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起来

2012-08-15 00:50江西省南康市第三中学袁明华
中学生英语 2012年20期
关键词:英语课师生英语

江西省南康市第三中学 袁明华

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规规矩矩的坐着,而面无表情的看着,唯唯诺诺地举手,小心翼翼地回答的局面。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这对于中学英语的教学是极为不利的。这与要求教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一种共认、共享、共乐的师生互动教学氛围,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优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的新课程理念是相背的。

那么怎样才能让英语课堂教学“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下面是我的一些体会和做法:

一、要实现师生互动

互动式教学就是把教育教学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的一次圆桌会议,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通过优化教学互动,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结构模式。

1.1 教师要面带笑容积极营造轻松、和谐的互动氛围

教师的微笑会给课堂带来生机,添加活力,易于清除师生之间的疑虑,培养学生不怕出差,敢于求异的良好学习心理,使学生主动、自愿的参加到课堂活动中来。为真正的实现教学互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教师应感情真挚,充分发挥体态语优势促进师生互动

课堂上教师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互动之初,学生还不太敢提问,这就需要教师的推动,挑选不同程度的学生来回答问题,对了用激励性的语言加以表扬;错了则给予帮助和鼓励告诉学生不气馁,经常使用“You are great! ” “You are very good/clever.” “Don’t be nervous,try it again/have a try.”等鼓励性的话,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提问的勇气。

1.3 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爱上英语课

课堂上,我常采用,分角色朗读、对话表演比赛、单词接龙、英文歌曲比赛、英语手抄报等多种形式来充分调动学生兴趣,让学生发挥自我创造能力。有效地保证了师生互动教学过程的完成。如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我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以教材对话为依据,自由对话,进行表演比赛,为了获胜,纷纷准备道具,布置场景,还加上一些以前学过的句子冲实对话,让学生在活跃中,在乐趣中获得了知识,锻炼了能力。

二、利用各种教学媒体,激活“教课书”,让学生更易理解接受

利用电教器材如投影、DVD、电脑、等,让教科书“活”起来,形象起来、发出声来。让活起来的教科书震撼学生的心灵,开发学生的智力。例如,在教学课外阅读Country Music这篇文章是,就将美国乡村音乐Yesterday Once More放给学生听,甚至是学唱它,让无国界的音乐带领学生进入英语文化的学习中。再辅以简单的板书,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这比抽象的讲解效果要好的多了。

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扬教学民主让学生“动”起来

英语课的特点是充分发挥语言功能,讲究对话的艺术。这就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克服羞于开口的毛病积极开展语言交际活动。每节英语课多要创设大量情境并提供广泛的语言材料,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如听说课的教学,让学生看图听录音跟读到口述,表演,再自编。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从而提高学生在定的语境中口语表达能力,经过长期训练学生由胆怯、变扭到自然大方。

另一方面,教师要发扬民主,营造和谐气氛让学生“动”起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心理学家告诉我们,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将“动中学,学中动”有机结合使学生动脑、动口、动眼、动手以及动表情,以最佳心理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如学习 “What day is it today?”“Today is Monday(Tuesday...)”每组七人各带头饰,每人介绍一遍:“I’m Monday/Tuesday/...”听到教师念自己时要快速站出来并重复介绍自己。反应慢的被淘汰。这种教学寓快乐教育与游戏中,寓游戏与学习中。这遵循了教育规律,提高了素质使学生在愉快中掌握知识。

四、教师要转变观念,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活”起来

好的教学方法可以调动学习兴趣,而单一、古板的方法和手段只能让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好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快节奏的,灵活多样的、丰富多彩的而不是“黑白”无声的。教育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学生的有意注意的时间,多不超过30分钟。一旦教学方法呆板、节奏慢,就会出现丧失兴趣或开小差等不良习惯。为避免这一现象,教师应抓住注意力集中的短暂时刻,用学生能接受的节奏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使学生既紧张有活泼,学习积极性提高就不会厌倦。

五、诱发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参与兴趣,是保证师生互动成功和课堂“活”起来的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引起的。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欲望是才能自觉投入到学习的活动中来。孔子曾在《论语》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潜在优势,把教师的善教体现在学生的乐学上。例如,初中学生稚气未脱,好奇心强。教师要抓住契机,将激励机制引入课堂,点燃求知的火光。记得初一新生第一节英语课时,我给每位学生发了一份英语报刊,接着说了一段英语,学生带着新奇羡慕的眼神看着我。我询问同学们是否听懂或看懂。学生们摇摇头,于是我抓住时机激励他们:“刚才我说的是英语,报刊上的是英文。有人说,多学一门外语就等于长一张嘴,多长一双眼。现在全世界的报刊有一半以上是用英文出版的,有五分之三的电台用英语广播。现在不掌握英语这个工具这么行呢?从今天开始,我就和你们一起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了。”就这样言简意赅又语重心长的敲开了学生求知的心扉。

六、结束语

这种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让课堂教学“活”起来的教学形式,可以从动脑、动口、动手等方面提高学生兴致,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于不知不觉之间掌握英语并运用于生活,在丰富多彩的教学创意中感受语言学习的生动与自然。

[1]刘晓明、张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唐林海.什么样的教师是优秀教师[J].班主任,2005(3).

[3]小白.谈谈英语教学的技巧与艺术[J].论文无限,2004(12).

猜你喜欢
英语课师生英语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小班化”背景下高中英语课例研究刍议
英语老师出难题
读英语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酷酷英语林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快乐的英语课
哪本书都一样 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