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血透室感染管理现状及对策

2012-08-15 00:42陈琼高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31期
关键词:院感血透无菌

陈琼 高燕

血液净化护理是一个特殊的护理专业,其独特的工作性质及服务对象对护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近几年间,接连发生的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事件,如安徽血透感染事件,山西煤矿职工医院血透感染事件等,都让院感工作者进一步加深了对血透感染事件的重要性关注,笔者认为预防血透感染事件需要院领导指示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多部门监管是十分必要的。

1 管理现状

1.1 督管部门不全、职责不分 血透室的管理牵涉到整个医疗、护理、院感等。可是在认识上出现误区,血透室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基层医院血透室管理,都认为是院感科的事,不光护理部这么认为,甚至于个别领导也是这个观念,平时医教科、护理部及相关部门很少光顾。

1.2 医务人员违反操作规程 经过2010年卫生部出台血透室相关规范及检查标准,各家医院血透室布局基本合理,制度齐全,但却成为摆设,只应付检查,如透析室虽设置患者通道、医务人员通道、污物通道,但实际运行中,为了方面自身工作,医务人员通道和患者通道交叉甚至共用,清洁区、污染区分区不明,透析区内患者及家属随意走动,普通患者和隔离患者虽然分区,但没有配备专门护士这一环节最易发生交叉感染,接诊区诊桌、血压计、听诊器等物品,及阴性和阳性患者未分开,无菌操作使用棉签一把抓;覆盖穿刺点纱布未按无菌操作规范执行,纱布污染,两联瓶及消毒缸取用一直敞开,阳性患者A、B液桶没有个标识,A、B桶及配搅拌桶没有按规范消毒,B液不是现配现用,甚至存在A液B液保洁配置,A液B液桶盖放置不规范,这些都是安全隐患。

1.3 消毒不彻底 部分医院存在着诸多交叉感染的隐患,我们北方冷,开窗通风实在是有点难,通风换气差,透析机18台,一天透析患者近40人,再加急诊患者,同一张床每天可更换2~3人,室内空气、物体表面污染严重,两班之间对患者可重复使用的设备如透析机的每台消毒及床表面的消毒、透析用水管路的消毒、环境、治疗车台面、床都不能及时消毒、透析液配置桶不消毒或消毒方法不正确,不做消毒剂残留量检测,并未用测试纸确认有无残留消毒液。终末消毒无法落实,只有夜晚才能做一次终末处理。血透机内部只是在每天所有透析结束后才消毒。均易导致医院感染。

1.4 人员手卫生执行力差 现在进行透析的患者越来越多,可护士并没有增加,工作量没有减,故操作必须短频快,造成的结果就是违反操作规程,在整个操作过程忽视洗手,另外医务人员存在共用防护用品现象。如诊治完一个患者进行下一个患者治疗或开始另一项诊疗操作时未更换防护用品并洗手或手消毒。如果周围机器响或患者有问题发生,没有脱下手套,即使脱下手套未用快速手消,就直接接触患者,难以做到一人一清洗一消毒,易造成医源性感染。还有手卫生设施不全。

1.5 医疗废物管理不规范 患者下机一次性用物包括感染性和损伤性全部放入一个桶内,盐水瓶及网套,最后再由保洁员分类处理,被污染的瓶子没有按医疗废物,而是流入社会,一个易造成二次污染,另外易造成环境污染,还有乙肝和丙肝使用过床上用品没有按规范分类放置,使用后的个人防护用品未按规范放入相应的废物袋中,

1.6 知识缺乏 由于血透室护士长管理力度薄弱导致血透室控制交叉感染存在严重隐患。从3月份省组织血透室全面检查中就暴露从业人员基础知识薄弱,提问卫生部《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相关知识,血透室好多人员不了解。

1.7 易感人群 由于行血透患者免疫功能明显低下,慢性贫血,加之感染的机会多,如对血管反复穿刺、血液在体外循环反复大量交换透析液、血浆和血液置换液等,导致其对许多病原微生物特别易感。如感染时,多数以经验治疗为主,自己买点抗生素用一用,反复感染造成滥用抗生素更易发生院内感染。

2 对策

2.1 健全监管体系职责明确 医院安全是医疗、护理、院感管理必须共同承担的责任!细化每一项操作,提高制度执行力,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贯彻落到实处,要发挥职能部门监管力度,齐头并进;对督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只有医疗、护理、院感等共同督查,血透室的感染控制工作才会事半功倍。

2.2 规范管理

2.2.1 环境管理 血液透析中心布局应根据患者及透析机的数量而定。普通患者血液透析室、隔离患者血液透析室。护理值班人员相对固定。透析室内保持清洁整齐、空气新鲜。室内配备空气消毒设施,每日进行空气消毒。地面及室内桌、椅、床头柜等每日用清水拖擦2次,机器保持清洁,必要时用75%乙醇擦拭。有污染时随时擦拭消毒。水龙头、水池用清水擦拭,保持清洁。拖把分开使用。

2.2.2 人员管理 透析室只允许本室工作人员出入,非透析室工作人员不得入内。工作人员进入透析室应穿专用工作服,戴工作帽、口罩、换鞋。备有外出工作服、鞋,进出应更衣、换鞋。透析室内禁止进餐或吸烟。工作人员操作时注意消毒隔离,加强自身防护。加强保洁员的管理,保洁员的医院感染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1]。

2.3 加强消毒隔离制度落实 给患者做透析操作时,应严格无菌技术。各种无菌治疗盘内物品及治疗包、无菌钳等按治疗室消毒隔离制度执行。阳性患者用物贴上标签,注明日期并按规定的方法进行清洁消毒和灭菌。传染病患者透析应在隔离透析室进行,固定床位、专机透析,采取相应的隔离、消毒措施。急诊患者应专机透析。加强透析液制备过程的质量监测并有记录。对透析中出现发热反应的患者,必要时进行血培养,查找感染源,采取控制措施。

2.4 重视院感文化建设 院感文化就是“慎独文化“-所谓“慎独”当前通行的解释是指在工作中,在自我状态下,在无他人监督和相伴的情况下,独自、认真、圆满完成本职工作的特殊品格和能力。就是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自觉自愿的按规程,按规范执行的慎独精神。并将这种精神贯穿于平时工作中,如手卫生、无菌操作、团队精神等无不体现慎独之境,从而使医院感染控制成为每一个医务人员的自觉行为和习惯,真正体现对患病一种最大的关爱。

2.5 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从这次检查中说明血透室知识的普及刻不容缓,组织学习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知识,进一步落实医护人员《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范2010年》《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院消毒卫生标准》《消毒技术规范等》等学习。

总之,医院感染的工作任重道远,只有多部门监管,各环节按规范操作,思想上真正重视支持医院感染的工作,才会避免感染事件的发生,控制医院感染不光是院感科的事呀。只有人人都重视,工作才能落到实处。

[1]胡英,郭晓来,王晨光,等.基层医院保洁员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及对策.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09,19(2):159.

猜你喜欢
院感血透无菌
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
观察思维导图护理干预在老年血透患者中的应用
集束化护理策略对维持性血透患者高磷血症的影响与分析
新型一次性无菌治疗巾的设计及应用
以院感风险控制为工作导向进一步做好医院感染管理
以院感风险控制为工作导向 进一步做好医院感染管理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院感控制 进入大数据时代
院感防控有两种作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