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浸润下的工业文学的审美---对电视剧《钢铁年代》的地域文化视角分析

2012-08-15 00:42张祖立邢艳薇
关键词:山东人寿山麦草

张祖立,邢艳薇

(大连大学 人文学部,辽宁 大连 116622)

电视连续剧《钢铁年代》是高满堂继《闯关东》之后编写的又一部力作.这部作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题材文学创作的某些不足.对这部作品的成功,人们可以从许多方面进行分析阐释.从地域文化或传统文化视角看,该作品糅进了许多齐鲁文化的元素,将故事和人物置于浓郁的地域文化氛围,夯实了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的表现基础,凸显了作品的艺术特色.工业题材文学和艺术创作多年来经常处于难获人们认可的尴尬境地,《钢铁年代》在这一方面的探索,无疑具有一定的意义.

中国在春秋战国文化模式形成时期,形成了齐、楚、秦、晋这样一些地域性文化区域,这些地域性文化区域长久地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儒家出自秉承周代礼乐文化传统的鲁国,讲先秦诸子,齐鲁又是个中心地.源于齐鲁大地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国历史和文学都有广泛深刻的影响.由于地域上的"优势"和文化传承方式等原因,"山东人""天然"地承袭着儒家文化精神,在好多文学文本中成为儒家文化精神的形象代表,如《水浒传》《林海雪原》《铁道游记队》《红高粱》等.地域文化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地域文学的发展,是中国文学发展多样化的一种不可忽视的因素.《钢铁年代》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来看,是一部独具地域文化特色,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风格的作品.作为"闯关东"后代、文化寻根意识极强的高满堂,在选取山东人为核心人物的创作中,势必受儒家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影响,他在塑造人物时势必体现儒家的人格理想.从传统叙事学角度看,《钢铁年代》无非是以新中国成立初期鞍钢的建设和发展为时代背景,以尚铁龙、杨寿山和麦草三个人之间复杂又感人至深的感情为线索,讲述那个年代里发生在三个人以及下一代人之间的爱恨情仇,再现了在那个特殊年代里,共和国人们的真实难忘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单从地域文化视角,就能看出它与以往我们曾经看到的许多工业题材的文学作品不同.《钢铁年代》中的人物不再是社会和政治等行为的简单的标签或符号,他们身上的确烙印和折射着时代精神,但同时每个人都有着鲜明深厚的人格魅力和人性力量.我们分明看出正是在儒学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下,他们能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面对一切,能够充分表现出已有的独特精神和勇气、胸怀.《钢铁年代》中的人物身上鲜明地折射着齐鲁文化的一些精神.

一、厚重的道义感

孔子思想博大精深,其全部思想灵魂是"仁"的学说."仁",基本的含义是"爱人",强调的是待人的态度和准则,"由爱亲人而次第展开,达至泛爱民众……仁的推展方法是忠和恕:尽己之心是忠,推己及人是恕"[1].在儒学一直作为主流文化的山东,其中的一些代表人物,其品格、心理特征以及思维方式都或隐或显地表现出"仁"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人物的重情重义的道义感.

