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or品牌谁先行?

2012-08-15 00:42
茶博览 2012年9期
关键词:先行企业

品质or品牌谁先行?

编者按: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中国也已进入了品牌经济时代。大的企业要想成功都必须拥有自己的品牌,品牌不仅是一个企业的“脸面”,而且还是一个企业的生命。品牌依托于产品品质,产品品质是品牌的保障。那么在当下,中国茶叶要扬“茗”四海,品牌先行or品质先行?

商品想要占据市场,第一步自然是品质被认可,可以说品质是基本前提;但是,品牌则是一个根本方向。或者说,品质是肉体,品牌是灵魂。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品牌,并且被认可的话,它会起到监督品质的一个良好作用,所以说,品牌的重要性之一就是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品牌的背后是企业文化、经营思想、产品创新、诚信服务等综合元素的集合,引导企业加强自身文化建设,树立科学的经营理念,强化品牌意识,提升竞争档次,中国茶叶是时候从靠产品打市场走向靠品牌做大市场。这样才更有利于企业的竞争和发展。中国茶业,正因为缺失强势品牌,才出现了以品质为先导的中国名优茶群芳争翠的奇特现象,由名优茶滋生的由茶品茶名代替品牌的区域公用品牌战略,实际上是各名优茶产地实施品牌战略的无奈之举。

辩论主题

@ 微茶楼:面对中国茶企现状,品牌先行还是品质先行?第七届 #微茶楼 ##全国斗茶赛#于8月24日举行。主题:众人拾柴火焰高,敬请全国客官围观、辩论,为中国茶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出谋划策!本届大赛由浙江大学茶学系承办。

辩论结果

@ 王岳飞:#微茶楼#第七届全国斗茶赛经过正反辩手的激烈辩论和广大博友的积极参与,评委组认为:本次斗茶赛在论题的把握上,双方拿捏恰当;在论据方面,反方以先做品质赢天下的例证略显苍白;在论言上,反方言辞犀利,咄咄逼人;反方获得大多数支持!现实企业需要品牌赢天下。从斗茶赛辩论的技术角度,评委一致认为反方胜!

品牌先行观点

@ 张士康:个人观点:要扬茗四海,品牌重于品质。理由1、品质是产品的基本构成要素,而品牌是产业的引擎,是品质的价值体现;2、品牌是战略层面,品质是战术层面,战略重于战术;3、品牌的构建需要更多的外源性资源,品质保障由内生资源决定。

@ 宋米和:当今做品牌再市场定位的产品多的很,我比较注重品牌服务品质,品牌和企业同步长大。

@ 苏苏:【守擂二辩】如果因为做品牌而没有坚持品质,那不叫品牌,真正的品牌一定有过硬的品质。目前我国茶叶品质不是问题,有问题的是很多人没有正确的品牌观念。

@ 苏苏:【守擂二辩】品牌本身含有品质良好的意思,要做好品牌当然要坚持品质,不坚持品质那就不叫品牌了。但是只坚持品质并不能形成品牌,品牌是一种商品综合品质的体现和代表,当人们想到某一品牌的同时,总会和时尚、文化、价值联想到一起。所以,对企业而言,要做大做强,必须先有品牌意识。

@Chenhongbo:您说的这是走的寻常路,更何况,以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已经具有了良好品质的基础,在当下,品牌先行,才会更具有成效。

@chenhongbo:品牌的概念里已含有品质的那层含义,关键是这个“度”要如何把握?品质过硬,那么请问,硬到什么程度才能做品牌呢?

@ 中国黑茶网:中国茶不缺好品质的茶,可以说已经“品质为先”了,但是那么多年来还是没做大做强?仍然不足以扬”茗“世界,那是什么原因呢?我们该是时候改变思路了,应从文创产业出发,立足于品宣,将传统的优良品质融入进去,转换下思维,变通下方式,那也许就能找对一条适合中国茶发展的道路。

@ 细腰:做品牌不是茶叶能卖到几万元一斤,也不是让你审美疲劳的产品广告满天飞,更不是随处可见的专卖店或请个大腕来秀场,茶叶品牌是需要品质的绝对保证和永远承诺。它不是一天、两天,而是经过50年、100年,再更久的积淀,深入消费者心目中的那份信赖和依赖的情感。抓好品质才会有好品牌。

@细腰:做好品质是茶企最起码的责任,做好服务是品牌提升的前提条件,文化内涵则是茶企永续发展的金钥匙。“品”是指产品、商品,更是指人品、品质。“品质”即指产品的质量,这是品牌的基石,是企业与顾客联系的桥梁与纽带。有好品质才能做出好品牌。

@ 细腰:如果把品牌比作企业的脸面,那么品质就是企业的血肉和筋骨。品牌并不是空中楼阁,它必须以产品品质为基础。没有品质,品牌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须先做产品品质,再做品牌。只有具备了做品牌的理念,将目光放得远一些,才能走得更远。

