟踪与随钻测井新技术的应用是薄层水平井成功的保障。

[1]卢宗盛,陈斌,等.沈84-安12块沉积微相与非均质性研究[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1:49-59.

[2]周联华,陈和平,邱莎.静安堡油田沈84-安12块油田地质特征M].辽河石油勘探局科学技术研究院,1988:14-18.

猜你喜欢
单砂体井区薄层
濮城油田单砂体深度水驱探索与实践
建模数模一体化技术在单砂体中的应用
扶余油田西5-8区块单砂体的精细刻画
基于三维地质建模的定录导一体化技术在J 58 井区中的应用
黄257井区叠前纵波方位各向异性裂缝分布预测
维药芹菜根的薄层鉴别
SiN_x:H膜沉积压强与扩散薄层电阻的匹配性研究
参芪苓口服液的薄层色谱鉴别
石南21井区水淹解释方法对比及应用
芪参清幽胶囊的薄层鉴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