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业转型投资旅游景区策略研究
——以介休绵山为例

2012-08-15 00:49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绵山煤炭企业景区

(长治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长治 046000)

煤炭企业转型投资旅游景区策略研究
——以介休绵山为例

(长治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长治 046000)

山西省作为我国煤炭主产区,多年来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面对煤炭资源枯竭,煤炭企业生产难以为继的局面,而与煤炭资源形成对比的是山西丰富的旅游资源,由黑色产业转型投资绿色产业,可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创造经济效益,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论文以山西三佳煤化有限公司主导开发的山西省介休市绵山景区为例,探讨煤炭企业投资景区的得与失,同时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为景区开发提供参考。

煤炭企业;转型;绵山;策略

一、绵山景区开发现状

绵山景区位于山西省介休市东南20公里处,景区面积164平方公里,是国家4A级景区,兼具旖旎的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绵山景区内以抱腹岩、蜂房泉、银空洞为代表,大大小小有上百处溶洞,鬼斧神工。同时,景区还拥有30多处泉水和20多处瀑布,苍松翠柏,风景秀丽。

绵山还是清明节的发源地,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大臣介子推被晋文公误焚于此,晋文公追悔之下,命名绵山为“介山”,并将焚山之日定为寒食节,将第二天定为“清明节”,以寄托哀思。至今尚有介子祠,还有栖贤谷、鱼龟山、思烟台、足下亭等遗迹。此外,绵山还是佛教圣地和道教圣地,著名寺院有建于北魏年间的抱腹寺、石桐寺,建于唐代的回銮寺等,著名道观有建于唐代的中岩大罗宫、天桥洞神宫等。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兴盛,有远见的企业家逐渐意识到了绵山旅游资源的价值。1997年著名的民营企业山西省三佳煤化有限公司决定投资开发绵山景区。11月11日,介休市政府与三佳煤化有限公司签订50年经营合同,绵山景区开发正式开始。

旅游景区开发是一个投资周期长、收效慢的产业,自1997年始,10年间山西三佳煤化有限公司共投资7.3亿用于景区建设,修通了山区通往山下的主要道路,修复了景区主要建筑,开发水涛沟等新景点,景区建设与经营同步进行。目前,绵山景区已经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引起海内外各方关注。

1.经营权、管理权、所有权三权分立。1997年介休市政府介政发10号文件《关于加快绵山风景区开发的通知》,正式确立了三佳煤化有限公司有权对绵山景区进行规划和开发,同时提出“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有效保证了民营煤炭企业投资旅游景区的权益。

2.煤炭企业充裕的资金为景区开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助力。对于绵山丰富的旅游资源,政府有心开发却苦于资金不足,而经营权的转让引入了煤炭企业的资金,同时放权还使得景区得以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的方法运营,实现了盈利。为此,山西省三佳煤化有限公司还专门成立了绵山风景区开发公司专门负责运营。

3.开发颇具特色的“清明节发源地”主题。绵山是“清明节”发源地,这一点已有广泛的认知。据记载,古人有寒食节植树纪念介子推之说,宋代诗人杨万里有“寒食人家事踏青”之句。此外,寒食节还有打秋千的活动。清明节传统的背后有很多可供挖掘的传说、故事、民俗,这就为景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无限的扩展空间,同时还丰富了景区的文化内涵。

4.与周边景区实现优势互补。介休位于晋中地区,是山西晋商大院景点集中的地区,毗邻平遥古城、灵石王家大院,与沁源县灵空山、灵石石膏山景区遥相呼应,周围知名景点星罗棋布,旅游景区在特定区域内相对密集并相互组合,呈现出一种大分散、小聚集的分布格局。这就形成了景点的整体效应,有利于资源互补,加大旅游吸引力。

二、绵山景区开发的优势及成功经验

1.景区产品设计不合理

绵山虽然拥有众多旅游景点,但具有特色及震撼力的产品较少,无法吸引高层次游客,同时,已有的景点中又大量添加人造景观,例如水涛沟,过多的人造雕塑破坏了原有的自然风景,给人矫揉造作的感觉,不够清新自然。同时,各景点间距离较远,又缺乏必要的交通工具,数十分钟的路程往往令游客失去游览的兴趣。只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规划设计旅游产品,才能实现旅游产品应有的社会、经济效益。

