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识别技术在中药饮片行业的展望

2012-08-15 00:53王双双吴纯洁艾莉吴玉良申琴景亚凤
中药与临床 2012年3期
关键词:自动识别饮片中药饮片

王双双,吴纯洁,艾莉,吴玉良,申琴,景亚凤

中药饮片是中药材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结合药材自身的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要求,按炮制方法加工而成,是中医临床辨证施治、组方遣药的基础。但中药常一药多效,中医治病往往又不是利用药物的所有作用,根据病情有所选择。照搬西药质控方法,仅以一个指标成分控制饮片质量显然不足,尤其炮制过程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功能主治都发生质变。然而国家药典、炮制规范以及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的炮制通则、炮制方法、炮制生产工艺规程中饮片标准大都是经验术语,极少数有含量测定,且炮制品标准和药材标准一样,操作性差,费时费力,且炮制经验难于传承。至中国加入WTO以后,这一现象越来越严峻,亟需先进新型的技术来打破传统中药的运作模式。作为推动时代进步的高新技术-自动识别技术,以智能、高效、价廉的优势渗透到各个行业,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高效发展。本文提出运用自动识别技术监测跟踪饮片产、供、销、用等产业链中的构想,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1 自动识别技术简介

1.1 自动识别技术体系结构

自动识别(简称为Auto-ID)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是数据编码、数据采集、数据标识、数据管理、数据传输的标准化手段。即将信息编码进行定义、代码化,并装载于相关的载体中,借助特殊的设备,实现定义信息的自动识别、采集,并输入信息处理系统的识别。尤其是进几十年来,自动识别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已经从早期的条码识别技术发展到现在的射频识别技术、生物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图像识别技术、光字符识别技术。目前,自动识别技术装备向着多功能、小型化、软硬件并举、识别准确、传递快速、安全可靠且经济适用等方向发展。

1.2 自动识别技术应用

自动识别技术是一个以信息处理为主的技术系统。具有操作简单,信息采集速度快,可靠性高,自由度大,活灵活用,成本低等特点。尤其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中“RFID产业发展专项”的确立,自动识别技术已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和高度的重视。目前,遥感识别技术主要是卫星遥感,主要用于国家对资源的调查[1~4]、灾害的检测[5~8]、农林的规划[9~14]、城市规划[15~20]、环境保护[21~22]等方面;医疗卫生方面主要用于医学上微型外科手术器械,如血液、尿液检查仪[23~24],头部、口腔等[25~27]X线测量分析,方便医生的诊断;工业领域中主要用于工业产品的无损探伤、表面和外观的自动检查和识别、装配、生产线的自动化、弹性力学照片的应力分析、流体力学图片的阻力和升力分析。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计算机视觉,不但可以完成普通的物料 、产品集装、部件装配、生产过程自动控制[28~30],还可以在人不宜接近的环境进行喷漆、焊接等[31],目前已经发展到具备听觉、视觉、触觉反馈的智能机器人[32~33];在军事方面已经用于公安的跟踪、监视、交通监控、事故分析等[34~39],文化艺术方面用于电视画面的数字编辑、动画制作、服装的花纹设计制作、文件资料的复制和修复等[40~41]。

2 自动识别技术在饮片产业链中的前景

2.1 监管饮片的加工炮制过程

炮制是对原药材加工处理过程的概括。其内容包括净制、切制、炮炙、干燥包装等几个部分。历史条件限制,饮片企业规模小,炮制方法,炮制设备不一致。目前,多数中药饮片加工生产普遍存在问题,一是原药材净制不当,致使饮片的非药用部分比例过高。如猪苓、厚朴去皮免损元气,麦冬、天冬去心免烦,山茱萸去核免滑精;二是饮片切制不规范,切制方法不同药效不同。如鹿角、苏木等宜切薄片,山药、黄芩宜切厚片,陈皮、黄柏宜切成丝,薄荷、麻黄宜切段;三是饮片炮制程度不当,例如,棕榈碳、杜仲碳等炭化的药材,炮制过头,丧失药性;四是炮制方法,不按规范操作,例如加工的天麻,按规定应该蒸制,而现在采用的是煮法。

