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辨证的观点看“等效翻译”

2012-08-15 00:45张爱容
关键词:接受者奈达译者

张爱容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205)

用辨证的观点看“等效翻译”

张爱容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205)

虽然许多翻译者对等效理论颇有争议,认为其理论结构还有一些难以自圆其说之处,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这一理论。“等效翻译”对翻译理论研究和翻译实践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而,应当用辨证的观点去看待“等效翻译”,在翻译时尽量与“等效”靠拢。

等效翻译;读者反应;实用性;局限性

国内外许多翻译理论者和研究者对“翻译”下过定义。英国当代翻译家尤金·奈达的定义是:“翻译是指从语意到文体上在译语中用最贴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的信息。”[1]我国杰出翻译学家金堤认为“翻译是一种信息传递的方式,把一个原来用甲语言表达的信息用乙语言表达,使不懂甲语言的人也获得同样的信息”。因此,翻译对接受者(听众或读者)的效果,应该与原文接受者的效果基本相同,这是由翻译的根本性质所决定的要求。[2]24这两位翻译家的定义中“对等语”与“效果基本相同”都涉及到翻译中的“等效原则”(principle of equivalence)问题。

“等效”翻译理论主要关心的是信息应该等量传递,译文读者应该获得与原文读者等量信息,使“译语接受者和译语信息之间的关系与源语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3]159即达到功能对等。

奈达的“等效”理论刚传入中国时,很受崇拜。可是,20世纪90年代初,翻译界对奈达翻译理论开始质疑,杨晓荣的“言必称奈达理论之缺陷”与刘小刚的“既然等效是相对的,那不等效却是绝对的”等观点基本上是全盘否定奈达及其“等效”理论。[4,5]

本文将客观地讨论“等效”理论的本质和在实践中的作用,指出其局限性,客观地辩证地分析等效理论,以期为中国翻译理论的研究尽绵薄之力。

一、等效理论的本质及相关内容

奈达在“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中提出“动态对等”时强调“在这种翻译(动态翻译)中,不必担心接受者语言信息是否与原语语言一致,它们之间是动态关系”。[3]118在翻译过程中,奈达主要关注的是原文信息能否等量传递,只有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等量信息,才能使“译语接受者和译语信息之间的关系与源语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即达到功能对等。

1969年在“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中,奈达对“动态对等”作了进一步阐述,“在动态对等翻译中,我们要求译文读者对译文所做出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所做的反应基本一致”。[1]奈达的动态对等或功能对等理论实质是以读者反应为中心的等效理论。在他的著作中一再强调,对等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一)等效论的基本概念

1.接受者概念(Receptor)

过去的翻译界大都认为,“翻译”是在两种不同语言之间进行的互相转换的以传达意义为目的的语言、文字行为,即从原文进入译文的一个过程,成型的译文是翻译的终端产品,即翻译的过程应该止于译文。

而按照等效论的观点,译文必须被读者接受,翻译过程才算完成,接受者是信息传递的终点。按照等效理论,真正的翻译就应该充分体现作者的意图,即使译文能全面而且细致地反映原文,如果读者无法体会或理解,那实际上“虽译犹不译也”。

等效论要求翻译者充分考虑对接受者的效果,当然任何译者不可能熟悉全体接受者的每一个人,而是对群体的历史背景、文化特征、语言习惯等共性的大致了解。译者一方面要非常熟悉原文语言和文化,另一方面又必须对译文读者心中有数,排除原语言干扰,创造出对译文读者能产生同样效果的译文。

2.效果概念(Effect)

等效论中的“效果”指的是信息对接受者的作用即接受者的感受,包括:主要精神、意境气氛、具体事实等几大要素。这其实反映了等效翻译所追求的目标:译文与原文虽然在形式上很不相同甚至完全相同,但是译文读者能和原文读者同样顺利地获得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信息,这叫做等效或基本等效。[2]40

3.对等概念(Equivalence)

