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脑钠肽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2012-08-15 00:51浙江省淳安县中医院内科淳安311700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年5期
关键词:稳定期肺动脉阻塞性

方 诚 浙江省淳安县中医院内科 淳安311700

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是反应心脏功能的重要生物学指标之一,也常用于鉴别心源性呼吸困难和肺源性呼吸困难[1-3]。慢性阻塞性肺 疾 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累及心肺功能,诊治较为复杂。我院自2007年1月—2011年6月测定了86例COPD 患者的血清BNP 水平,以探讨BNP在COPD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1 临床资料

COPD患者86例,男48例,女38例,年龄51~93岁,平均(71.9±16.8)岁,均为我院住院患者,符合国家2007年COPD修订版的诊断要点[4]。临床情况:稳定期36例,急性加重期50例;合并肺动脉高压51例,肺动脉压力正常35例;右心室内径扩大47例,右心室内径正常39例。

排除:临床上已明确合并其他疾病可引起左心功能不全或全心功能不全者;心脏超声检查EF 值<40%者。

选择同期医院健康检查确认基本健康者40名为对照组,男22名,女18名,年龄48~88岁,平均(68.5±15.6)岁。

2 方 法

患者入院后次晨安静平卧时抽静脉血3mL,采用美国博适公司Triage免疫定量诊断仪和试剂,测定血清BNP水平。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PC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采用直线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COPD 组与对照组血清BNP 水平比较 COPD组BNP(286.1±52.6)pg/mL,对照组为(29.2±5.7)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2 COPD患者稳定期与急性加重期血清BNP水平比较 稳定期患者BNP(212.3±39.3)pg/mL,急性加重期患者BNP(339.2±63.7)pg/m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3 COPD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与无肺动脉高压者血清BNP水平比较 合并肺功能高压者BNP(328.5±60.6)pg/mL,无合并者BNP(224.3±41.7)pg/m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动脉压与BNP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呈现显著正相关(r=0.628,P<0.01)。

3.4 COPD患者住院死亡与好转出院者血清BNP水平比较 COPD 住院死亡8例,BNP 为(571.2±72.1)pg/mL,好转出院78例,BNP为(259.9±47.7)pg/m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4 讨论

BNP 主要由心室细胞合成,在心脏负荷过重或心脏扩大时分泌增加,并能反应心脏的功能状态。BNP 能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具有很强的扩张血管,降低周围血管阻力,促进肾脏排钠利尿等作用。COPD 患者由于缺氧和长期的肺动脉高压等,导致右心负荷过重,使得血清BNP 升高,当出现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时升高会更显著,故BNP被认为是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衰竭的敏感指标之一。同样BNP也具有肺血管扩张和抗增生肥大的作用,在COPD患者中起着有益的作用[5-6]。

本组资料表明,COPD患者血清BNP水平显著增高(P<0.01)。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BNP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患者(P<0.01)。从临床上分析,急性加重期患者常并发感染、气管痉挛,导致严重缺氧,从而影响右心功能,致使BNP 水平升高明显。本组中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清BNP 水平显著高于35例肺动脉压力正常患者(P<0.01),且肺动脉压与BNP 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呈现显著正相关(P<0.01),此与目前国内外研究资料一致[3,5-6]。COPD 患者肺动脉压升高的主要机制与慢性肺血管床破坏和慢性缺氧相关,也受气管痉挛、急慢性感染致使肺通气障碍的影响。住院期间8例死亡患者血清BNP水平显著高于好转出院者(P<0.01),提示COPD患者血清BNP水平与患者预后相关。

[1]季乃军,梅益斌,樊必夫,等.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脑钠素测定及其意义[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4,17(1):15-16.

[2]陈文采,陈志奎,葛世俊,等.快速检测B型钠尿肽对鉴别急性呼吸困难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5,9(4):623-625.

[3]Bozkarnat E,Tozkoparan E,Bavsan O,et al.The significance of elevated brain liattriuretic peptide levels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J Int Med Res,2005,33(5)637-644.

[4]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内科杂志,2007,46(3):254-261.

[5]Casserly B,Klinger JR.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in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biomaker and potential therapeutic agent[J].Drug Des Devel Ther,2009,3(3):269-287.

[6]冯月娟,边双双,全龙娟,等.B 型脑钠肽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诊断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2007,12(5):462-463.

猜你喜欢
稳定期肺动脉阻塞性
自拟补肺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慢阻肺患者HRCT检查肺动脉直径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压的相关性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