"山东连"连长尚铁龙是一个典型的"山东大汉",他演绎出一个大义大勇、坚强务实、豁达开朗的人生.在他身上首先突出体现的是重情重义的品格,我们看到,在激情燃烧的钢铁年代,这一品格始终得到充分的发挥.得知麦草嫁给自己的死对头杨寿山之后,他经过痛苦的挣扎,决定成全他们,并一直用自己的方式来默默地关心着麦草.当他知道杨寿山对麦草和儿子的关心及冒死相救金虎的事情后,又经过接触了解,逐渐改变了对杨寿山的态度.在杨寿山感到绝望要弃离世界的时候,他及时相救,并以自己的方式影响启发杨寿山学会坚强与生存.工厂因困难而压缩编制,麦草被下放到农村的时候,他积极争取说服厂里将麦草留下.在麦草病重无钱医治的情况下,他和杨寿山两个人冒险在市场非法倒卖粮票筹钱.在三年严重自然灾害时期,尚铁龙苦中作乐的精神一直令人鼓舞.在除夕夜里,他和杨寿山两个人一瓶酒、一个咸鸭蛋就能把年过得不亦乐乎.在儿子金虎服刑期间,他没有把过多的哀愁显露在脸上,对儿子是以一种愧疚的姿态来教导,从不把困难当做问题,处处体现出美好的情愫和不屈不挠的人性美.尚铁龙的道义感还集中地体现在他对待剧中另一重要人物铃木加代的态度上.虽然他喜欢这个作为自己属下的聪明上进的日本女人,但他并没有产生娶她的明确意向,但在麦草、赵金凤和铃木加代三个女人设计的"既成事实"的"圈套"下,他经过长时间思考,作出为加代负责并娶她的决定.厚重的道义感使这个人物形象壮美大气,令人钦佩.

麦草在这部作品里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女性形象,勤劳善良,流露出一个传统女性的本色特征.她豁达的个性和美丽的心灵在为两个略显"小气"的男人斡旋调节中不断地自然流露,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她是他们两个男人的"磨盘芯子".作为妻子,她有传统女性的贤良美德,但是在老天的捉弄下,苦于斡旋在两个有情有义的男人中间,自己背负了沉重的道义十字架,小心翼翼地保护着两个有个性而又彼此不让的男人.她曾对尚铁龙这样解释自己与杨寿山的结合和态度:"人得讲良心,不能忘事,我现在要是抬脚进了你的屋,我这心里过不去."她理解男人们的苦衷,看懂了男人对自己的尊重和他们彼此的尊重,她也处处默默无私地奉献着,长期隐忍和委屈自己.对待两个男人,如母亲般豁达勇于奉献,真可谓"柔情铁娘子".她以她的大义和坦然,赢得了两个丈夫的尊重和无言的守护.麦草大仁大义、厚德载物、宽以待人、道义感深重的各种举动,升华了齐鲁文化的内涵"仁义礼智信".麦草对家庭、对两个丈夫甚至对工厂的责任心、使命感,让人对这个柔弱的女性形象深感钦佩.

这两个典型的山东人具备相同的素质,在任何事情上都不抱怨,默默承受,尊奉着自己的人生信条,以宽大的胸怀接纳现实,深入人心的形象塑造获得了观众一致的认同和称赞.

作为剧中两个最重要的人物,杨寿山和尚铁龙在多次较量和"争斗"中,彼此人格和精神思想相互碰撞、相互吸引、不断升华,突出了作品的强大思想内涵.杨寿山虽然不是山东人,但其爷爷曾在山东做过买卖,应该说也受过齐鲁文化的影响.在与尚铁龙的"争斗"中,他被尚铁龙身上所凝聚的齐鲁文化精神所折服,也将自己的人格魅力展示给尚铁龙,影响并丰富了尚铁龙的精神与人格.

二、无畏的敢闯敢干精神

儒家文化是"入世"文化,强调社会成员关心社稷民生,不论"穷""达"都要济世.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特殊原因,齐鲁也是农民起义多发地带,具有造反的精神传统.20世纪20年代,中国曾发生过很有影响的"闯关东"这一大批人口迁移的移民高潮.大批的山东人背井离乡,辛苦辗转,途经各种艰险,创造了历史上的移民壮举.这无疑也给"闯关东"者及山东人的文化心理造成重要影响,成为山东人无法抹去的文化记忆和集体意识,也积淀为山东人的文化精神元素之一."闯关东"意味着义无反顾的舍弃,意味着面对一切困难甚至死亡的坦然,意味着挑战一切战胜一切的自信.文化和历史的多种因素,造就了山东人敢闯敢干的无畏精神.《钢铁年代》本是表现和平时期的故事,却在开头用了相当的工夫设计展现了"山东连"攻打鞍钢的场面,渲染了一种强大的气场.在后来的叙述中,也几次以"山东连"来连接故事,这很容易使人联想起山东人突出的勇闯天下的无畏精神.《钢铁年代》虽然是以共和国成立后鞍钢工人的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的作品,但是主人公尚铁龙、麦草以及他们的下一代尚金虎都是地道的山东人,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都具有山东人的冒险精神.

