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习语特点及文化差异探究*

2012-08-15 00:51黄庆芳肖兴凤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2年1期
关键词:习语英汉汉语

黄庆芳 肖兴凤

(北京农学院,北京 102206)

习语,顾名思义,是语言的一种习惯的、固定的表达方式,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惯用语,歇后语等。因为其语法结构特殊或无法拆开,其蕴含的意义往往不能从习语中单个或几个词的意思推测而得,是语言的一种独特的存在形式。习语的产生亦如人类语言的产生一样,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等社会文化实践,体现着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高尔基说:“习语典范地表述劳动人民全部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历史经验……包涵着可以写出整部书的思想和情感”(涂沙丽 1999)。如果说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那么在某种程度上,作为语言之浓缩精华的习语就更能折射出一个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了。通过了解承载着厚重的民族文化和悠久的历史传统的习语,我们能够领略英汉两个民族在地理环境,价值观念,社会习俗,宗教信仰和思维方式上的矛盾与碰撞,非常有利于我们跨文化研究和教学的进行。正是基于这个目的,本文将在对比英汉习语特点的基础之上,对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做一探究。

一、英汉习语的特点

关于英汉习语的特点,林溪和张俊总结为民族性,民间性,比喻性,整体性及和谐性(林溪,张俊 2008);严文利总结为语言的形象性,语义的整体性,结构的固定性及音韵的和谐性(严文利 2011);王建敏认为,习语集中反映一个民族或文化的特色,是语言中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体现,是语言中独立、不规则而固定的因素(王建敏 2010)。可以说,英汉习语在音,形,义三个方面各有特点。

1.在音节上

习语具有音韵和谐的特点。利用声音的和谐来达到朗朗上口,易读好记的目的。英语中常用头韵(Alliteration)和尾韵(Rhyme)来增强习语的音韵美和表达效果。头韵是在一条习语中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单词以相同的辅音开头。例如:forgive and forget(宽恕并忘却),live and learn(活到老学到老),safe and sound(安然无恙)。尾韵是在一条习语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词末尾的重读元音及其后随的辅音相同.而该重读元音前的辅音不同。 例如:fair and square(正大光明),Might makes right(强权即公理),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 indeed.(患难识知己)。汉语习语押韵的例子就更多了。如:“针尖儿对麦芒儿”,“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只工作,不玩耍,聪明的孩子也变傻”。

2.在形式上

习语具有结构凝固性(Structural institutionalization)和不可替代性(irreplaceability)的特点。这种凝固性和不可替代性决定了习语的各个部分不能随意拆开,调换位置或加入新词。举例来说,汉语中的“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就不能改为“八上七下”或“六上九下”;“狐假虎威”就不能改成“鹿假虎威”或“马假虎威”。同样,英语中“as cool as a cucumber(泰然自若)”,不能换成“as cool as a tomato”;“to be in the seventh heaven(极其快乐)”就不能是“to be in the ninth heaven”(陈文伯1982)。习语的这种凝固性和不可替代性有时甚至是蔑视现代语法规则的,如英语中的“Diamond cut diamond(棋逢对手)”,“like cures like(以毒攻毒)”就不符合通用语法规则。当然,习语形式上的这一特点也并是不是绝对的。人们在交际中或出于修辞上的目的,或出于上下文的需要,常常对一些习语作某种删改,以增加语言的感情色彩,达到别出心裁的目的。这样就出现了习语活用现象。实际上,习语的活用已经变成了一种修辞手段。比如,有人把英语习语“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改成了“where there is smoke,there is a meeting(有烟必有会,无会不抽烟)”,以达到讽刺的效果。又如,汉语习语“舍生取义”被热爱翻译事业的译者戏说成了“舍生取译”,以博大家一笑。

