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及英语学习中的文化迁移现象述评

2012-08-15 00:51李正玉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2年1期
关键词:顺利进行西方人跨文化

李正玉

(北京农学院外语部,北京 102206)

一、引 言

在经济全球化及世界大融合的今天,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一种现实需要。要保障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不仅要掌握必要的语言知识,而且还要充分了解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语言和文化又是相互依赖,互相融合,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因此,充分了解影响跨文化交际及英语学习的因素对于顺利开展文化交流,提高语言能力都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讨论的是对跨文化交际及英语学习产生重大影响的文化迁移问题。

二、文化迁移

语言迁移(language transfer)在二语习得研究中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和语言研究的中心问题(Odlin 1989:27),而我国的二语习得主要是指英语学习。因此作为语言迁移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迁移也对跨文化交际和英语学习的顺利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据Odlin(1989:27)提出的定义,迁移是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根据这一定义,我们可以得知,文化迁移是指由目的语文化和任何已经习得的文化之间的相似处和不同之处所造成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其中前者被称为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后者被称为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正迁移对跨文化交际和英语学习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而负迁移则起到阻碍干扰其顺利进行的作用。因此,在跨文化交际和英语学习中,正确把握文化正负迁移的规律,积极利用正迁移,减少负迁移,会有效地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1.文化正迁移

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都要认识世界,而且由于对世界的认识基本统一,所以使用英语和汉语的人们的思维模式,认知方式及文化观念有很多相似之处,有助于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这就是文化正迁移。

首先体现在委婉语方面。不管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大家都忌言死。因此英汉语言中都存在着许多与“死”相关的委婉表达方式,如汉语中的“没了”、“走了”、“不在了”等;而英语中也存在pass away,to be gone,to go to another world等。而对于一位身体肥胖的女士来说,人们更愿意说她put on weight(发福了)而忌说become fat(长胖了)。

其次体现在一些词汇及表达法的字面之义及文化象征意义上。比如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狐狸(fox)都有“狡猾”之义;绿色(green)在英汉语言中都有表示自然及蓬勃的生命力的含义,同时也是两种文化中安全信号的表达颜色;紫色(purple)在英汉两种文化中都有“高贵”之义,而且都与帝王将相有关,如汉语中 的“紫禁城”、“紫气”,英语中的“be born in the purple” (生在帝王家)。

2.文化负迁移

文化负迁移是指由不同文化差异而引起的使人们在潜意识层面不仅用来指导他们自己的行为和想法,而且来评价他人的行为和想法的一种文化冲突(戴炜栋,张红玲2000)。文化负迁移往往会导致交际困难、误解甚至是仇恨,而在英语学习中,文化负迁移会影响对语言的理解及外语教学。

首先,文化负迁移体现在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问候语中。西方人碰到熟悉的人,往往会谈论天气、运动等话题;而在我国,熟悉的人之间则常常用“吃了吗?”“去哪里呀?”等表达法来问好,因此如果不了解西方人的打招呼方式,直接把汉语中的问候方式翻译成“Have you eaten yet?”或者“Where are you going?”,则会让西方人感到很困惑,甚至会觉得我们粗鲁无礼。

其次在表示感谢,回答夸赞语的表达方式方面也存在文化负迁移,下面的英语对话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错误:

Your skirt is quite beautiful.

No,it’s just so-so./No,it’s very cheap.(Thank you.)

第三,文化负迁移也体现在两种文化中对于隐私的不同理解上。在我国,人们对于隐私的概念非常模糊,通常会问一些非常隐私性的问题来表示关系密切以及热情好客之义,如“小伙子多大了?结婚了吗?在哪里工作呀?挣多少钱?”等。而对于西方人来说,这些都属于探问隐私,会让他们觉得非常不舒服甚至是恼怒。

第四,文化负迁移也存在于一些词汇的象征意义方面,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会对相同的语言形式产生不同的联想意义,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龙”(dragon)这个词了。“龙”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显赫地位,它不仅象征皇权、威严与神力,还象征吉祥、财富、前途和权力,象征一种蒸蒸日上的精神,凡与“龙”有关的词语无一不是褒义词,如:龙凤呈祥,望子成龙,乘龙快婿,龙马精神;而dragon在西方的象征意义与中国有关龙的传说截然不同,西方中世纪dragon是守候在地狱之门的有翼能喷火的巨大怪物,象征魔鬼与邪恶。在基督教里,龙被看作是一种不祥的动物,dragon一词基本含贬义,喻指“凶暴的人”。由此看见,“龙”与dragon虽指示意义相同,但二者所蕴涵的民族文化信息则是对立的。

综上所述,文化负迁移生活及学习中的很多方面,在跨文化言语交际中以及英语,如果不了解语体的民族文化特征,就会难免产生“文化冲突”(culture shock),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阻碍跨文化交际的顺利开展。而要减少文化负迁移,首先就要了解其产生的原因。

三、文化负迁移产生的原因

1.东西方思维方式不同

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与语言的桥梁,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造成语言差异以及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东方人偏重人文,注重伦理、道德,强调人际关系的和善、和谐;西方人偏重自然,重视创新及变化(连淑能2002)。

2.东西方价值观不同

就价值观而言,西方文化强调个人潜力的发挥、个人目标的实现以及个人利益的追求。中国文化注重群体关系的和谐和群体利益的维护(左飚2001)。

3.东西方宗教信仰不同

中国文化一直以来受儒家思想和佛教教义的影响,而西方文化中存在许多和基督教以及创世之神上帝相关的语言和文化现象。

以上几方面的差异都导致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语言层面上则表现为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或者是相同的表达方式具有完全不同的文化内涵。

四、结束语

要摆脱文化负迁移对跨文化交际以及学生学习英语的负面影响,应让学生多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及社会习俗。教师应尽量利用原版电影、电脑、网络等多媒体手段,利用文字、声音和画面,使学生熟悉英语的语言特征。而且应让学生走出课堂,参加对外交往,增强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使用语言的能力,通过感受原汁原味的英美文化来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Odlin,T.(1989).Language Transfer[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陈平(1987).释汉语中与名词性成分相关的四组概念 [J].中国语文(4)。

戴炜栋,韦理(2008).中国学习者英语冠词语义特征习得研究 [J].外语教学与研究(2)。

戴炜栋,张红玲(2000).外语交际中的文化迁移及其对外语教改的启示 [J].外语界(2)。

连淑能(2002).论中西思维方式 [J].外语与外语教学(2)。

左飚(2001).环性与线性:中西文化特性比较 [J].社会科学(12)。

猜你喜欢
顺利进行西方人跨文化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科学课,合理的材料利于课的进行
科学课,合理的材料利于课的进行
困于密室中的西方人
浅析中西方英语交际失误
浅谈西方人绘画中的东方人物形象变迁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亭台楼阁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2014级中央党校研究生班招生考试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