尚铁龙称得上是勇于挑战、勇于超越、善打硬仗的斗士.作品开头曾几次展现其在战场上不畏惧敌人的子弹,勇猛冲锋;进鞍钢后作为分厂长,刻苦探索,克服一次又一次的难关,解决了不少技术难题;在同苏联炼钢专家进行的炼钢比赛中,不畏惧、不气馁,用一腔热情取得可喜的成绩.在苏联突然撤走所有技术专家的情况下,他们克服了没有权威业务指导的困难,咬紧牙关,毅然挑起了继续发展祖国钢铁工业的重任.鞍钢承担研制一种特殊钢材任务时,尚铁龙和杨寿山都参与其中,历经一次次的失败和不断的试验,终于完成艰巨任务,为共和国的发展作出贡献.他们在逆境中不向困难低头及生命力顽强的精神气节,让观众为之动容和深感震撼.

麦草作为女人,丝毫不逊色于山东的爷们.在接到丈夫尚铁龙的阵亡通知书以后,一人领着孩子,长途跋涉来到东北.寻夫未果之后,毅然决定留在鞍山,成为新一代的"闯关东"者.剧中有一个细节,麦草为了能留在鞍钢,只身跳入大海连扎几个猛子帮助寻找打捞机器,将山东人的闯字当头、勇敢顽强的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为开好吊车,她克服恐高心理,利用夜间休息时段向杨寿山学习,表现了执著、不服输的性格.在国家困难、工厂裁员的情况下,她拒绝了尚铁龙的帮助,毅然离开工厂,只身来到农村,开始极其艰难的生活.在回城看望工厂时,为保护工人兄弟,毅然决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谱写了新一代"闯关东"者的壮丽篇章.

尚铁龙的儿子金虎和杨寿山的女儿杨门儿,在他们的爱情遭到两家人的反对后,结伴跑往北大荒,进入黑龙江开垦建设兵团.在回家的日子里,为了不给父亲们添麻烦,又一次"逃"出家门,欲过自食其力的生活.为了争取属于自己的自由和幸福,他们一次又一次进行抗争.他们的骨子里,流淌着山东人善于"闯"的血脉."闯"给山东人带来顽强不息的生命力.在北大荒开垦的兵团里,团长魏得牛是长征里走出来的战士.性格倔强的金虎在老团长身体力行的教育下不断克服困难,最终成长为一个勇于担当责任的青年.金虎和杨门儿"闯"得何其艰难,又"闯"得那么坦然,那么无怨无悔,正是在这"闯"的过程中,他们完成了人生的重要成长阶段,完成了对自己的塑造.

"闯关东精神"蕴涵着积极的价值取向,是一种有待释放的文化张力,也是儒家"入世"文化的具体显现.