因此,建议引入自动识别技术,以图像识别技术与炮制机械技术相结合量化老药工的炮制经验,再以条码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实现生产线的自动控制和管理,建立客观化、标准化、数字化的饮片质量自动控制体系。目前图像识别技术通过颜色、几何形状、纹理等特征已可以检测肉类、禽蛋、柑橘等新鲜度或成熟度,且对肉类、禽蛋、水产品、板栗、坚果、红枣、葡萄干、马铃薯等可实现自动分拣[42~47]。条码和射频技术已成功用于生产线。监测跟踪奔驰、宝马、丰田的装配生产线和MOTOROLA、SGSTHOMSON等集成电路制造,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可以看出借助自动识别技术可实现炮制过程的在线监控,达到从宏观上控制炮制工艺稳定性的目的。

2.2 监管中药饮片质量控制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是评价饮片质量,保证临床用药安全的重要手段。《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对中药饮片进行了单列,并对其质量作了明确规定,但大部分品种还是依附在药材之后,停留在性状鉴别上,多数饮片质量标准仍沿用的各省、市、自治区制订的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而规定的标准多为经验术语。因此,为保证饮片的临床疗效及用药的安全,必须进行饮片质量标准的研究,运用现代的科技技术-自动识别技术,把传统的经验描述转化为客观化、可操作的术语,建立一套适合中药饮片自身特点的质量标准,为药监部门的质量检测提供依据。

许多学者已运用自动识别技术控制中药饮片质量。如伍世元等[56]利用电子鼻鉴别不同产地和采收期的薄荷、阳春砂,能很好的区分开。周牡艳等[57]运用电子鼻技术区分了六种品牌的珍珠粉。李小芳等[58]采用电子舌评价大黄颗粒的矫味效果。日本学者[59~60]对电子鼻和电子舌技术在生药质量鉴别中的应用作了有益的尝试:利用电子鼻和电子舌技术成功地区分了人体嗅觉难以鉴别的白色无臭的茯苓、牡蛎、龙骨粉末,还利用电子舌对不同味道的生药进行了分类; 对从生药中提取的小檗碱利用味觉检测及HPLC 法进行测定, 发现味觉检测仪的描绘强度与性能评价的实测强度间有显著相关性。东南亚[61]有学者利用电子鼻和电子舌技术对草药东革阿里提取物的气味进行研究。盛良[62]利用电子鼻和电子舌联用测定中西药的共同药效的物质基础。

2.3 监管中药饮片仓储管理

现有中药饮片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模式仍然采用传统方式,企业之间缺乏信息沟通,没有建立统一的电子商务平台,给中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由于中药饮片自身的特点,易受存储、养护环境的影响而改变质量,存储和管理难度大。此外,饮片还存在自然耗损,且保养、再加工需要专业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的投入。因此通过自动识别系统建立饮片质量信息的电子档案,严格控制中药饮片的质量是必然形式。目前,日本大阪物流采用自动识别技术为日本关西地区几百家药店提供物流配送,专门从事药品配送,配送时采用了先进的自动化立体仓库和自动化分拣系统[63]。美国[64~66]利用自动识别技术用于军需物质的补给配送,仓储管理。国内邮电业,制造业将条码技术应用于仓库管理,并与信息处理技术结合,在进出库货物的验证、库存量的控制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67~72]。浙江地区也正在建立了第三方物流使中药饮片的配送,存储信息化和标准化[63]。

3 讨论

目前,我国已形成较为完备的药品生产供应体系,基本建立覆盖药品研制、生产、流通和使用全过程的安全监管体系,药品安全状况明显改善,药品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高。但是,医药企业诚信体系不健全、监管力量和技术支撑体系薄弱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尤其中药饮片标准缺失,炮制技术落后,药品食品监督力度不够,中药饮片已经沦为不法商人的牟利工具。

《国家药品安全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时期中药饮片任务是提高国家标准;健全检验检测体系,加强快速检验能力建设;强化饮片全过程质量管理,建立饮片流通追溯体系,促进中药饮片规范化生产,信息化建设,对已批准上市饮片统一编码管理,电子监管覆盖所有饮片品种,提高饮片生产供应能力,确保质量安全、公平可及。因此,结合自动识别技术在其它行业的广泛应用,建议通过自动识别系统平台实现药材基地化,饮片生产工艺规范化,质量标准化,检测现代化,包装规格化,生产规模化。但是我国的自动识别技术起步较晚,与国际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市场还不是很完善,缺乏技术和市场需求的良性互动。其中最关键的是缺乏行业应用与关键技术的统一规范和标准,从而制约了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所以要求政府、监管部门、企业第一责任人落实药品安全责任,加强部门协作和联合执法;加强人才、科技和投入支撑,完善饮片供应网和监督网,促进中药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助于各个中药饮片的生产企业整合社会资源,降低市场的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使中药饮片能够真正的畅通无阻的流通起来,促使中药饮片的健康发展。

[1] 刘爱霞.中国及中亚地区荒漠化遥感监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4.