等效论中“对等”不涉及译者的态度,也不是机械的综合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方面的对等,而是从语言角度研究对等,重点放在音、词、句、语段等各层次上的等值关系,是译者的艺术眼光和跨文化语言素养等的综合,即翻译中需要的对等是一种综合性的关系。金堤也指出了“对等从来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等是一切严肃的翻译工作者必然追求的目标,不是这样的对等,便是那样的对等。

(二)等效翻译的基本内容

等效翻译理论所追求的目标是一个很高的目标,很难达到。要求语言形式必须改变,而内容、效果不变。但并不是目标难以实现就是没有意义。等效也非绝对等效,奈达和金堤等伟大翻译家都指出过这是相对等效。等效论中的对象也是一个相对概念。并不是要求达到完全相同的效果,而是争取达到可能范围内最接近原著对原文读者所产生的效果。翻译过程中既要做到灵活,又要达到准确、通顺和传神的目标,做到这些很不容易,但我们要做到的都是尽力朝这个目标靠近,而不是因为难于完全实现目标就不去努力。

(三)等效翻译的基本原则

等效论中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接受者,接受者是信息传递的终点。信息只有来源而没有对象,传递就无法完成。严复的“信、达、雅”原则就非常重视对接受者的效果,但没有明确提出等效概念。奈达所提出的“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或“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主要指两种关系的对等,原文对原文的接受者和译文对译文的接受者因同一信息,用两套不同的语言,接受者不同,却要产生基本相同的效果,这就是等效翻译的基本原则。

二、等效翻译在英汉互译中的实用性

“等效”是许多译者翻译的目标。等效原则在西方有很大的影响,曾被称为压倒一切的原则。在中国也引起极大的反响,金堤先生指出动态对等为直译和自由译之争提供了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当然许多译者指出等效在许多情况下是不可能的。但等效论在中英互译方面确有其实用性,即等效论对中英互译是具有帮助的。

(一)用“最切近的对等”和“顺乎自然的对等”处理译文

奈达在“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一书中提出的实现等效的途径即在语义和文体上尽量实施“最切近的对等”和“顺乎自然的对等”两个原则。由于语言及文化的差异,两种语言很难达成完全对等,但在某种程度上实现对等是可能的。有经验的翻译者在双语翻译时能找到相关规律。在有意无意之间采用最切近的对等原则,挑选最合适准确的词语来翻译。例如:

Reading makth a full man;conference a ready man;and writing an exact man.(Francis Bacon:Studies).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6]

这一译句保留了原文排比句型又准确传达了原文的意思。

奈达指出,除了最切近的对等原则外,还有另一重要原则:顺乎自然的对等原则。译文必须顺口以保持其可读性。当然做到这一点很难,因为每种语言的语法不一样,每个句子也有自己的句式和规律。当然如果在翻译过程中能清楚意识到这些差别,顺乎自然的对等就可能实现了。在翻译时,译者使译文自然上口时,必须确保原语主要文化信息不能丢失,才能使译文有其真正很好的效果。

(二)处理绝对不可译现象

除了奈达的两条原则作用外,等效论还能处理翻译时遇到的一些特殊情况,如处理绝对不可译现象。

中英语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不同的语言材料,不同的思维方式,都有一定的特殊性,因而翻译时存在一些不可译性(untranslatability)。其中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不可译性(即文化不可译性),称之为绝对不可译性(absolute untranslatability)。对一些绝对不可译现象,我们可以采用等效翻译,追求“地道的原文,地道的译文”。译文力求兼顾原文内容的完整性、正确性和表达效果的传神性。如哲学巨匠钱歌川在英译茅盾的小说《动摇》时,将原文中“委员”和“桂圆”的谐音,巧妙地译成committee和common tea的谐音。就是很好的一例。[7]

三、等效翻译理论的局限性

等效论在翻译中确实起着很大作用,有时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英汉互译时许多译者就把等效看成翻译的目标,在翻译过程中自然不自然地运用等效原则,从而收到很好的翻译效果。然而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不同的语系,不同国度之间的历史背景、社会文化、民族风情、生活习俗等均有较大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透过语言的表层结构把握住其深层含义,要摆脱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理解障碍,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做到任何情况下等效是不可能的。每种理论都有其研究的局限性,等效翻译理论也不例外。