三、浓浓的亲情与和谐意识

中国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重视亲族之间及社会群体之间的和睦和谐.儒家以这种文化观念为本,提出了"天人合一"的重大命题.相对于道家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格外看重,儒家更加在乎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孔子提出的"克己复礼为仁"的思想中,对人的自身以及与他人相处的哲学观,是推及他人、推及社会,追求人与人的相亲相爱,"天下归仁"."五四"以来,儒家等传统文化思想受到批判和冲击,但已通过一种文化模式隐藏在社会各个角落和人们心中的文化具有超稳定性的特点,它会在社会的各种冲击下,不时以它特有的方式悄悄地回应着外来的挤压和影响,表示着它的存在.《钢铁年代》所描写、所展现的有充满激情的岁月,也有令人忐忑的政治斗争氛围,甚至是政治斗争开始逐渐弥漫社会各个领域的背景.作品中的故事是在一个很广阔的空间展开的,从山东半岛到辽宁大地,再到北大荒,从战场到工厂,从渔村到山村,从农村到城市,从车间到市井,再到家属宿舍,故事得到充分的叙述,处处流溢着动人的感情,也衬托出作品的"史诗"品格.总体看,故事主要集中展现在工厂车间和幸福大院两个空间.如果说展现在车间的故事与常见的工业题材作品没有太大的区别,幸福大院则是一个占据很大比重的事件发生的场所.尚铁龙和杨寿山之间起初怨恨不断,后来在不断的相处中逐渐化解,进而增进了深厚的友谊,成为知己,彼此信任和理解.三个主人公,各怀大爱,彼此关系升华后具有一种令人叹服的和谐美感.边立明与苏联青年谢廖沙同时追求沈云霞,不断较量,不断痛苦着,展现出单纯可爱的一面.在艰难岁月,在遥远陌生的东北,边立明这对南方夫妇,经受着种种磨炼,共同体味着创造家庭幸福的一点一滴.另一"模范丈夫"姜德久绞尽脑汁让残疾的妻子劳模赵金凤快乐,体贴入微地照顾她的生活.刚毅的男子汉尚铁龙疾恶如仇,却与富有个性的日本女子铃木加代产生了真挚的情感,演绎了令人叹息的爱情故事.幸福大院,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贯穿全剧始终的事情发生的地点,是人和人之间相处本质意义上的和谐的依托.大院的人同甘共苦,一起打扫卫生,一起为加代结婚帮忙,一起为尚铁龙参加与苏联同行的炼钢比赛摆宴壮行……处处弥漫着浓浓、融融的亲情.在幸福大院外,黑龙江北大荒垦荒团的老团长魏得牛赶着马车,饿着肚子,奔波千里给鞍刚工人兄弟送来粮食;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尚铁龙以学习改造的名义偷偷将挨着饿的专家们集中起来,拿出搞来的珍贵粮食犒劳他们.工友之间、战友之间、邻居之间、夫妻之间乃至于异国友人之间的融洽相处,成为人间的一种美好境界,体现了一种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结 语

《钢铁年代》表现出的清晰的地域文化的特点和取向,固然有其原因.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建设鞍钢,政府广泛招收工人,同时又从全国各地调来大量专家和技术人才,不同地区的人必然负载不同的文化,表现不同的文化特点.以鞍钢或幸福大院为例,所有成员来自不同地域,有"本土人"杨寿山,有山东人尚铁龙、麦草,有上海青年边立明,有杭州姑娘沈云霞……甚至有来自域外的日本技术人员铃木加代,有苏联专家谢廖沙和劳动模范基里扬诺夫,这为作品表现某种地域性品格客观上准备了条件.但更主要的是作者具有的强烈而自觉的"寻根"意识起了作用.而且,在尊崇国家立场和民族利益,在崇尚英雄主义的共和国初期,似乎源自齐鲁的儒家文化更易与当时社会的主流政治文化和时代精神契合起来.回顾总结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以后长期以来的工业题材的文艺创作,能够找出许多经验教训,其中,地域文化意识的缺失很值得深思.

[1]王瑾瑾.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65.

猜你喜欢
山东人寿山麦草
小麦-中间偃麦草2A/6St代换系014-459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不灭的初心(节选)
浅述刘寿山验方接骨紫金丹辅助治疗骨质疏松合并Colles骨折经验
《山东人的云南血脉》开启移民文化研究新话题
一根麦草
刘爱珠 情注寿山石雕
Music education in the UK: Theory and Practice
闪烁
麦草畏距离大宗除草剂还有多远
论齐鲁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