[2] 李婉晖.敖江山仔水库流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景观格局研究[D].福州大学,2005.

[3] 景奉广.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土地利用变化检测方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8.

[4]张庆河.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8.

[5] 王朝阳.坡向与斜坡稳定性的关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

[6] 延昊,张佳华,赵一平,等.青藏高原沙尘天气的遥感研究[J].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2006,26(6):932.

[7] 秦绪文,张志,杨军杰,等.5.12汶川地震四川省平武县次生地质灾害遥感分[J].中国地质调查局,2009,28(2):12.

[8] 王钦军,陈玉,蔺启忠,等.矿山地面塌陷的高分辨率遥感识别与边界提取[J].中国科学院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2011,9(3):113.

[9] 曹卫彬.新疆棉花遥感监测运行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

[10] 颜春燕.遥感提取植被生化组分信息方法与模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3.

[11] 邢东兴.基于高光谱数据的果树理化性状信息提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12] 吴全.基于多源数据复合分析的作物遥感识别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

[13] 陆昳丽.面向对象的农田目标遥感识别与提取研究[D].南京大学,2011.

[14] 孙明.基于遥感技术的雅鲁藏布江源区植被类型及覆盖度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

[15] 陈本清.利用多时相卫星遥感影像对厦门市城市化进程及环境变化进行动态监测与分析[D].福州大学,2002.

[16] 董芳.基于陆地卫星TM/ETM~+和GIS的济南城区扩展动态监测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3.

[17] 许榕峰.基于遥感的龙海市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监测与专题研究[D].福州大学,2004.

[18] 康红刚.济南市城区空间格局演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19] 邬文艳.呼包鄂城市群空间结构及其演化机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20] 刘瑞.3S技术在河北省唐山市地面形变监测和城市扩展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

[21] 李素敏.MODIS数据在澜沧江流域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4.

[22] 赵静.基于RS和GIS技术三江源生态环境演变及驱动力分析[D].吉林大学,2009.

[23] 谭斌,王立新,张雄云,等.利用实验室信息系统加强输血科管理[J].华西医学,2010,(07):1352.

[24] 覃龙斌.尿液分析仪上位机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重庆大学,2011.

[25] 徐光宙,周正炎.计算机自动化X线头影测量分析系统的研究进展[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1,(04):335.

[26] 徐光宙,周正炎,丁国伟.计算机自动化X线头影测量分析系统的临床应用评价[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5,(02):152.

[27] 魏明贵,王国世,潘昱,等.计算机自动定位与手工定位X线头影标志点的比较研究 [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6,(03):232.

[28] 左建中,刘峰,张定昭.机器视觉技术在螺纹检测中的应用[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6, (4):113.

[29] 周金山,娄训志,王凡,等.基于机器视觉的螺纹缺陷检测方法[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25(2):4.

[30] 杨淑莹,任翠池,张成,等.基于机器视觉的齿轮产品外观缺陷检测[J].天津大学学报,2007,40(9):1111.

[31] 姜玲.昆钢重装集团ERP生产制造解决方案[A].云南省机械工程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 2010.

[32] 杜振军,曲道奎,徐方,等.基于地图学习的移动机器人定位技术研究[A].第八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

[33] 杜振军,曲道奎,徐方,贾凯.基于超声波传感器的移动机器人环境建模方法研究[A].第八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

[34] 余圣旺.运用指纹微机自动识别系统查破盗窃案[Z].景德镇年鉴, 1999.

[35] 李保国.基于目标角闪烁特性的末制导雷达跟踪与识别技术[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5.

[36] 李勇.浅谈全自动指纹识别系统[J].刑事技术,2001,(S1):25.

[37] 广大.动态全视频治安预警系统实现监控“智能化”[N].人民公安报,2007-11-24.

[38] 颜威,范加龙.杭州边检站:启用出入境卡片自助服务系统[N].人民公安报, 2009-05-18 (005).

[39] IROR,JOSEPHKIPLAGAT.RFID在智能海关中的潜在应用与挑战[D].上海交通大学, 2011.

[40] 张成海.现代自动识别技术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1]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自动识别技术技术导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42] Balaban MO, Unal Sengör GF, Gil Soriano M, et al.Using Image Analysis to Predict the Weight of Alaskan Salmon of Different Species[J].Journal of Food Science,2010,75(3):157.