2.交通不便,可进入性差

目前,绵山景区虽有铁路、公路通往山西省各大城市,但主干道超载现象依然严重,其中“煤运”“人运”矛盾十分突出,严重影响了景区的可进入性。而绵山所在的介休市,由于火车停靠时间短,多无法保证回程车票。同时,从介休市到绵山尚有一小时路程,虽有观光巴士,但发车时间不固定,大部分游客都选择雇佣出租车上山,所费不菲。另外,景区内的交通也并不完善,无电瓶车接送。

3.景区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与山西省内其他景区相似,绵山景区也存在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的问题。绵山景区自开发以来,提供岗位3000多个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而这些从业人员文化

三、绵山景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程度普遍不高,专业能力有限。景区的导游对绵山的历史文化缺乏了解,仍停留在照搬导游词的肤浅层面,讲解机械、生硬,影响了景区形象。

四、对绵山景区开发的几点建议

1.塑造“清明节”旅游品牌

缺乏特色品牌的旅游景区无法在同类型景区中脱颖而出,吸引消费者。因此,旅游开发应塑造专属于自己的品牌,提高景区辨识度和认可度。绵山景区最具优势的品牌便是目前已广泛认可的“清明”文化,这一品牌可挖掘的潜力巨大。绵山景区可建立展览馆或者博物馆,收集介子推与清明传统的相关资料、物品,引导游客深入了解、感受清明文化。同时,还可以用文化节的形式推出清明民俗活动,再现古代清明的传统习俗,让游客也参与到活动中来,通过体验式旅游增强娱乐性。同时,扩大清明节的影响,举办丰富多样的节庆活动。

2.完善景区基础设施

(1)改善交通状况,对现有道路进行拓宽与改善;完善配套设施,提供相应的加油站、汽修点、超市等服务;定时开通市区直达景区的旅游巴士,方便游客进山出山;建设景区内部交通路线,引进观光缆车或者电瓶车等。

(2)改善照明、住宿条件,绵山景区内宾馆并不少见,但条件好、设施完备的宾馆却不多,无法满足高端客人需要。入夜之后,景区大部分地区灯光昏暗,有的地方还缺乏必要的路灯等照明设施,给游客夜间游览、进出景区造成困难。

(3)建设景区安全预警系统。完善景区内各景点安全设施,安排合理路线,避免客流高峰期游客在景区内发生拥挤、踩踏事故。景点设置要尽量避开危险地段,加大治安和巡逻,加强景区食品安全管理。设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措施,应对游客被困、山火等突发事件,与相关部门保持直线联系。

3.开发的同时进行保护

旅游景区开发应主张环保先行、可持续发展为重的理念,将开发造成的损害降到最小。景区要对所有开发项目进行评价和筛选,防止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修建人造景观应慎重,以免影响景区整体效果;修建景区厕所,专人保洁;严禁游客在景区内乱写乱画、乱丢垃圾;规范景区内的饭店、宾馆等,实现垃圾集中清理等。

4.提高景区人员综合素质

景区应与各大院校建立联系,对员工展开培训,参加学术交流、会议等,积极培养专业旅游人才;引进高素质管理人才,对景区进行有序管理;完善人才培养与训练,定期邀请专家进行讲座等;高薪竞聘,使景区内部人才展开竞争;面向全省、全国招聘导游人员,延揽那些学识渊博、热爱工作的专业导游,提升绵山景区的整体形象。

5.加大宣传力度,拓宽销售渠道

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利用互联网资源对景区进行推广和宣传;与旅行社合作开发、设计旅游路线,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积极投放媒体广告,在有影响力的电视台、报刊、杂志等宣传物上全面推介景区;在山西省内及周边城市的主要街道、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等地方设立宣传画、灯箱广告等。

[1]张晓霞.绵山风景区进一步发展之我见[J].生产力研究,2002,(5).

[2]叶琼秀.成都金长城景区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10.

F27

A

1673-0046(2012)4-0075-02

猜你喜欢
绵山煤炭企业景区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试述煤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行与有效实施
煤炭企业走好走实群众路线的制度思考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绵山,绵山
浅谈新形势下煤炭企业政工干部的休养
煤炭企业开发成本构成
绵山一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