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及多媒体技术的大学英语实验教学模式探究

2012-08-15 00:51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2年1期
关键词:研究性实验课实验教学

侯 佳 张 虹

(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083)

一、引 言

以现代教育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使基于网络及多媒体技术的大学英语实验教学模式得以实现和发展。教育 部高教司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采取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早在2005年,教育部就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了实验教学。实验教学关键是要通过科学、合理的使用突出设备的先进性,通过灵活多样的活动设计实现兼具广度和深度的外语学习实践。北京科技大学也于2009年6月开始申请外语实验教学基地。

基于教育部的政策,为培养具有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且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本研究旨在以网络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研究性学习”为理论依据,设计一套大学英语实验教学模式,并通过实证研究探索其可行性。

二、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本研究以“研究性学习”为理论基础。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中明确定义了研究性学习,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指南》中还给出了研究性学习的三种主要组织形式: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和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通过这三种形式展开学习活动,旨在达到以下六个主要目标:获得亲身参与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现代知识论强调知识是开放的、不断变化的,与认知主体始终处于相互作用中。从认识论的角度讲,学生作为教学与学习活动的主体,应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研究性学习正好符合现代知识论和认识论的要求,为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创造性学习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及学以致用的机会,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构建并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以网络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化学习已成为大学英语实验教学必不可少的学习模式。科学化、系统化的网络化学习模式需要有效的技术支持才能使研究性学习达到最佳效果。开展大学英语实验教学的学校应加大技术投入,开发网络教学平台系统。系统的开发设计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交互性原则、界面友好原则、资源的共建共享原则和跟踪记录原则(刘长江2008)。我校开发的“外语教学网络平台”(以下简称“平台”)为实验教学提供了人际性支持和管理性支持。该“平台”包括管理员界面、教师界面和学生界面,实现了交互性原则;各界面操作方便,资源有序分类,满足了界面友好原则;此“平台”储备了大量学习资源,各类资源可以实现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共建共享;平台上的教学管理模块可体现学生在“平台”上的一切学习记录,便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与管理,实现了跟踪记录原则。

三、实施过程

基于网络及多媒体技术的大学英语实验教学模式的教学资源来源、学习的组织形式和课程设置都与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有着很大的区别。

实验教学模式的教学资料来源打破了传统课本的局限性,学生“可以通过许多途径进行有意义的、主动的知识的构建”(陈坚林 2006:7)。除了使用《体验英语第三册》作为主教材,学生还需通过“平台”登陆我校外国语学院自主开发的教学资源库搜集与课本话题相关的音视频新闻、影视作品,报刊文章等;通过教师推荐的英语学习网站(普特、英语点津、BBC教学频道等)查找、搜集资料;通过英文搜索引擎(Google,yahoo等)主动地学习相关知识。

“‘以学生为中心’是‘基于计算机和课堂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之一”(陈坚林 2005:3),所以大学英语实验教学模式不再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形式。根据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可细化为以下多种学习形式:小组合作研究(比如小组表演、问题调研、合作写作、课件制作、新闻影视配音、组内互评等)、个人独立研究(比如完成自主学习任务、课前学习教师上传的课件、收集资料、写作、演讲等)和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比如辩论、学生互评、问题讨论、个人及小组作品展示等)。

该实验教学模式的具体课程分为以下六种。教师可根据各单元的不同话题、资源库中相关内容的多少以及教学时间长短等因素选择不同课程进行组合搭配。

基础听说实验课采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开发的大学英语听说学习系统,学生在大学英语实验教学中心中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可通过自主学习管理平台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

基础阅读实验课要求学生课前登陆“平台”,自学完成我校大学英语系制作的《体验英语教学课件》,学习课文中的知识点并掌握相应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相关表达方式,为后续课程做好语言知识储备。教师利用课上10-20分钟时间,通过提问、练习等方式检验学生的自学效果。

新闻听说实验课利用大学英语系教师自主开发的新闻英语资源库,以真实的新闻语料作为学习素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新闻库中查找、搜集与课本话题相关的音视频新闻,录制成具有自己小组特色的新闻播报,上传到“平台”上,供教师及学生点评。