[43] Tan FJ, Morgan MT, Ludas LI, et al.Assessment of fresh pork color with color machine vision[J].J.Anim.Sci,2000,78:3078.

[44] Yang CC, Chao K, Kim MS, et al.Machine vision system for on-line wholesomeness inspection of poultry carcasses[J].Poult Sci,2010,89:1252.

[45] 陈坤杰,尹文庆.机器视觉技术在分析牛肉颜色变化特征中的应用[J].食品科学,2008,29(9):92.

[46] 应义斌,饶秀勤,马俊福.柑橘成熟度机器视觉无损检测方法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4,20(2):144.

[47] 刘木华,段武貌,黎静,等.基于图像处理和支持向量机分类的牛肉大理石花纹等级评定[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5,36(6):650.

[48] 韩中勋.2003年7月1日,路局所属机车车号自动识别系统正式启用,使北京铁路局的机务管理实现了信息化[Z].北京铁路局年鉴,2004.

[49] 徐盛洋,封君兴.电子监管铺就品牌钢绳出口“高速路[N].江阴日报,2006-11.

[50] 杨显刚,何玉林,刘道双,等.条码技术在成车装配车间的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10, (06):189.

[51] 郑林江.基于智能对象的混流装配线敏捷生产管理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0.

[52] 田德添.装配型“数字化企业”的总体框架及集成运行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1.

[53] 李文川.汽车制造企业RFID采纳过程模型及应用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 2011.

[54] 潘道津,陈明.农产品包装中RFID标签的信号传输研究[A].2010国际农业工程大会提升装备技术水平,促进农产品、食品和包装加工业发展分会场论文集[C],2010.

[55] 康文军.一种生产线喷码打印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D].重庆大学,2011.

[56] 伍世元,骆德汉,邓炳荣,等.不同产地和采收期的中药材电子鼻鉴别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11,24(1):10.

[57] 周牡艳,沈忠昀,陈扉然,等.电子鼻在珍珠粉品牌区分及真假辨别中的应用[J].食品工程,2011(1):42.

[58] 李小芳,何倩灵,杨红,等.电子舌在评价大黄颗粒校味效果中的应用[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4):80.

[59] 杜旭.使用气味传感器对生药质量进行评价[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6,28(6): 359-360.

[60] 杜旭.味觉检测仪在生药气味评价及质量管理方面的应用[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6, 28(2):109.

[61] Shafiqu l ls lam a A K M, Ism ai lb Z, Saada B, et a l.Correlation studies between electronic nose response and headspace volatiles of Eurycom a Iong ifol ia extracts [J].Sens Actuators B chem,2006,12(1):245.

[62] 盛良.用电子鼻、电子舌检测中西药物共同药效物质基础[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8):2778.

[63] 梁小娟,杜伟峰,张云,等.中药饮片行业第三方物流中心建设[J].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11:60.

[64] 韦秀文.美军发展在运物资自动识别系统[Z].世界军事年鉴,2000.

[65] 韦秀文.美陆军本土仓库将自动识别技术应用于弹药补给[Z].世界军事年鉴,2002.

[66] 韦秀文.美国陆军利用自动识别技术进行物资管理[Z].世界军事年鉴,2001.

[67] 蒋静,张柱,曹静,等.网络技术与条码技术在电厂物资管理中的应用[J].山西电力, 2008,(03):44.

[68] 黄凤君,赵清.RFID技术在自动仓储拣选作业系统中的应用[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1分会场-中国智慧城市论坛论文集[C],2011.

[69] 夏亚桃.RFID技术在军事仓储管理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1.

[70] 吴彬.基于RFID技术的汽车总装物流执行系统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

[71] 陈节贵,柳存根,杨小波.造船企业生产物流的组织[J].船舶工程,2002(05):69.

[72] 周鲜成,贺彩虹,刘利枚.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物流系统研究[A].Proceedings of 2010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Volume 8)[C].2010.

猜你喜欢
自动识别饮片中药饮片
基于数据挖掘的船舶航迹自动识别系统
基于电子舌的白及及其近似饮片的快速辨识研究
太阳黑子自动识别与特征参量自动提取
不同等级白芷饮片HPLC指纹图谱
基于卫星遥感图像的收费站位置自动识别与校核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对船舶救助的影响
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
浙贝母超微粉、粗粉和饮片中3 种生物碱体外溶出度的比较
中药饮片市场监管乏力
中药饮片鉴别真伪的意义及相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