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2-08-15 00:54王艳娜
科技视界 2012年12期
关键词:体育课大学体育

易 锐 王艳娜

(沈阳医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34)

1 大学体育教育现状

现在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日益进步的时代,把握我国政治、经济的变化带来的大学体育教育价值观与价值目标的变化,对大学体育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虽然现阶段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这些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存在问题。

1.1 国外大学体育教育现状

美国一直倡导健康自由的教学理念,大学体育教育也是如此。教育工作者将体育教育观念与健康观念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丰富,包括体育锻炼与体制、心理健康、意外伤害的预防等内容。俄罗斯的体育教育改革幅度更大,不但增加了体育课的课时,而且教学内容也更加细化,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体育教育,更增加了例如毒品、自杀防御等方面的内容。

1.2 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现状

许多关于我国学生身体素质调查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明显呈现下降趋势,我国大学生整体健康水平持续下降,形态、身高、体重等体制指标严重不达标。另外,据世界卫生组织在不久前公布的有关大学生精神卫生方面的资料表明,大学生患上强迫性习惯紊乱的人占了总数的大半,我国青少年死亡率是老年人死亡率的三倍。因此我国大学体育的改革已迫在眉睫。

2 我国大学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大学体育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较深,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深刻认识体育教育的内涵,无形之中扼杀了学生某些方面的特长。教师依据课程安排指导学生学习,由于内容枯燥,导致学生对体育课产生了逆反心理,久而久之,无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分追求自己喜欢的,让教师也处在被动状态,造成体育教育在目标执行上的混乱。

2.1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呆板

长期以来,学校体育教学沿袭运动技术为主的传统,使体育教学严肃有余、活泼不足,而现行大纲的基本教材,基本上是按竞技运动的体系编排的,不少项目在技术难度或场地器材方面都难以面向全体学生。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方法单一,使教学显得机械、呆板,课堂组织过分地强调“统一”,多年来一直严格按照讲解、示范、练习的模式进行体育教学,学生缺乏主动性,体育课缺乏生机。

2.2 课程设置单一

目前体育教学仍然是一条竞技运动技术结构的组成贯穿于大中小学体育教材之中。高校体育教育总是片面强调传统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以课堂教学和教师为中心,形式单一,限制了学生的独立性活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在实践课上,习惯于简单的队列队形等动作为“教学组织”的主体;其次,一周也只有一次的体育课,无论从体育活动时间还是次数上来讲,是达不到教学的目的的;再次,各高校之间的差距较大,多数院校仍满足于一年级的基本课、二年级的选项课,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简单增加几个选项内容的现状,选修课和保健课还只存在于教学大纲中,原有的格局并没有打破。

2.3 缺乏对学生体育训练的指导

现阶段大学体育主要强调的是学生是否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创造能力关注比较少,从而影响到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目前在大部分大学体育课中,存在部分学生盲目锻炼、没有教师指导的现象,这从根本上导致学生难以养成科学体育锻炼的思想。

3 解决对策

大学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因为它不但有利于课堂文化的延伸与课外体育教育的配合,而且能将社会文化与体育文化进行融合,实现学生本身全面发展。只有把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把教育功能与本机功能结合,才能推动大学体育教育的改革。目前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改革为了突破形式单一,无人指导等多种问题局面,向着体育功能多样化、多层次的社会文化综合教育发展,就必须从教学内容增加,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制订教学目标与优化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以下简要介绍解决大学体育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几种对策。

3.1 增加教学内容,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为了突破学生在大学体育教学中依据个人喜好选择某个项目上课,不注重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我们可以通过丰富体育课内容,来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另外,还要多开设一些交叉学科的体育课,丰富学生的现代生活,增加体育课的娱乐性。最后,注重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能提升学校内部群体对体育的关注程度,推进学校加大体育教育的改革方式,促进体育文化大环境的建设。

3.2 提高教师素质,制订教学目标

为了改变大学生体育教育的现状,体育教师首先必须改变自己体育教育的传统观念。虽然学生才是体育教育学习的主体,但教师起着指导作用,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对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有着重要作用。其次,在体育教学中应把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作为确立教学目标的出发点,根据不同学生进行多样化教学。这样每个学生都能明白与自身相适应的目标,努力完成目标,体会到完成任务的快感。

3.3 优化教学方法,由模式化教学向个性化教学转变

教师为学生创造体育学习的有利条件,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满足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提倡学生进行自我及他人间的相互评价,引导学生增强体育意识并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传统的体育课,是教师按大纲要求定好内容,学生按统一要求上课。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都是统一模式,这既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也难以发挥教师的自身优势。所以课改中应多给学生选择的权利,采取合班、分组、分项、分能等方法,使学生各尽其能,充分发挥教师的潜能。

新体育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为目标。教师“知识本位”和“学科本位”观将被“学生本位”观所替代,教师原有的专业知识结构需要丰富和发展,应该广泛猎取体育学、生物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充分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传统的体育教学教师注重示范、讲解,课堂井然有序,这样的方式对于学生的管理较为有效,但给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却很少,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新课程标准下,提倡教师采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方式,在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前提下,对其进行指导和管理。因此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课前的准备能力和预测能力、课堂教学的反馈与评价能力、课后的反省能力,以提高自己的教学管理和监控能力,真正做到“管而不死,放而不乱”。

总而言之,了解大学体育教学的基本现状,有利于我们分析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一套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这对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改进起着重大的作用,同时能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他们今后走上学习或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1]王晓梅,李军汉.浅析健康教育理念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2).

[2]徐勤萍,李全志.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成果与不足概述[J].湖北体育科技,2007(4).

[3]刘春燕.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4).

[4]沙莲香.论中国人的素质构成与社会发展[J].教学与研究,2000(7):20-24.

猜你喜欢
体育课大学体育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体育课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