@ 龙井茶文化:【守擂一辩】有着1200多年历史的龙井茶,正是中国茶这个大品牌的代表之一。但是,在传统产区外的新昌、嵊州、绍兴等地也不乏品质不错的好茶,但是为何要冠以“浙江龙井”、“大佛龙井”、“越州龙井”来吆喝呢?道理很简单,先绑上了“龙井”,便更容易吆喝。

@ 龙井茶文化:【守擂一辩】“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便是古人对“品牌先行”的最好诠释。而目前面临的瓶颈,恰恰就是中国茶只有著名产品,但是没有意识到去打造著名品牌。如何把一个著名产品先包装成著名品牌,那才是关键。

@ 龙井茶文化:【守擂一辩】身边的很多例子告诉我们,品牌文化,往往高于其品质,可口可乐,麦当劳、KFC是公认的垃圾食品……,、在没有品质的情况下,他们依然占据着饮料业,快餐业的主导地位。

@ 水滴咖啡:【守擂二辩】中国茶业五千年发展,名茶不计其数,但是畅销世界的有几个?中国茶企几万家,为什么不敌一家立顿?归根结底是中国茶业缺少强势品牌。品牌是指消费者对产品及产品系列的认知程度。对于企业而言,品牌就是竞争力,品牌就是生命力。

@ 郑咏怀:是呀,品牌建设不够。缺乏响当当的品牌,不是因为品质不够好,而是推广力度不够 @南站茶都--茶宝贝总部:中国品质好的茶很多,分布也很广、种类也很多,但为什么就没有大品牌?

品质先行观点

@Super 星云:【攻擂三辩】单从茶叶的质量来讲,立顿的确不如我国各名茶的特极茶,但立顿的优点在于便携和品质均一,这难道不算是立顿的品质属性吗?迎合消费者的需求,难道不是追求产品品质的体现吗?所以,追求品质,满足市场需求,方能赢得市场份额!

@ 福建茶叶网:福建茶是高品质的代表,世人皆知,但受品牌意识的冲击,商家一味朝品牌看齐,却让品质的陷入僵局……

@ 福建茶叶网:没有“品”何来“牌”,品质与品牌是一种强有力的因果关系,这种品质达到一定的高度后,品牌则会是水到渠成。而企业最忌讳则是在没有品质的情况下空谈品牌,虚张声势和去造就一种虚假的品牌。茶叶品质涉及到色、香、味、形及其农残检测等因素,保证茶叶品质是一段非常艰难的道路!

@陈萍-浙大T阿莫:【攻擂二辩】两个月前我到斯里兰卡问茶。曾在杭州生活多年的斯国茶友嘱咐说:多带些三杯香!这茶名气不响亮,但做得真切,足以使人惦记。品质和品牌,贵在都有“品”,而品质对打造品牌更是一道绕不过的关。舌尖上的中国茶,品到体会到就会有选择。扬“茗”四海,行品牌前,必先行品质!

@陈萍-浙大T阿莫:【攻擂二辩】国际茶品牌全球揽金。中国需要品牌,但不能将“胜王败寇”曲解,对品质必须坚持。品质积累到一定的程度、高度,必然形成品牌,消费者心中也会进行品牌升华。海外买茶会被问:买中国茶?日本茶?印度茶?中国茶保证品质先行,扬茗四海的路上才会骄傲地写上:Tea from China!

@ 盐荒子孙 V:其实这要看从哪里开始谈,如果从创业时的小作坊开始,何来品牌?只有品质,才能把小作坊发展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才有能力创品牌,如果按这要的顺序,不用辩论,先有品质,再创品牌。

@ 福泉山茶海:但无论如何第一步还是靠品质先行,不然靠什么去树品牌赢市场。

@ 福泉山茶海:要树牌先有质,酒香不怕巷子深。品牌没响之前肯定要有过硬品质。

@ 小易:KFC在创建之初,没有这么高的科学研究,让人们知道,它是垃圾食品,由于口味独特、方便易食,流传至今。如果当时就知道它是垃圾食品,估计,没有今天的KFC了。更何况,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众多留传的品牌,都是靠把品质抓的响当当的,才有现在的局面!

品牌和品质的关系

@ 王岳飞:中国茶企先期打造品牌要靠品质超群,品牌成熟后的品牌维护可能更需要品质稳定,就是需要标准化,对否?

@ 王敬:品质和品牌的关系是辩证的,品质是基础和保证,是物质性的,品牌是品质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意识性的,品质决定品牌,品牌对品质具有提高的作用。

@ 盐荒子孙 V:酒香不怕巷子深,这个观念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品质固然重要,品牌也很重要,有知名度才有销量,才能获得可观的利润,才是企业高速发展的保证,这就是效率。

@ 张飞军:先迈好步,再快步。

@kong:品质和品牌阶段论,首创阶段品质重于品牌,品质铸就百年老店,然后有品牌百年不朽。三鹿是个成长中的品牌,品质上出了事情,品牌轰然倒掉。

猜你喜欢
先行企业
企业
企业
绿色低碳 节能先行
企业
企业
企业
健康养生“手”先行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
黔货出山 遵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