影视听说实验课要求学生利用“平台”上的影视资源库以及外网上海量的影视信息,选取与课本话题相关的影视片段,进行配音、改编、续编等表演,可录制并上传到“平台”上,也可在课堂上表演。

英语辩论实验课强调学生个体实践与团队协作双重目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各有分工,各司其职,在课下利用校园网和外网,搜索信息、进行组内讨论,在课上进行组间辩论,完成实验教学任务。

英语写作实验课要求学生利用“平台”上的“课程作业”版块完成教室布置的各单元作文,并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批阅、教师反馈、学生修改等环节实现自助式与互助式相结合的网络写作课实验教学。

综合项目实验课是研究性学习的集中体现,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选定与课本话题相关的调查题目,制定研究计划,以收集资料、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开展研究,撰写研究报告,将研究成果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上展示,迎接来自教师及同学的提问与点评。

四、研究成果

本研究的实施对象是2009年入校后经过我校大学英语分级考试选拔出来的高级快班学生 (我校分级考试将学生分为普通班、中级快班和高级快班三个级别)。笔者将四个高级快班中的两个班作为试验班,实施实验教学模式;另外两个班作为对照班,实施传统的教学模式。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笔者比较了四个班级的期末成绩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发现实验班的期末平均分及四级考试听力平均分均高于对照班相应的成绩。证明了实验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尤其是听力教学上的可行性。

师生访谈及调查问卷的结果都显示学生普遍认为丰富的实验课程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多种小组活动使学生们克服了公众场合发言的恐惧心理,增强了学生展示自我的欲望。学生看到自己表演的短片在屏幕上播放时,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里既有自身价值被肯定的喜悦,也有再现记忆和情感迁移的作用”(卞喜玉 1995:79)。实验班的大部分学生都表示在快乐学习英语的同时,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搜集信息能力以及与同学合作、沟通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另外,实验班的学生对自己小组的新闻、影视、研究报告等作品进行修改、整理、存档后,为参加学校每年组织的各类第二课堂竞赛活动(外文电影配音大赛、英语短剧大赛、英文辩论赛、ppt课件大赛等)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除了学生多方面的学习收获外,笔者发现此教学模式还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平台”上的教师评语、网上答疑、分组讨论、论坛交流等版块相当于“延伸的课堂”(张秋曼,陈光浦 2010:57),打破了传统师生交流在时间、地点上的局限性,实现了多样化、个性化的交流与指导。另外,这种基于海量资源库的实验教学模式对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为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教师也必须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胜任新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学。

五、存在问题

此实验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个重要问题。学生在适应此教学模式的初期,在上网搜集信息时有可能被其它不相关的信息所吸引。为了节省学生浏览、搜集信息的时间,更有针对性地、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可在初期指定一些网站或将搜索范围限定在“平台”的资源库中,甚至直接指定某个新闻或影视片段。待学生具有了一定水平的信息搜集、取舍能力之后,再扩大搜索范围。

大学英语实验教学模式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及多媒体技术,充分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切实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外语人才。大学英语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是一项涉及多个方面的系统工程,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比如如何完善外语实验教学中心中各种软件、硬件的建设;如何最有效的发挥教师的监督与指导作用;如何确保学生在各种实验课程与活动中最大程度的收益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进一步的探索,大学英语实验教学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卞喜玉(1995).英美影视片与英语教学 [J].山东外语教学(2)。

陈坚林(2005).关于“中心”的辨析——兼谈“基于计算机和课堂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中的“学生中心论”[J].外语电化教学(5)。

陈坚林(2006).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下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有机整合——对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概念的生态学考察 [J].外语电化教学(6)。

刘长江(2008).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研究性学习模式探究 [J].外语电化教学(1)。

张秋曼,陈光浦(2010).基于计算机及课堂的一体化外语教学网络平台构建和管理模式研究 [J].电化教育研究 (课程与教学研究专辑)。

猜你喜欢
研究性实验课实验教学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有趣的实验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高中化学实验课改进和实践及其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