3.在意义上

习语具有意义的独立性和整体性的特点。这是指习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个习语的意义不是组成该习语的各单词意义的简单叠加。所以很多习语不能按字面意思来理解,而是要根据本民族的历史典故、文化习俗来挖掘其比喻意义或联想意义。如汉语中的“开夜车”不是晚上开车;“露马脚”也不是露出马的脚;“高山流水”不是高高的山,流动的水;“阳春白雪”也不是太阳,春天和白雪。同样的道理,英语中“to rain cats and dogs(下倾盆大雨)”不能翻译成“下猫狗雨”;“show the white feature(胆怯)”不是“露出白色的羽毛”;“bring down the house(博得满场喝彩)”不是“拆掉房子”;“the skeleton in the closet(家丑)”也不能翻译成“壁橱里的骷髅”。

二、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探究

英国民俗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说过:“语言深深的植根于社会生活之中,不了解语言的社会文化背景就无法理解这种语言的确切含义”(顾嘉祖,陆升 1996)。在反映文化差异上,英汉习语经过漫长的积累,反映出的是两个民族历史上各行各业的实践活动,虽然包括生产、生活、文学、艺术、政治、经济、宗教等庞杂的领域,却难得都短小精干、妙趣横生。因此习语比其他语言成分更具民族典型性和文化代表性。从英汉习语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去探究两个民族在地域风貌,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历史典故和价值观上时而迥然不同,时而异曲同工的文化色彩。

1.不同地理环境的习语文化色彩

英汉两个民族在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上有显著的差异。英国是一个岛国,所以英语中有许多与海洋、航海有关的习语,如:be in the same boat(同处困境),all at sea(不知所措),on the rocks(触礁,濒临毁灭),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是黄河和长江,因此汉语中产生了很多与江河有关的习语,如:泾渭分明,气吞江河,口若悬河,信口开河,不到黄河心不死等。

英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东风是从欧洲北部吹来的寒风,西风是从大西洋吹来的暖风;中国正好相反,属于大陆性气候,东临太平洋,东风是从太平洋吹来的湿暖风,西风是从内陆吹来的干冷风。在英语中有这样的谚语“When the wind is in the east, it’s neither good for man nor beast;When the wind is in the west, the weather’s at the best(风起东方,人畜不安;风气西方,气候最佳)。而在中国的古诗中我们听到的是“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谚语中也有“不刮东风不雨,不刮西风不晴”的说法。无怪乎雪莱写《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中国人不理解,因为中国人向来更喜欢东风一些吧。

2.不同宗教信仰的习语文化色彩

英汉两个民族的宗教信仰不同。中国人多信佛(Buddhism)、道(Daoism),儒(Confucianism)三教。所以,汉语中有很多习语与“佛”、“庙”、“和尚”有关。 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借花献福”,“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佛教讲究因果报应,所以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的俗语。道教讲究阴阳相克相生,有“阴阳生两极,两极生万物”之说。在这种文化关照之下,人们认为事物都是由一化为二,二化为四,四化为八的几何梯级发展而来,所以汉民族比较喜欢偶数,很多褒义的成语中都带偶数,如“双喜临门”、“四平八稳”、“六六大顺”、“四通八达”、“十全十美”。 儒教有“三纲”、“五常”,所以很多习语与之相关,如“礼贤下士”、“父慈子孝”,“不仁不义”、“夫唱妇随”等。

英语国 家人民多信仰基督教 (Christianity)。 因此英语中有许多与 “God”,“Devil”,“hell”, “Heaven”,“Church”有关的习语。 如: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 “the devil and all(坏透了的人或事)”,“go to hell/heaven(下地狱/上天堂)”,“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一贫如洗)”。

3.不同风俗习惯的习语文化色彩

中国人的饮食以米饭炒菜为主,喜欢喝茶,像“粗茶淡饭”、“小菜一碟”、“家常便饭”等习语就是源于饮食习惯。在英语民族,面包、牛油、果酱、奶酪是家常食品,人们喜欢喝牛奶、咖啡,比如“earn one’s bread(养家糊口)”,“big cheese(大人物)”,“money for jam(容易赚的钱)”,“milk and honey(丰裕)”,“coffee and cakes(收入微薄)”都是与之相关的习语。

