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配合手法治疗颈椎病860例及其治疗机理探讨

2012-08-15 00:44朱宏伟李明
当代医学 2012年25期
关键词:针刀椎间盘矫正

朱宏伟 李明

针刀配合手法治疗颈椎病860例及其治疗机理探讨

朱宏伟 李明

目的 观察针刀和手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并对颈椎病的病因和治疗机理进行探讨。方法 先进行针刀松解,术后实施手法矫正治疗。结果 对860例进行观察,结果显示优650例,占75.6%;良165例,占19.2%;可30例,占3.5%;差15例,占1.7%。优良率94.8%。结论 针刀松解与手法矫正互补,可提高优良率。运用针刀闭合性手术结合手法复位治疗颈椎病,能够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颈椎病;针刀;闭合性手术;手法矫正;机理

近20年来颈椎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发病年龄也逐年下降,其对人类的危害亦越来越广。虽然治疗方法较多,但单一的疗法效果并不理想。如何结合患者具体情况,从多种方法中选取最佳的方法非常重要。笔者结合十余年来的临床实践,采用针刀闭合性手术后结合手法矫正治疗颈椎病860例,获得颇佳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860例,男330例,女530例,年龄18~83岁,病程2个月~30年。均为内蒙古包钢三医院门诊患者。

1.2 治疗方法

1.2.1 针刀闭合性手术 患者俯卧坐位,胸下垫薄枕,前额下垂于床面上,使颈椎后凸,在枕部、颈部及肩部肌肉起止点处用龙胆紫标记,用碘伏消毒皮肤,以0.5%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部麻醉。用I型4号针刀,刀口线与肌肉及韧带走行方向平行,根据患者情况决定针刀进入深度,每点采用不同方向进针刀,主要松解粘连的肌腱和韧带,同时进行了筋膜减压,当患者感觉较强烈时拔出针刀,不必压迫刀口,待刀口处无血液流出时以无菌敷料敷贴并用胶布固定。颈型颈椎病选取棘突及棘突旁、斜方肌、菱形肌压痛点;椎动脉型颈椎病进针点在颈部正中线上,枕骨下方或第一颈椎横突[1]。每次可选4~5个治疗点,3~10日一次,3次1疗程。

1.2.2 手法矫正 以颈椎左侧横突向后为例,医生右手为稳定手,左手为矫正手,左手食指第一指关节桡侧面或左手食指第二指关节桡侧面为接触点,患者仰卧位,医生位于患者头顶上方,矫正手的接触点在颈椎的横突后,稳定手扶住患者的右侧耳后枕骨,将头慢慢抬起前屈,颈后的肌肉也慢慢拉紧,当拉紧的感觉达到食指时停止前屈,接触手用食指缓缓用力向右侧推,与稳定手形成相对的力,使颈椎形成向左的侧弯,当接触手的食指感觉到阻力时,侧弯停止,然后将患者的头向右旋转到极限,完成关节的锁定,最后向矫正手(左手)大拇指的方向发力,听到响声,完成。

1.3 疗效评价 根据患者以下症状和体征的变化:(1)疼痛(头、颈、肩、背、三叉神经走行处);(2)头晕、胸闷、失眠、抑郁;(3)一侧肢体麻木;(4)出现病理反射。

疗效评价标准为:优:上述症状和体征消失九成以上,无病理体征。良:有一项症状无改善或无明显改善,其他症状及体征均消失,病理反射减弱者。可:六至九成症状和体征消失或明显改善,但病理反射尚存在。差:各项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

2 结果

随访6个月~3年,结果显示:优:650例,占75.6%。良165例,占19.2%。可30例,占3.5%。差15例,占1.7%。优良率94.8%。脊髓型或伴随抑郁症的患者效果较差。

