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梦想和现实之间
——浅析话剧《暗恋桃花源》

2012-08-15 00:49冯媛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江滨春花桃花源

冯媛

(山西大学文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行走在梦想和现实之间
——浅析话剧《暗恋桃花源》

冯媛

(山西大学文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暗恋桃花源》是台湾剧作家赖声川的代表作品,讲述了因剧场管理员场地安排上的差错,导致《暗恋》剧组和《桃花源》剧组在同一场地拍戏互相干扰、彼此打断的故事。论文将着重从主题、编剧、语言、布景等方面对话剧作出简单评析。

主题;编剧;语言;布景

《暗恋桃花源》是台湾剧作家赖声川的代表作品。讲述了因剧场管理员场地安排上的差错,导致《暗恋》剧组和《桃花源》剧组在同一场地拍戏互相干扰、彼此打断的故事。

一、关于主题

这部话剧的意义和内涵丰富无比,关于主题,我们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理解。而笔者把它理解为——“寻找”。

“桃花源”是子午虚有的,而“暗恋”总是难以抵达的,所以,不管是《桃花源》还是《暗恋》,这两个剧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着各自心中的那个美好梦。这个梦,江滨柳有过,而他等待了几十年,只能到最后无奈地问一句:“这些年,你有没有想过我?”这个梦,云之凡有过:“我写了好多信到上海,好多信,后来,我大哥说,不能再等了,再等,就要老了。”这个梦,江太太有过,她只是用啜泣的声音答道:“我没关系,我很好”。这个梦,老陶有过:“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个梦,袁老板有过:“我有一个伟大的抱负”。这个梦,春花有过,她想要“美丽的田园”、“绵延不绝的子孙”。这个梦,白衣女子也有过,要不然,她也不会一次次上台寻找那个无人知晓的刘子骥。

50年后,当老年的江滨柳和云之凡再次相见时,他已为人夫,她也为人妇。此时面对面的两个人,再也不是曾经的江滨柳和云之凡。云之凡走后,江滨柳挥舞着双手泣不成声,并不是两个人不相爱了,只是物是人非,他们架不住世事的颠沛流离,终于被历史给拆散了。他们相互找寻了半辈子,就算不曾放弃,结果又能怎样?而江太太只知道,“我做的菜他都不爱吃,他爱吃的我都学不来”。她爱江滨柳,她用自己的一辈子来寻找江滨柳的爱,一味迁就他的坏脾气。虽然她陪着江滨柳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但在江滨柳的世界里,她始终都是个局外人。

在《桃花源》里,对炽热爱情追求的春花和袁老板,他们是那么迫不及待地在一起,本以为老陶的成全就可换得他们的天伦之乐,但现实终究还是无法和梦想所媲美。看一看多年后的武陵,就是他们生活的写照,他们的爱情终将湮灭在日常琐碎之中。老陶知道,在桃花源中的生活是快乐的,但他再也找不到回去的路。

对于白衣女子而言,刘子骥或许是她的爱情,无法忘怀。她始终都在寻找,发疯似的寻找。笔者始终不明白导演为什么要安排这样一个多余的人物,后来上网查了才发现,“南阳刘子骥者,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忽然明白,其实这里面的每一个寻梦未果的人不都是刘子骥吗?他们每一个人都在苦苦追寻,不知何终,时间久了,或许已经忘了刘子骥的样子,只是为了寻找而寻找,为了坚持而坚持。

一直到整剧结束,刘子骥也没有出现,当《暗恋》和《桃花源》都各自散场后,白衣女子抛出了漫天飞舞的纸钱,这是寻找的结果,是每个人寻找的结束。它告诉我们,每个人寻梦的过程都只能让他离梦想近一点点,永远不可能到达梦所在的地方。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二、关于编剧

《暗恋》和《桃花源》两部普普通通的话剧作品,糅在一起便形成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经典之作。《暗恋桃花源》的成功,无疑要归功于编剧独特的视角和巧妙的构思。

