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护理

2012-08-15 00:47朱凤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3期
关键词:阻滞剂高血压病病患者

朱凤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济南 250014)

高血压是循环系统常见疾病,据我国卫生部门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已有超过1亿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且以直线上升的趋势增加,每年大约有300万以上的新增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病具有高发病率、高并发症、高致残率的特征,其会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威胁。对高血压进行有效的控制,帮助患者对高血压病治疗知识的正确认识,能够使患者的重要器官由于高血压所造成的损害得到进一步的减少和避免。

1 临床资料

本文选取98例高血压病患者,其中有56例男性,42例女性;年龄为42~81岁,平均年龄为58岁。该98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合并肾衰,25例合并冠心病;2例合并脑出血;21例合并脑梗死。通过对其进行积极的治疗和精心护理,所有患者血压均得到有效控制。

2 护理

2.1 饮食护理

高血压病患者在饮食中需要选用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每日摄取<5g的盐量,动物内脏、脂肪以及鱼子等食物应当限制食用,需要适量的蛋白质补充。患者应当戒烟,并限制饮酒。需要对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摄入保证足够,如钾、钙、镁等。新鲜蔬菜、水果、高纤维食物可尽量多食用,如芹菜、荸荠、黑木耳、苹果、香蕉等。由于用力排便可能导致血压上升,甚至导致血管破裂,因此患者应当预防便秘。若患者为肥胖者应当对体重进行严格控制,尽量对每日总热量减少。

2.2 休息护理

高血压病患者在进行体育活动中应当适量,避免剧烈运动而引起疲劳,特别是心率偏快的轻度高血压患者,应当选择有氧运动,如太极拳等,同时需要劳逸结合。若患有严重高血压,则应卧床休息,高血压危象必须绝对卧床,并住院进行治疗观察。

2.3 应用药物治疗护理

2.3.1 抗高血压药物 目前抗高血压的主要药物包括:α-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Ca2+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α-受体阻滞剂具有较强的受体阻断作用,且降压时间持久,但是其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该类药物如哌唑嗪、酚苄明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明显的对顽固性高血压进行降压,但可能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蛋白尿、膜性肾病等并发症,该类药物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Ca2+通道阻滞剂能够增强交感神经的反射性,但在用药中可能导致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下肢浮肿、面部潮红等不良反应,该类药物如尼群地平、拉西地平;β-受体阻滞剂能够对心肌收缩力进行抑制,是房室传导时间延长,但可导致支气管痉挛、心率减慢、末梢循环障碍等不良反应,该类药物如阿替洛尔、拉贝洛尔等;利尿剂能够通过排钠利尿从而进行降压,但若不当应用则可能血脂代谢紊乱、低钾血症、高尿酸血症等不良反应,该类药物如氢氯噻嗪。

2.3.2 用药注意事项 在服用降压药物时应当叮嘱患者从小剂量开始,若需要对剂量进行调整需要遵医嘱;在降压时不宜过快过低,若在服药后出现恶心、晕厥以及乏力,应当立即对患者取头高脚低位进行卧床休息,以此来使脑部血流量增加。若患者为老年患者,则在服药后不宜站立太久,长久站立宜导致晕厥。在患者服药期间进行有效指导,患者起床不宜太快,动作尽量缓慢,避免头晕加重;严重高血压患者在外出活动时应当有人陪伴,防止由于晕倒而引起受伤情况的发生。

在用药护理中需要加强对患者用药的时间护理。时间护理是一门新兴的科学,指的是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心理、生理、病理变化以及用药时间等进行护理时根据人体本身的生理节律来进行。据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在昼夜不同时间段人体动脉血压昼均有较强的时辰节律,在夜间2:00~3:00正常人的血压处于低谷,急骤上升时间在凌晨6:00~8:00,最高峰时间在早上8:00左右,基本上在白昼血压相对较高,但表现很平坦,波动较小,血压缓慢下降时间在下午18:00。因此降压药在早上6:00左右服用效果最好,此时服用降压药物能够正好能够对控制峰值时的血压,使降压效果得到大大提高,因此需要加强对用药时间的护理。

2.4 心理护理

大部分的高血压病患者由于其患病而都具有焦虑、抑郁、易激动的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应当耐心、亲切、和蔼、周到的对待患者,根据患者自身特点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同时,将血压控制的重要性向患者解释,帮助患者进行自我控制能力的训练,将他们培养成一个对人对事都能宽容处理的人,由此而使心理刺激降低,并需要给予患者一个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

2.5 健康指导

2.5.1 疾病知识指导 将高血压病相关知识向患者及其家属广泛宣传,使患者引起高度重视,能够认识到高血压机体造成的严重危害,从而能自觉的坚持长期的饮食、运动以及药物治疗,控制血压在正常水平,由此进一步减少对靶器官的损害。

2.5.2 用药指导 向患者及其家属叮嘱高血压病是一个需要长期、终身、规则进行治疗和保健护理的疾病,在服药过程中必须按照医嘱合理用药,不可擅自进行加量和停药,避免有不良反应的发生,并且要学会自我观察和护理。

2.5.3 自我监测指导 护理人员需要教会患者及其家属正确的血压测量方法,并做好记录,保证能够在病情变化的时候能立即入院就医。

[1] 柏秀芳.时间护理在高血压患者降压过程中的作用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8):1707~1708.

[2] 刘海燕.高血压病人临床护理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0,8(15):590.

猜你喜欢
阻滞剂高血压病病患者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蝎毒肽作为Kv1.3离子通道阻滞剂研究进展
重磅试验 CLARIFY:稳定心绞痛β受体阻滞剂的长期获益收到质疑
让慢病患者及时获得创新药物
我国高血压病的空间分布研究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调节灵敏度训练联合M受体阻滞剂控制近视发展60例
辨证论治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60例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