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诊眼科的青年高血压病45例

2012-08-15 00:42李媛媛陈建卓
东南国防医药 2012年1期
关键词:高血压病眼部眼科

李媛媛,陈建卓,王 润,王 波,赵 莲

(本文编辑:黄攸生)

高血压是目前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的疾病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年龄划分的最新标准,<45岁者为青年。本文对首诊眼科经心血管内科确诊青年高血压病的45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9年7月至2011年2月首诊眼科经心血管内科确诊为青年高血压病45例(50眼)。男26例29眼,女19例21眼;年龄18~44岁。职业:农民19例,工人17例,干部4例,个体户5例。眼部症状出现至就诊时间为3 h~3月。就诊时主要症状为视力下降。均无头晕、头痛、心悸、失眠及耳鸣等,否认高血压病史。

1.2 方法 对患者进行必要的眼科检查:①视力、验光、眼压;②裂隙灯显微镜下眼前节检查、0.5%复方托吡卡胺眼液散瞳后间接检眼镜眼底检查;③眼位、眼球运动;④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视野检查等。排除眼外伤及其他全身疾病引起的眼部疾病,给予血压测定。测定方法:在安静的房间里,患者休息15 min后,由专人采用标准台式水银柱血压计测量卧位右上臂血压,间隔2 min测量1次,测量3次取平均值。血压超出正常值者请心血管内科进一步确诊。

2 结果

2.1 眼部症状 轻微视物模糊伴局限性视野缺损者6眼;渐进性视力下降者10眼;无痛性视力急剧下降者23眼;视力急剧下降伴眼痛者11眼。

2.2 眼部检查 45例眼前节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主要表现为眼底的改变。眼底表现:视盘色淡,边界模糊,网膜血管线细状,后极部网膜灰白、混浊、水肿,黄斑区呈樱桃红色改变者16例18眼;视乳头部分或全部水肿(一般视乳头突起1~3 D),颜色淡者9例11眼;视乳头无水肿但色泽淡者1例2眼;视盘明显水肿、边界不清,后极部视网膜多呈弥漫性出血,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部分隐没在视网膜出血中,但出血未进入视网膜前或玻璃体者5例5眼;三角形分布的静脉扩张、充血、迂曲,视网膜出血、水肿、渗出者(三角形的尖端指示阻塞部位)14例14眼。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视网膜中央动脉不充盈或充盈迟缓,动脉血管内荧光血流变细且不均匀,动静脉循环时间延长者16例18眼;臂-视网膜循环时间静脉期明显延长,视网膜血管存在不同程度的管壁着染、荧光素渗漏,但周边视网膜未出现毛细血管无灌注区者5例5眼;静脉充盈时间延长、迂曲,阻塞区域性或局限性边界清晰的出血遮蔽荧光,断层扫描出血隆起度不超过1个视乳头直径者14例14眼,其中12眼存在小片无灌注区低荧光,后期像可见遮蔽荧光区边缘不规则的强荧光斑,2眼同时检出边界不清新生血管性高荧光,未见玻璃体积血,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发生;造影早期视盘呈部分或大部分低荧光,晚期呈高荧光,且边缘不清者9例11眼;造影早期视盘部分呈低荧光,晚期相应部位呈边缘清楚的高荧光者1例2眼。本组13眼视野检查均表现为特征性与生理盲点相连的象限性缺损,其中下方视野缺损者7眼。余37眼无此特征性的视野改变。

2.3 眼科诊断 45例50眼对应的眼病:视网膜动脉阻塞16例18眼,视网膜静脉阻塞19例19眼,缺血性视神经病变10例13眼。

2.4 高血压病诊断 采用国际上统一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 mmHg诊断为高血压;收缩压140~159 mmHg或舒张压90~99 mmHg诊断为高血压Ⅰ级,收缩压160~179 mmHg或舒张压100~109 mmHg诊断为高血压Ⅱ级,收缩压≥180 mmHg或舒张压≥110 mmHg诊断为高血压Ⅲ级。45例均经心血管内科会诊后确诊,其中高血压Ⅰ级者5例,高血压Ⅱ级者23例,高血压Ⅲ级者17例。

3 讨论

3.1 高血压,眼底“先知先觉” 动脉压升高,是高血压病主要的病理生理变化和临床表现。全身小动脉狭窄,又是高血压病动脉压升高的基本因素。视网膜中央动脉为全身唯一能在活体上直接观察到的小动脉。因此,在高血压病诊治过程中,眼底情况常能反映机体心、肾、脑等脏器的受害程度,对高血压的诊断及预后有着重要意义[1]。

3.2 高血压眼底改变的分类 Ⅰ级:视网膜动脉痉挛或合并轻度硬化。此改变主要发生于第二分支及以下的分支;Ⅱ级:视网膜动脉硬化程度比Ⅰ级明显,动静脉交叉处可见到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铜丝、银丝、交叉压迫),动脉管径狭窄而不均匀;Ⅲ级:除视网膜动脉狭窄与硬化外,尚有视网膜水肿、棉绒状斑、硬性白斑、出血斑等;Ⅳ级:除Ⅲ级改变外,并有视乳头水肿[2-3]。

3.3 青年人谨防无症状高血压 近年来,高血压患者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有许多高血压患者在疾病早期没有任何症状,但心脏和血管要承受很大的压力,逐渐造成血管壁增厚,出现并发症。如果高血压诊断治疗不及时,患者心脑血管病就容易发生,并易伤及靶器官,影响生活质量[4]。临床上,高血压病的眼部并发症非常多见,除直接导致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外,还是发生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动脉阻塞、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等眼部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5-7]。本组患者均为青年人,无典型的高血压病症状,对高血压病缺乏认识,而因眼部症状首诊于眼科,由眼科医师发现,后经心血管内科确诊为青年高血压病。临床医师应加强对青年高血压病的识别和重视,开展高血压的普及教育,定期普查,眼科医师应担负起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青年高血压病及高血压病眼部并发症的责任和义务,并建立与心血管内科医师之间的良好沟通合作[8]。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改善不良生活行为,必要时使用降压药物,积极降糖、降脂、降胆固醇,预防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

[1]徐冬娥,李 冰.35岁以上首诊人群高血压情况的调查[J].东南国防医药,2008,10(4):285-286.

[2]张红艳,陈育民,贾丽霞,等.高血压视网膜病变与血压和血小板参数的关系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7):1388-1389.

[3]李 荣.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08,35(16):74.

[4]董火林.106例青年高血压病的临床分析[J].中原医刊,2005,32(22):15-16.

[5]高 颖,韦企平.高血压相关眼病[J].国际眼科杂志,2008,8(7):1454-1457.

[6]王圣祥,丁 波.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与高血脂症的关系[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30):4749-4750.

[7]黄 萍,方 华,李德奎,等.视网膜静脉阻塞及合并症患者血液流变性变化分析[J].微循环学杂志,2006,16(1):50-51.

[8]贾俊严.36例青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特点分析[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11,24(1):23-24.

猜你喜欢
高血压病眼部眼科
眼科诊所、眼科门诊、视光中心的区别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基于“脾为生痰之源”探讨高血压病痰瘀互结证
为什么要做眼部检查
戴眼罩有助消除眼部疲劳
如何消除用电脑后的眼部疲劳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