3 讨论

3.1 对颈椎病病程及机理的认识 颈椎病分为四大类型,但不同的患者临床表现纷繁复杂,多数以一种类型为主。由于颈椎关节退变及颈椎间盘突出引起颈椎失稳和软组织损伤,继而刺激神经根、硬膜囊、交感神经、周围神经和脊髓,引起头、颈、肩、背、肢体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和体征。颈椎间盘、椎间韧带、钩椎关节等由于长期劳损,可造成其功能减退,久之可使椎体产生旋转移位、左右侧偏及前后错位。这种颈椎的半脱位改变可使颈椎曲度变直,钩椎关节及关节突关节受力增加,导致此二种关节增生,继发周围软组织痉挛。颈椎的椎间盘和两个关节突关节是颈椎运动功能单位重要的组成部分。椎间盘的形状使颈椎总曲度增加。随着椎间盘的退变,相应颈椎曲度变浅,两个关节突关节的压力随之增加,导致关节突关节增生。由于组织的退变,周围的韧带和肌肉的松弛,椎间关节极易发生移位。椎间盘突出引起的颈椎钩椎关节增生,不仅使椎间孔变窄而且使椎管的形态和大小发生改变,并使椎间孔内神经根受压产生水肿、炎性改变产生神经根刺激症状。颈椎间盘向后突出、椎体后缘增生、黄韧带肥厚等使椎管内容积减小,脊髓和动脉受压。颈椎曲度的改变最早地反映了神经根、脊髓、交感神经等受压后的代偿改变。颈椎椎体排列和软组织结构非常复杂,颈椎韧带和肌肉的病变是颈椎病发病的先决条件。外伤、长期受凉、不良姿势、劳损等都可使其损伤。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较快,人们各方面压力较大,颈椎病伴随抑郁症的患者逐年增多,此类患者尚须结合相应的心理治疗。应用针刀闭合性手术和手法矫正的主要作用就是解决颈部软组织的痉挛、粘连、硬化等病理变化。

3.2 针刀闭合性手术结合手法矫正治疗颈椎病的机理探讨针刀可以松解关节囊及粘连、痉挛、硬化的软组织。颈枕部各肌肉由于外伤、劳损等原因往往产生肌腱的硬化[2]。针刀松解寰枕筋膜、头夹肌、颈夹肌、斜方肌可解除枕大神经、枕小神经、耳大神经等受压产生的头痛。针刀松解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横突间韧带后大幅度降低了韧带对关节的拉力,再手法矫正错位的椎间关节,使关节复位变得容易。针刀松解关节及韧带的过程中同时减轻了肌筋膜的张力,扩张了局部小血管,使血液循环改善;另一方面刺激周围神经,使血液、淋巴液循环加快,代谢产物尽快排出。手法矫正可以解除关节的半脱位,使关节恢复正常的位置关系。

综上所述,针刀闭合性手术和手法矫正结合可扬长避短,针刀可将病灶部位软组织内的粘连、痉挛和硬化进行松解,恢复颈椎周围软组织的动态平衡,在此基础上行颈椎手法矫正,使半脱位的关节复位。从而迅速恢复颈椎生物力学平衡,解除对颈神经的压迫或刺激而达到满意的疗效[3]。

[1] 任月林,任旭飞.实用针刀医学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

[2] 冻军亭,李玉杰.牵引及小针刀治疗颈颈椎病102例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10):150.

[3] 朱汉章.针刀医学原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4-118.

10.3969/j.issn.1009-4393.2012.25.109

014010 内蒙古包钢三医院骨科(朱宏伟 李明)

猜你喜欢
针刀椎间盘矫正
针刀疗法治疗屈拇指肌腱鞘炎验案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委会举行成立大会并举办全国针刀治疗冻结肩专题培训班
ProDisc-C人工颈椎间盘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后纤维环T2弛豫时间与腰椎间盘突出的相关性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矫正牙齿,不只是为了美
矫正牙齿,现在开始也不迟
改良横切法内眦赘皮矫正联合重睑术
针刀针刺治疗合并颈部症状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