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相关传染病的预防控制①

2012-08-15 00:47徐田梅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6期
关键词:传染源麻疹病原体

徐田梅

(抚顺市东洲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办 辽宁抚顺 113003)

自古以来,传染病就不断地威胁人类的健康,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疫苗的出现为传染病的控制和预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各种疫苗相关性的传染病的传播和发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是近年来,全球范围内传染病的发病率均大幅度升高,一些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传染病的暴发事件不断发生,甚至一些已得到控制的传染病又卷土重来,因此,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仍是世界各国防病工作的重点[1]。

1 传染病的特点

传染病不同于一般慢性疾病,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并可在人群内及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具有病原体、传染性、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以及免疫性的特点。构成传染病流行需具备3个条件,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3个条件缺一不可。

2 疫苗接种

由于传染病都具有免疫性,即一旦发生可在人群内产生免疫力,疫苗的接种是针对易感人群采取的保护性措施,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将免疫原或免疫效应物质输入到机体内,使机体通过人工自动免疫或人工被动免疫的方法获得抵抗某种传染病的能力的过程。而计划免疫是指根据传染病的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水平分析,从国家的角度,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由相关部门负责,有计划地对特定人群进行某些疫苗的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预防、控制和最终消灭传染病的目的[2]。因此,各种不同的疫苗相关性传染病具有相同的预防和控制的策略。

3 几种常见疫苗相关性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3.1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儿童,发病率高,呈周期性流行,麻疹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发病前1~2d至出疹后5d内均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鼻咽分泌物接触传播;麻疹病毒对热不稳定,56℃温度下30min即可被灭活,对紫外线、γ和β射线均敏感,可被乙醚、氯仿等灭活;接种疫苗为预防麻疹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麻疹类疫苗的常规免疫程序为2剂次,分别在8个月龄和18~24个月龄时接种,可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3]。

3.2 病毒性肝炎

我国发病率相对较高的病毒性传染病为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两者均为引起慢性肝病的重要病原体,也是肝硬化及肝癌的重要因素,病死率较高。乙型病毒性肝炎和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传染源是急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主要通过体液和胎盘垂直传播,患者及携带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中均含有病毒,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乙肝的主要方式,丙肝至今尚无有效的疫苗,我国使用的为重组乙肝疫苗,主要接种对象为新生儿、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以及其他高危成人,医务人员、乙肝患者及携带者的家属、经常接触血制品者、新人伍军人、保育人员等,使用方法按0、1、6个月方案进行接种。

3.3 结核

解放前结核病是我国主要的传染病,随着卫生条件的提高,结核病的流行得到了有效控制,但近年来结核病的发病率有抬头的趋势,需提高警惕并加以预防和控制。结核病是有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发病的范围广,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潜伏期及急慢性患者均为传染源,易感人群为小儿,小儿结核病的感染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所以对小儿做好免疫工作对预防和控制结核病极为重要。接种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重要手段,初种为新生儿出生后24h内,复种年龄为7岁。

4 疫苗相关性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4.1 预防为主

我国的传染病的预防策略为:预防为主,群策群力,因地制宜,发展三级保健网,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在疫情尚未发生前,对可能暴露于病原体并发生传染病的易感人群或传播途径采取有效措施,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其中注射免疫疫苗、加强人群免疫是最主要的预防措施,目前得到有效控制的如麻疹、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等均是通过人群大规模免疫接种来实施预防和控制的,通过国家的计划免疫,可将传染病的发病率降至相当低的水平,保护易感人群,阻止传染病的传播。

4.2 改善卫生条件

水源是丙肝等传染病的重要传染载体,通过提供安全饮用水、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加强粪便管理和无害化处理,有助于从根本上杜绝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4.3 加强健康教育

通过健康教育,可改变人们的不良卫生习惯和行为,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防止传染病进一步扩散和传播。健康教育可通过大众媒体、专业讲座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开展,使广大人群获得有关传染病预防的知识,是一种低成本高效果的传染病防治方法。

4.4 加强传染病监测

传染病监测工作是疾病防疫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包括传染病发病、死亡;病原体型别、特性;媒介昆虫和动物宿主种类、分布和病原体携带状况;人群免疫水平及人口资料等。我国的传染病监测包括常规报告和哨点监测。常规报告覆盖了甲、乙、丙3类共35种法定报告传染病,一旦发生爆发和流行,可及时在全国范围采取防控措施。

参考资料

[1] 杨世宏,张玫,孟君,等.2009年大连市疫苗相关传染病暴发疫情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10,16(12):1190~1191.

[2] 陈跃燕.讨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对控制本地区传染病的意义[J].2010.37(1 1):2039~2040.

[3] 韩轲.麻疹的预防与控制[J].华南预防医学,2011,37(3):77~80.

猜你喜欢
传染源麻疹病原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点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美国新增60例麻疹病例
疫苗,原来是这么回事
周围的人没有患麻疹,为什么还要给儿童接种麻疹疫苗呢?
Trouble in Disneyland
干扰素α-1b治疗成人麻疹疗效初步观察
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的特点和预防治疗对策
玻璃艺术中的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