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红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2012-08-15 00:47陶家凤夏玉香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3期
关键词:丹红红花注射液

陶家凤 夏玉香

(遂宁市中医院心内科 四川遂宁 629000)

心力衰竭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心脏的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导致心输出量绝对或相对下降,从而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心脏功能异常、运动耐力下降和神经内分泌激活等。慢性心力衰竭是其终末阶段,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强心、利尿、抗凝及降脂等。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我们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入组标准:(1)均符合2002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1];(2)年龄56~78岁,性别不限;(3)慢性心力衰竭的基础病因是冠心病和(或)高血压病;(4)心功能NYHA分级Ⅱ~Ⅳ级;(5)签署知情同意书,具有良好的依从性。排除标准:(1)不符合入组标准者;(2)心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45;(3)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以及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风湿性心脏病等疾病;(4)存在精神异常或不能配合调查者。

1.2 一般资料

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6 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56~78岁,平均(63.59±8.46)岁,病程1.4~10年,平均(5.62±1.52)年。病因:冠心病3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8例。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21例,Ⅲ级34例、Ⅳ级5例。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病因及心功能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强心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以及吸氧、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东菏泽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26866),4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2组患者疗程均为30d。

1.4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疗效评价参照相关文献[2]:患者心衰基本控制,心功能提高2个级别以上,症状、体征及各种检查结果基本正常为显效;患者心功能提高1个级别,但是不足2个级别的,症状、体征及各种检查结果有所改善为有效;患者心功能提高不到1个级别的,症状、体征及各种检查结果没有改善为无效;患者心功能恶化1个级别或则更多的为恶化。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30d后,观察组患者显效26例、有效2例、无效1例和恶化1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6例、无效5例和恶化3例,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者差异存在显著性(χ2=4.320,P=0.038)。

2.2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无肝肾功能、空腹血糖、心肌酶学等异常,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3 讨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我国心力衰竭的患病率约为0.9%,病死率年平均约为10%。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理机制十分复杂,传统的观点认为心衰是由血流动力学紊乱引起,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理机制,主要表现在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的激活和心室重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在心排血量下降和肾血流量减少时激活,使心肌、血管平滑肌和血管内皮细胞等发生一系列变化,如平滑肌细胞增生、管腔变窄等,并可降低血管内皮细胞分泌NO的能力。上述因素如果长期作用,可加重心肌损伤和心功能恶化,从而进一步刺激神经-内分泌机制,形成恶性循环。祖国医学认为慢性心力衰竭属本虚标实之证,病位在心,属于“心悸”、“喘病”、“怔忡”及“水肿”等范畴,其病因与感受外邪、内伤情志等因素有关。

我们在采用强心剂、利尿剂等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丹红注射液从丹参和红花中提炼而成,主要成分是丹参酮、丹参酚和红花黄色素、红花素、红花苷等。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丹参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其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和心肌代谢、降低心肌耗氧量等作用,同时还能扩张外周血管,减轻室内负荷、降低血液黏稠度和防止血小板聚集等,并能清除氧自由基。红花具有轻度兴奋心脏、增加冠状动脉灌注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降脂等作用。祖国医学认为,丹参味苦性微寒,红花性温味辛,两者具有相辅祛瘀生新,除邪而不伤正等功效。

总之,丹红注射液具有调脂、抗脂质氧化、保护内皮功能和清除自由基等作用,并能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改善微循环等,将其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增加生活质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1):7.

[2] 王雪梅.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98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6):117~118.

猜你喜欢
丹红红花注射液
红花榜
红花榜
红花榜
红花榜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血必净注射液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丹红注射液临床应用的系统评价
丹红注射液对高糖引起腹膜间皮细胞损伤的作用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血必净注射液中8 种成分
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