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评估:高校二级院系目标管理评估初探

2012-08-15 00:49彭玫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8期
关键词:院系校本评估

彭玫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高职教育探索与发展]

校本评估:高校二级院系目标管理评估初探

彭玫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随着教育评估理论与实践的丰富,国内高校对校本评估的研究逐步展开。根据评估对象及内容的不同,校本评估的类型多样。论文从校本评估内涵出发,主要探讨了高校二级院系目标管理评估的必要性和实施建议。

校本评估;二级院系目标管理评估;实施建议

校本评估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主要由国际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的校本评估项目的14个成员国开展推广。自此,国内外众多学者纷纷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在国内教育评估改革思潮下,校本评估以“要我评”到“我要评”的视角转变,主动有效地承担了学校诊脉与发展的功能。院系作为高校的二级教学单位,是学校教学质量及特色培育的基本单位,而对于高校二级院系目标管理评估的研究,具有很好的实际意义。

一、校本评估的内涵解读

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校本评估的含义有不同的解读。校本评估是以调整和改进本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教师、学校更好发展为核心价值取向的评价;是基于学校理念和学校特色,达成学校特定发展目标的自我参照评价。也有认为,校本评估是由学校的内部评估机构在外部评估专家的协助下自发地对学校内外部教育环境与教育质量进行民主的、系统的调查过程,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手段,是学校改进与发展的前提与保障。前者强调了校本评估的核心价值,后者则强调了方式与目的。由此可知,校本评估具备一些基本特征。

(一)特征

1.自主性

校本评估是学校自内而外发起的一种自我评价,从评估的起始、过程到结果,都由学校自主掌握。

2.个体性

校本的语义本就是以学校为基础和焦点;校本评估是基于学校理念和特色,为达成学校特定发展目标的评价。不同于现行教育行政部门实施的外部评估评价指标的统一性,不同的学校可以有各具个性、契合实际的评价手段和评价指标。

3.融合性

戴维内沃(David Nevo)认为,校本评估既非内部评价的同义词,也非外部评价的反义词,而是两者的融合,其关系为互补,而非对立。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的融合性,是校本评估的一个显著特征,既可以保证评估的个性化,又可以保障客观性和可信度,从而真正为学校发展提供决策性依据。

4.导向性

外部评估目的趋向鉴定或奖惩,是一种强制性反思,校本评估目的则是为实现特定发展目标,保障学校改进与发展,更是一种自我主动反思,其对学校提高与发展的导向性更为明显。

(二)类型

按照评估对象划分,校本评估可分为单项评估和综合评估。单项评估是指对高校某一方面的工作进行的评估,如课程评估、专业评估、教学评估、师资评估、实训实习评估、就业评估、校园文化评估等等;综合评估是指对高校教育教学或二级院系单位的教学和管理情况进行的整体性评估。另外,从评估的发起者来看,还可以分为学校管理者、教师团体、学生社团组织等发起的评估,其中,以学校管理者发起的评估最为普遍和权威。

二、二级院系目标管理评估的必要性

评估的过程就是实行目标管理的过程。院系作为高校的二级教学单位,是高校提升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基本单位。实行二级院系目标管理评估,对于促进院系发展和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一)规范日常教学和管理的重要手段。作为高校的二级教学单位,院系日常教学和管理的稳定和规范,影响着高校整个教学环境的协调发展。实行二级院系目标管理评估,使院系以规范性指标指导日常工作,自觉内化,自主行动,有效地促进院系教学和管理走向规范。

(二)发挥诊脉导向作用的合理方式。通过二级院系目标管理评估,对院系工作进行一次完整的梳理,评估过程中不仅可以找出不足,还可以在不同院系的评比中发现优势和弱势,取长补短。评估专家还可以将最新教育教学理念传达到二级院系单位,真正发挥诊脉导向作用。

(三)走向绩效管理的有效途径。实行目标管理,本质上就是一种绩效管理。根据院系实际,设立合理目标,通过二级院系目标管理评估考察目标的设立、实施及结果,从而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形成有活力、有动力的院系发展良性循环。

三、二级院系目标管理评估的实施建议

(一)评估团队的组建

校本评估的特征决定了在组建评估团队时,要做到校内外专家结合。高校内部应设立专门的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培训内部评估人员,熟悉二级院系目标管理评估的理论框架和评估方案;校外聘请评估专家或行业专家,从评估理论、教育理念、市场信息等方面给予更客观的指导和帮助。只有校内外专家结合,才能真正发挥以评促建的作用。

(二)评估方案的制定

评估方案是实施评估的重要依据,也是发挥评估作用的重要载体。可以说,只有制定科学的评估方案,并根据实际不断调整评估方案,才能保证评估为院系发展服务。

1.确立评估原则

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在此原则指导下,真正发挥评估对院系工作的规范、导向、诊断和激励作用。

2.设定评估程序

根据二级院系目标管理评估的实际,一般可以1-2年一次,可以初步分为院系自评、采集量化数据、专家组考察评估等几个步骤。院系自评就是各院系按评估指标据实撰写自评报告,并准备好有关佐证材料。量化数据是评估的客观依据,采集量化数据由教务处、人事处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统计,也将职能工作与院系评估结合。专家组考察评估则由评估专家组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深入了解院系情况。

3.拟定评估指标

评估的过程是实行目标管理的过程,通过制定评估指标体系可以规范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评估指标贯穿于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之中,规范平时的各项工作,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可见,拟定评估指标是评估中最重要的一环。二级院系目标管理评估指标必须充分考虑各院系的共性和个性。共性尽量以量化数据的形式,例如师资队伍学历职称构成比例、学生评教分数等;个性则要突出院系培育特色的导向,可以突出“特色项目”权重分数。总之,拟定评估指标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这里仅简单阐述设想。

(三)评估结果的善用

二级院系目标管理评估报告应含评估的总体情况、各院系的优势与不足,以及专业的建议。校本评估的目的不完全是奖惩,更多的应是诊断、导向、激励,因此,要善用评估结果。首先,对各院系不应仅做横向比较,更要进行纵向比较,重视院系本身的进步;其次,要重视目标的达成与再设立,通过评估结果的认定,如果各院系已经达到设定目标,就要根据评估情况再次帮助设立新的目标,从而实现绩效管理;最后,对评估结果要以激励为主。最重要的是,高校领导层应充分重视二级院系目标管理评估报告,适时提出改革、提升的决策,并组织对已实施的评估本身做评价,这样才能真正使校本评估成为保障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1]彭钢.促进发展:校本评价的核心价值取向[J].教育发展研究,2005,(9):48-51.

[2]David Nevo.Combining int ernal and ext ernal evaluation:A Case for school-based evaluat ionp[J].Studies in Educat ional Evaluation,1994,(20):87-98.

[3]吴海丽,周志刚.高校校本评估理论初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G718.5

A

1673-0046(2012)8-0015-02

猜你喜欢
院系校本评估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浅谈SQL Server中Select语句的分组统计功能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
关于高等院校院系党政关系的思考
评估依据
突出音乐本体 注重和声实践——高师音乐院系和声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