英汉民族除了饮食习惯不同,劳动风俗亦有不同。早期英国人用马来耕作,中国人却向来用牛耕田。因此形容力气大时,英语用“as strong as a horse”,汉语则是“力大如牛”;比喻无私奉献时,英语说“work like a horse”,汉语说“老黄牛”;比喻吃得多,英语说“eat like a horse”,汉语则说“食量如牛”;形容说大话时,英语用“talk horse”,汉语则是“吹牛”;英语有俗语“you may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but you can’t make him drink”,汉语相似的表达则是“牛不喝水莫要强按头”。

4.不同历史典故的习语文化色彩

英语民族的历史典故多来源于希腊神话,《圣经》故事,《荷马史诗》,《伊索寓言》等(谢金良1986)。比如“Pandora’s box(潘多拉魔盒,比喻罪恶之源)”,“Achilles’heel(阿奇里斯的脚踵,比喻致命弱点)”,“Judas’ kiss(犹大之吻,比喻可耻的背叛)”,“The Trojan Horse(特洛伊木马,比喻暗藏的危险)”,“A fly on the wheel(车轮上的苍蝇,比喻狂妄自大)”。汉语中此类习语多来源于中华民族的经传典籍、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袁林,沈同衡1981)。比如:东施效颦、叶公好龙、刻舟求剑、围魏救赵、买椟还珠、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这些习语蕴含着远远超出其字面意义的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充分体现了两个民族迥异的古代文化。无怪乎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在翻译“东施效颦”时也不得不加上一长串注释:Dong Shi imitates Xi Shi(Xi Shi was a famous beauty in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e;Dong Shi was an ugly girl who tried to imitate her way.)(梁丽萍,周仲魁 2007)。 因为不加注释就根本无法让译入语读者了解习语背后的文化内涵。习语所反映文化之博大精深由此可见一斑。

5.不同价值观的习语文化色彩

从古希腊罗马时代起,西方文化就非常看重个人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主张人性自由,但丁认为人之高贵甚至超过了天使的高贵。于是在习语上就有了:Man is the soul of the universe(人是宇宙的灵魂);Man is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人是万物的标准)。19世纪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带来了以尼采和叔本华为代表的唯意志论的人道主义。 尼采认为意志是万物的根源,“自我”最重要。叔本华认为,利己和自私是人的本性,于是在习语上就有了“Everyone for himself and let the devil take the hindmost(人不为己,天诛地灭)”,“Self-preservation is the first law of nature (自我保护是自然的第一法则)”,“Mind your own business(管好自己的事)”。英语民族信奉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价值观。在中国,儒家学说开创了中国的人文主义。孔子重视人,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之说。但是,儒家学说并不注重“个人”和“自我”,提倡的是一切以国家、政权、社会和组织的利益为重,个人没有自由的意志。为了集体利益,应无条件牺牲个人利益。中华民族信奉的是集体主义(collectivism)价值观。汉语中表达这种价值观的习语非常多,如“众志成城”,“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人有难大家帮,一家有事百家忙”等褒扬集体主义的习语。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等宣扬个人主义的习语则大有贬义。

综上所述,英汉习语在音、形、义上具有与其他语言表达方式不同的独特之处,体现了两个民族在地理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历史典故和价值观上的文化差异,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是我们跨文化研究和教学中必须重视的内容。在我们的教学和学习中,通过对英汉习语的对比,既可以加深我们对两种语言的认识和理解,又能够提高我们的跨文化敏感度,更好地发挥语言作为跨文化交际工具的作用。

陈文伯(1982).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顾嘉祖,陆升(1996).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梁丽萍,周仲魁(2007).论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12)。

林溪,张俊(2008).浅析习语的特点 [J].科教文汇(10)。

涂沙丽(1999).论英汉习语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 [C].翻译与文化论文辑.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王建敏(2010).浅谈英汉习语的特点及其互译 [J].山东文学 (10)。

谢金良(1986).西方文学典故词典 [Z].中国展望出版社。

严文利(2011).浅谈英汉习语的特点及翻译技巧 [J].价值工程(25)。

袁林,沈同衡(1981).成语典故 [M].辽宁人民出版社。

猜你喜欢
习语英汉汉语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方法
英汉诗歌中的隐喻对比研究
实用习语 话“鸟”
话“鸟”
习语自有WAR
习语自有W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