(一)“等效”不能当成是检验一切翻译的标准

等效强调信息的等量传递,认为内容第一,形式第二。这种翻译理念比较适合以传递信息为主要目的的文体的翻译,而对强调形式美的文体,显得有点力不从心,如诗歌的翻译,不注重形式,音律美就无法体现出来。[8]

等效翻译理论是建立在《圣经》翻译基础上,以传达《圣经》教义为目的的,因而它更强调读者反应,寻求等效。这对于翻译《圣经》或以传达信息为目的的广告或科普文章,是有效的方法,但却不能说所有文体的翻译都必须做到等效,等效也不能用来当成检验一切翻译优劣的标准。

(二)翻译中的变化因素使等效翻译原则大打折扣

翻译过程要求译者从对比两种不同语言民族的思维模式、文化价值观念切入,探索双语之间转换的规律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及其成果对翻译现象的解释力。语言的体验性、模糊性导致翻译过程中的可变因素很多。

在翻译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可预测的可变因素,译入信息呈现的层次性,读者作为接受者在个人修养、文化水平、社会经验等参差不齐,很难在所有层次上作出与原文读者相同的反应。即使在读者反应相同时,也可能只是形式对应,产生原因未必一致。“一般译文读者的信息接受力会大大小于原文读者的信息接受力。特别是如果原语和译语分属于不同语系和不同文化,情况更是如此”。[9]因此,要达到奈达的翻译准则“我们要求译文读者对译文所做出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所做的反应基本一致”,[1]13实在难也。

翻译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朱光潜先生说:“谈到翻译,这并不是一件易事,据我个人的经验,译一本书比自己出一本书要难得多。”翻译研究是一个开放性的伸缩性的系统,其性质、原则、方法、模式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因而我们不能期望某一理论能够罢黜百家,独步译坛。等效论也一样。我们就不能由于一些特殊情况就把它一票否决。“动态对等”或“功能对等”的提出者奈达和等效论的极力赞同者金堤一再强调等效论中的“等效”是相对等效而非绝对等效。当然这就并非象刘小刚先生所说的“既然等效是相对的,那不等效却是绝对的”。[5]如果翻译后译文与原文绝对不等效,至少不能说这是很好的翻译。

翻译要做到“等效”,这是一个很高的目标,可以说是一个难以完全实现的理想主义目标。翻译时要求我们语言形式必须改变,而内容、效果必须不变。要做到这一点,或者说尽量与“等效”靠拢,这就需译者在两种语言分别拥有灵敏而准确的感受与表达能力,即有文字艺术家的水平。

翻译能力的提高只有通过实践,别无捷径可走。若矢志于翻译,就必须把握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养成做翻译的自觉性,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另外,翻译工作者还需要有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译文摆脱原文的语法和词汇的特殊性的拘束,使译文既是纯粹的祖国语言而又忠实的传达了原文的内容和风格。[10]

[1] Nida,Eugene A.&Charles Taber 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E.J.Brill,1969:13.

[2] 金堤.等效翻译探索[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3] Nida,Eugene A.Towards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Leiden: E.J.Brill,1964.

[4] 杨晓荣.翻译理论研究的调整期[J].中国翻译,1996(6).

[5] 刘小刚.等效与不等效——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等效翻译[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8).

[6] 张培基,喻云根,李宗杰,等.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46.

[7] 赵诚.论英汉互译中的绝对不可译性[J].襄樊学院学报,2001(6).

[8] 宋志平.试论“等效翻译”及其局限性[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

[9] 谭载喜.奈达翻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18.

[10] 韩家权,柏敬译.翻译思维方法论[M].大连出版社,2003:117.

H059

A

张爱容(1976-),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接受者奈达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紫杉醇、奈达铂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翻译是科学还是艺术?
——再论奈达对翻译本质属性的认知
Flu Study
游戏、电影和接受者:跨媒介时代融合的新方式
比较培美曲塞或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尼妥珠单抗联合奈达铂和三维适形同步放化疗对鼻咽癌的疗效、安全性及对TGF-β1、S100A8和S100A9的影响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基于有限承诺审核的信息传递均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