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实习实训教学现状分析

2012-08-15 00:49张海飞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8期
关键词:软件技术实训软件

张海飞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系,江苏 南通 226007)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实习实训教学现状分析

张海飞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系,江苏 南通 226007)

论文通过对国内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实习实训教学现状的分析,指出了当前高职院校实习实训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构建完备的实习实训教学体系明确了目标。

高职院校;软件技术;实习实训

2 0 0 6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 0 0 6]1 6号),要求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2 0 0 8年江苏省教育厅在[2 0 0 8]1 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了“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众所周知,软件技术知识具有更新快的特点。软件技术专业老师和学生只有融入市场,参与软件企业的项目开发,才能跟踪到最新的软件技术,保证教师技术上的先进性,保证学生培养的质量。然而,目前高职的软件技术专业实训教学并未真正采用工学结合的方式,其中的原因来自于方方面面,既有行业背景的原因,又有各个教学单位自身的原因。

一、国内现状

从世界软件工程师大会上传出的声音“中国软件人才缺口大(尚缺2 5万)”来看,软件技术专业发展前景乐观。但调研中我们也发现,毕业生普遍存在综合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具体表现在缺乏面向对象的思想以及一些架构设计方面能力的欠缺,在项目进行中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与客户的沟通能力、与团队成员的协作能力,文档编写能力和对软件全局的把握能力更为匮乏。在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对软件技术专业的培养方向、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环节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和总结,结论是:实习实训是当前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中的最薄弱环节,是造成毕业生工作能力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实习实训作为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着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实习实训内容局限,没能构建起相对完整的实习实训模式;实习实训效果的评价标准不明确;实习实训的硬件、软件建设滞后。

实验、实训、实习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关键环节,全国各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都在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实习实训体系,开发出了各具特色的实习实训方式。如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正在进行“协作学徒”制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并已经作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立项;江西师范大学软件学院的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省级立项课题,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导师制下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研究”也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但各实训项目开发随意性较强,或依托理论课程开发,如数据结构等;或为编程语言强化训练途径,如C语言实训、C#实训、J a v a实训等;或为资格证书考试而设,如江苏省计算机二级、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和三级(偏硬、偏软)等。总体而言,实习实训体系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和开放性。

二、主要存在的问题

1.师资力量不足,专业教师特别是“双师型”教师严重匮乏

很多老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而没有在I T企业工作过,缺少项目开发经验,所以很难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也有的老师从企业到学校来工作,刚进校时由于技术先进,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显得“游刃有余”,但一段时间以后,随着软件技术的更新,这些老师陷入了“江郎才尽”的尴尬境地。虽然有的老师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但这个证书是在学校里“考”出来的,根本没有实践经验,甚至有的老师持其他方向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以“双师型”教师从事软件技术专业教学工作。学校很少聘请企业中的技术人员作为学校实训老师。学校一名教师课时太多,尤其是年轻的老师,不但课时多,而且每学期都换新课,造成了“术业无专攻”,根本没时间搞科研、做项目、写教材、参加培训。

2.没有与理论教学相配套的实训教材

目前,高职软件教材没有能够对占总教学时数5 0%以上的实习实训环节提供必要的支持,无论是规划教材还是自编教材,缺乏对应实习实训指导教材。在实习实训环节,基本是由教师根据个人对课程的理解,安排实习实训工作,教学规范性不强,内容较为随意,没有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实战项目作为实习实训教材内容。学生在实训中缺乏统一的指导材料,容易出现操作的盲目性。实训教材包括实训教学大纲、实训指导书、实训教学软件、实训教学课件等。实训指导书过于简单或过于形式,没有发挥指导的作用。

3.没有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或流于形式,或为其他高校的培训机构,实训效果不尽如人意。毕业前岗位综合实训,学生对选择预就业岗位带有随意性,很少有学生选择完全对口的软件技术岗位,顶岗实习也存在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

4.实训教学模式不合理

在教学方法方面,虽然基本上采用了理论与上机实训相结合的“理实一体化”授课方法,但仍然是以书本知识的讲授为主,上机实训通常只安排学生把讲授过的重复做一遍,学生无法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际项目的开发。实训时没有协同进行项目开发的氛围,因此也就缺乏团队精神,无法从实训教学环节中积累项目开发经验。理论教学往往与上机实训分开,学生上了理论课要过几天才能进行上机实训,由于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强,学生所学的东西过几天忘得差不多了。

5.客观因素

一些客观因素也会导致实训的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如实训场地不足,由于各班级教学时间冲突,实训机房不停地更换,而有的机房没有安装实训所用的软件环境甚至计算机配置较差、不稳定等严重影响了实训效果,降低了学生实训的积极性。

三、结语

论文通过对国内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实习实训教学现状的分析,指出了当前高职院校实习实训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今后将以解决这些问题为目标,构建完备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实习实训体系。

[1]宋桂岭,沈佩琼.协作学徒制在课程体系设置及教学角色定位中的应用研究——以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0,(9):158-160.

[2]张琦.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研究:认知学徒制视野——以江西师范大学软件学院“导师制下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为研究个案[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3]黄明和,雷刚,郭斌,陈海员,蒋长根,尹红.“导师制下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7,(2).

G718.5

A

1 6 7 3-0 0 4 6(2 0 1 2)8-0 0 1 4-0 2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研究课题“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实习实训体系的构建”(FYJY/2011/23)

猜你喜欢
软件技术实训软件
禅宗软件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软件对对碰
UGNX软件技术在农机从业人员技术培训中的应用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基于软件技术的组合逻辑电路模型分析与实现研究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