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养

2012-08-15 00:51许洪珍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2年1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素质

许洪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0191)

引 言

人文素质指人的内在品质,不同的人文素质会有不同的个性表现。人的性格、气质一方面取决于与生俱来的生理基因,另方面取决于后天形成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一般体现在人的语言、思维、情感、意志、仪态、文艺技能等方面,是构成人的气质、风度和人格的内在因素,是可以通过努力逐步培养和完善的(王凡2008)。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王福先 2000)。简而言之,人文素养是可以通过人文素质教育逐步培养和完善的。

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一样,都应该是大学教育所注重培养的人的素质。而一些以理工为代表的高校却存在过分强调专门人才培养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对于理工类大学而言,在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同时,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把人文素质教育贯彻到一切教育之中。作为一门最重要的基础学科,大学英语教学始终处于核心地位,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大学英语教学应充分利用教育机会,关注和探索人文素质教育途径,使学生在掌握英语的语言的过程中也能潜移默化地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为提高其人文素质创造条件。

1.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水平是当前大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对大学生加强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1995年教育部开始倡导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通过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8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此后更成立了“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并陆续在全国几十所高校设立了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引起教育界的普遍重视。

《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即,对于理工科大学生而言,在培养科学素质的同时,一定还要加强人文素养的熏陶和内化,做一个真正全面发展的人。

2.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趋势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世界进入了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一体化的时代,培养和造就大批掌握高新科技和现代科学管理知识、具有良好人文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成了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英语作为当前国际上使用最为广泛的信息载体和交流工具,其重要性越发突出。学好英语既能帮助学生了解和学习掌握国际先进的高新技术和现代的科学管理知识,同时,英语语言又是一门人文学科,是用以传播讲该语言的民族或国家的文学、地理、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媒介。威廉洪堡特认为:语言是一种世界观,是思想的化身,任何语言都包含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因此,英语学习不仅是技能性的语言学习,更是一种文化性体悟学习(转引自胡敏 2008)。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4年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包括“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在课程设置方面“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因此,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也应发挥语言作为文化载体的作用,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邓红2007)。具体而言,理工科的大学英语教育应“将人文素质教育有效地融入到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之中,使学生在掌握英语的过程中也能潜移默化地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杜庆凤 2007)。

3.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

《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来实现人文素质教育,从而使其成为有良好素质的人。所以,作为理工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师,我们应该改变以往只为提高四、六级考试的通过率而进行的单纯性听、说、读、写等语言应试技能的训练,而将英语作为一种承载着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知识的文化载体来加以利用,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能获得各方面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从而为成为有艺术修养、融汇中西文化、品质优良的高素质人才做好知识储备。为此,我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时刻把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具体而言,即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估机制四个方面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1)在教学内容上,利用教材中的文章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我们所选用的大学英语教材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新版大学英语》系列教材,包括《综合教程》,《阅读教程》和《听说教程》。里面涉及到的人文知识范围非常广泛,涵盖有关英语国家和民族的政治、经济、历史、人物、地理、科技、文学、艺术、宗教、习俗、教育、价值观等方方面面的内容。《综合教程》共有八个单元,每一单元设一个主题,有AB两篇文章,而与之配套的《阅读教程》内同一主题的还有三篇文章。五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反应同一主题,人文信息非常丰富,是借以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理想教材。如第一册第一单元是有关“成长”(Growing Up)的主题,通过研读文章和讨论,学生们懂得人的成长过程不仅包括对周围事物的认知,还包括对自身的认知,并且在这一成长过程中会伴有眼泪和艰辛。第二单元是有关 “友谊”(Friendship)的主题,它揭示人人都向往友谊,友谊是我们幸福的源泉,但友谊不能想当然,它需要及时表达,特别是以实际行动来表达。通过学习这一单元的文章,学生们懂得了友谊的珍贵、表达友谊的方法以及及时表达的重要性。

(2)在教学方法上,利用课堂和课外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在课堂上主要学习《综合教程》里的课文。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完成“任务”和“互动”中学习知识、提高素质。具体做法是:在开学的第一次课上,每个学生都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点,领到各种学习“任务”,包括介绍课文的背景知识、总结内容摘要、抒发感想和发表评论等。汇报人要事先利用网络等资源查资料,读文献,完成好自己的任务,为在课堂上做陈述汇报做好准备。在课堂上每个人展示汇报之后都有“互动式”讨论和答疑环节,其他学生会提出自己的问题或不同理解与汇报人进行讨论交流,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我也会参与讨论,做适当的提示和引导,加深了学生们对主题的进一步理解,加强了对课文所反映的人文思想的把握和体会,使学生们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人文素质也获得提升,并培养了学生参与意识和发散性思维能力。除了学习和讨论《综合教程》里的课文内容之外,还注意培养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留阅读作业的方式让学生自学《阅读教程》中同一主题的文章,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加强对同一主题思想的全面理解和把握,开拓思路,拓展人文知识,从而逐渐提高学生们的人文素养。

(3)在教学手段方面,采用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多样化的大学英语教学。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将要讲的内容包括重点词汇、语法、篇章理解以及文化背景知识介绍等,做成融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为一体的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地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们加深理解语言现象和主题思想。通过这种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语言、感受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从而达到的理想的人文教育效果。

(4)建立科学合理的测试评估体系,保证素质教育真正获得成效。

改变传统的教育评价方法,采取将过程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结合起来的评估方式。评估的内容除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以外,还包括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品德纪律、学习态度等的考察。评价的方式也采取多层次和多种形式来进行,如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评价采用客观测试、作文、口试等方式;对学生其他素质的评价采用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形结合的方式等。

结束语

总之,大学英语教学的方方面面都渗透着素质教育,只要我们具备素质教育的思想意识,找到切实有效的方法,并在教学中注意加以贯彻落实,就一定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知识,并逐渐使之内化为其人格、气质、修养,使其成为21世纪的优秀人才。

邓红(2007).大学英语——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新桥梁[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杜庆凤(2007).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探析 [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9)。

胡敏(2008).大学英语教学与人文素质教 [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增刊)(10)。

王凡(2008).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J].科技资讯(18)。

王福先(2000).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若干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国家教育部高教司(2004).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

国家教育部(1995).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中共中央、国务院(1998).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教育素质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