1.新颖的戏剧结构

《Java程序设计》的课程具有更新快、专业性强、内容复杂的特点,在当前教学环境中,利用泛雅网络教学平台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通过课前知识的主动获取和课上知识的内化,通过不断的巩固,加深学生对该课程知识体系的建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图1所示,具体应用分为三个阶段:

与传统戏剧不同,《暗恋桃花源》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将不同时空的故事糅合在一起的复式结构。《暗恋》是一出发生在现代的爱情悲剧,《桃花源》则是一出发生在古代的婚姻喜剧。两出戏在风格上一悲一喜、一今一古。

编剧在整体结构上对这部戏作了巧妙的安排。为了使整出戏更具有戏剧化,他让《暗恋》和《桃花源》的演出交替着出现。这样,不但让戏中的戏产生鲜明对比,更重要的是带来一种“间离效果”。整出戏不断营造舞台情境,但又不断打破情境,告诉观众这是在演戏。

《暗恋桃花源》所产生的这种“间离效果”,让观众不停地从剧情中脱离,从一出戏进入另一出戏,从一种情感转入另一种情感。两部戏中戏以不断被打断、插入、继续的方式在同一个舞台上表演,看似混乱、缺乏连贯,但在戏剧意识中又相互补充,当整部舞台剧完全向观众呈现后,并没有因为两戏的互相交叠而打破戏剧的完整性。

显然,《暗恋》和《桃花源》之间不仅存在着交叉关系,还存在着相互映照的关系,它们都在深化着彼此的主题。

2.悲剧与喜剧的设置

《暗恋桃花源》是一场悲剧与喜剧交织的故事。看似《暗恋》是一部悲剧,整出戏的感情基调低沉、感伤,略显压抑,而《桃花源》似乎是活泼、轻快、有趣的。但笔者认为,这两部戏却是悲剧不悲、喜剧不喜。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暗恋》中,作者试图表现爱情的美好、记忆与守望,尽管最后的江滨柳和云之凡再也回不去了,但他们的心中梦和留给彼此的位置永远无人可以替代。而《桃花源》中的春花和袁老板虽如愿生活在了一起,他们的爱情却被现实毁灭了。失去的未必是悲剧,得到的也未必是喜剧。生活有时候并不如我们所想,坚持有时候很可笑,转身也许是另一番景象。

《暗恋》的悲伤中饱含着温暖,《桃花源》的热闹中却暗含着悲凉。两种看似完全无关的人生拼接在一起,却有一种难以言说、复杂而苦涩的味道。爱情的美好与婚姻的无奈在“暗恋”和“桃花源”中得到了相互完成。

其实,无论是现代悲剧《暗恋》还是古代喜剧《桃花源》,都是一种人生的思考,体现着人生的哲理。

3.关于戏剧冲突

受舞台表演、空间的限定,戏剧不能像小说那样从容展开,必须尽快把事件推向高潮,也就是说,要有几种矛盾冲突。所以,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是这部戏剧的另一大特点。

“戏中戏”的结构使得这部戏不但有“戏外冲突”,还有“戏内冲突”。“戏外冲突”因《暗恋》剧组和《桃花源》剧组的争抢排演场地而产生,这是这部戏的主要矛盾。

除了“戏外冲突”,两部戏又各有各的“戏内冲突”。“戏内冲突”一方面存在于剧中人之间,如《暗恋》中江滨柳和云之凡、江太太之间的冲突,《桃花源》中老陶、春花、袁老板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在一部戏内还存在剧中人和剧外人的冲突,如《暗恋》演员和导演的冲突、《桃花源》演员和道具的冲突等。

在这些本来就复杂的矛盾冲突之外,还有一个不断走上舞台寻找刘子骥的白衣女子与两个剧组的矛盾冲突。

由于矛盾众多,冲突不断产生,使得整部话剧舞台热闹非凡。虽然整部戏矛盾众多、头绪复杂,但因为始终以两个剧组之间的矛盾冲突为主线,所以整体还是乱中有序。两个剧组之间为争排演场地互不相让,同台演出,互相干扰成为整部话剧的高潮部分。

三、关于语言

话剧是语言的艺术,表现冲突、塑造人物都要通过四句语言来体现,因此,语言是否具有表现力是一部话剧是否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暗恋桃花源》做到了用人物的语言来追求其个性化。如下面一段:

老陶:我真说!……我说……这话真要说出来,不就太……太那个了吗?

春花:你要是不说,不是更那个了吗?

袁老板:老陶,这个这个这个话,你得说清楚,还是我来这个说好了!

老陶:好!

袁老板:我说你呀,当初那那那个……对她!不太那个……

老陶:好,就算我当初对她是——什么了一点,但是我对她再那个什么,那是我们之间的什么!那个你这个这个这个……你这个算什么呢?

春花和袁老板决定要把老陶赶走,三个人进行了一次千回百转的对话,想要把事情挑明。但是对于春花和袁老板来说,这毕竟不是一件光明正大的事情,所以不便直说;而对于老陶,经济和生理上的弱势以及性格本身的软弱让他也不愿直说。于是,三个人虽然准备打开天窗说亮话,但还是不得不在关键部分用代词那个、什么、这个来代替,这样含蓄的表达比直接表达可以言说出更多的内容,因而造成了特别的戏剧效果。其实,他们每个人都话中有话,如老陶说的“这话真说出来,不就太那个了吗?”这里的“那个”可以理解为太“直白、丢人、无耻”了等等。而袁老板的“这个这个”同样有“你到底要不要成全我们”“春花跟我在一起是因为你无能”等等丰富的内容。在这种含蓄的对话里,将人物性格一览无余地表现出来,袁老板理直气壮地勾引春花,并且还敢上门谈判,可见他的霸道无理。老陶明知袁老板和妻子的奸情,不要说行动,连狠话都没有一句,即使要被赶走,依然吞吞吐吐、唯唯诺诺,可见其性格的软弱。

四、关于布景

在《桃花源》中,袁老板发现布景上的一颗桃树只剩下一片空白,而舞台上又莫名奇妙多了一颗桃树时,大为不解。他叫来美工小林,小林说:这叫留白。

“留白”在这出剧中是个意义丰富的布景。当年老陶顺流而上,经过急流和漩涡,得以误入桃花源,正是因为那块留白的存在,以及那棵桃树的出逃为他开启了进入桃花源的大门。

后来,留白被填补了,布景上成为完美的桃花源,这里便再次成为传说。老陶也就再也找不到回去的路……小小的一块留白,其实暗示着老陶现实和梦想的接口,留白没有,想象失去土壤,现实还是现实,梦想终究是梦想。

《暗恋桃花源》在这看似凌乱不堪的情节中却蕴含着同一个主题:对于美好梦想的追求和现实的存在。它告诉我们:永远不要停止去追求梦想,或许,永远得不到,才是我们追寻的意义。

[1]孙悉娟.一出串来串去的舞台剧——解读《暗恋桃花源》的表现艺术[J].当代戏剧,2011,(5).

[2]陈雅卿.现实的对峙:解读《暗恋桃花源》戏中戏的映照关系[J].艺苑,2010,(5).

[3]李春红.行走在传统和现代之间——论话剧《暗恋桃花源》[J].文艺争鸣,2010,(24).

[4]梁凤莲.隐喻反讽嬉笑调侃——解读话剧《暗恋桃花源》的艺术张力及其双面性[J].南国红豆,2008,(4).

[5]宋奕.先锋=艺术+人生——赖声川的创意美学在《暗恋桃花源》中的体现[J].大舞台(双月号),2008,(1).

[6]刘丹青.《暗恋桃花源》再等就要老了[J].南方人物周刊,2010,(31).

I207

A

1673-0046(2012)6-0193-02

猜你喜欢
江滨春花桃花源
再造“桃花源”
《四季桃花源》独幅版
休妻用狠招
吃虾记
春花依然盛开
《桃花源记》
又见春花遍地开
让汽车开到终点不停车
美丽春花
在《边城》中寻找“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