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精神病人家庭管理的思考

2012-08-15 00:54任赐儿鲜文艳
残疾人研究 2012年3期
关键词:精神病人精神病病人

■任赐儿 鲜文艳

社区精神病人家庭管理的思考

■任赐儿 鲜文艳

本文从社区精神病人家庭管理角度探讨精神病防治问题。家庭管理有利于减少病情复发,促进病人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全面康复,节约国家和家庭的经济开支。如果精神病人家属缺乏管理知识和对疾病康复失去信心,就会影响病人回归社会。家庭是一个社会的开放医院,具有普通医院无法比拟的康复优势,提高家庭管理人员的素质对精神病防治具有深远的意义。

精神病人;家庭管理;康复

引言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精神病人回归社会的大本营,是防止精神病复发以及巩固疗效的物质保障及精神支柱。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精神病患者已超过1500万人,据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估算,广东精神病现有患者22.24万,广州市重症患者有4.5万,而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目前,国内精神病院床位总数仅11余万张。因此,绝大多数精神病患者散居在各地区,与家人居住在一起。尽管我国家庭结构在社会发展和变革中有新变化,但我国有独特的传统文化、结构特征以及良好的家庭传统,无论是核心型家庭还是主干型家庭,这个家庭都会按照中国传统习惯责无旁贷地承担起照顾和管理有精神病家庭成员的责任。家庭管理在社区精神病防治中担负着举足轻重的责任,换而言之,家庭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康复和家庭、社会的宁静与平安[1]。

精神病人家庭管理主要是在精神科医生和社区康复指导者的指导下,家属对精神病患者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病情和药物副反应,落实康复措施,给予心理上的支持,生活督促、照料,开展社会功能的锻炼等全面促进病人康复的管理活动[2]。

现根据广州市残联所属的中途宿舍式社区康复机构康宁农场3年来采取模仿家庭管理模式,施行开放式群体型综合农艺康复的经验,就家庭管理对康复工作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

1 家庭管理的主要内容

1.1 督促病者服药依从性

自从上世纪50年代精神药物的出现,使精神病治疗出现了革命性的改变;生物精神病学的发展,治疗手段日益丰富,基因治疗开辟了治疗新途径,前景令人鼓舞,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治疗的办法还是以对症治疗为主,精神疾病仍需要一段较长时间维持服药,有的甚至需要终生服药,而且复发问题困扰着患者和家庭。因此,家庭成员应当根据医生的指导,按时按量督促病人服药,保证病者每次都能将药物全部服下,同时还需注意服药后的副作用,有明显异常时应同医生联系,较重的药物副反应是影响维持治疗服药依从性的棘手问题。

1.2 观察病情

有的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等比较容易复发,而且每复发一次,对病人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都是重大打击。为了预防复发,病人家属应当了解一些精神疾病复发的征兆,以便对病人给予及时治疗[3]。

④观察病人的日常生活情况

电负荷A是发电电动机的主要技术、经济参数之一,它对电机的主要尺寸、电抗和绕组温度等有直接影响。为控制电机的主要尺寸,必须尽量提高电机的利用系数,其表达式为:

一般来说,精神病人在疾病的恢复期和缓解期,与家人、同事、朋友及其他与之有接触的人,相处得都比较融洽,谈吐自然,回答问题切题,让人感到与他交往没有隔阂。如果病人忽然变得孤僻、不合作、不与人交往、独处一隅、低头沉思,或者对人态度蛮横,则存在病情复发的可能。

②观察病人的表情变化

某国的几十个高官们坐飞机去旅游,其中一个省长说:“我丢个100元纸币下去,谁捡到了谁准高兴。”一个市长说:“不如丢10张10元下去,10个人都会高兴。”另一个区长说:“干脆丢100个一元硬币下去,100个人捡到100个人高兴。”飞行员听后说:“不如我把你们全丢下去,让全国人民都高兴!”

在缓解期或恢复期,病人的面部表情比较自然,眼神比较灵活,别人可以从其面部表情看到喜怒哀乐的心情变化,在即将复发时,病人往往表现为目光呆滞、表情呆板,外界刺激难以引起表情变化等。

③观察病人对自身疾病的态度

在疾病缓解期,病人对自己的疾病有认识,愿意看病,配合医生治疗。但是,当疾病即将复发时,病人会变得无视自己的疾病,甚至坚信自己没有精神病,并且拒绝看病、吃药,对医生、护士、家属持敌对态度,将大家对他的关心看成攻击和迫害。

①观察病人对周围人的态度

病情稳定时病人的生活一般有规律,有的病人甚至可以上街买菜,操持家务。在即将复发时,病人表现为生活没规律,夜间不睡,白天不起,甚至长时间不脱鞋和衣而卧,不知洗漱更衣,蓬头垢面。有的不与家人同时吃饭或端着碗发呆。

⑤观察病人的学习和工作情况

缓解期的病人,一般能坚持学习和工作,学习成绩一般尚好,工作任务也多能完成。要复发时,则表现为学习成绩下降,工作能力降低,经常迟到早退,或与同学、同事发生争执。

1.3 心理疏导和支持

无论是精神疾患还是躯体疾患,疾患导致的损害均可产生一定程度的功能缺陷并导致患者社会角色功能障碍。其中精神功能缺陷患者长期难于完成其社会角色或完成社会角色功能受损,该患者必将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残疾。而残疾康复的重点在于医疗、教育、心理干预、社会技能训练及改善环境等各项措施并举。从减轻患者残疾的程度、恢复或部分恢复其社会角色功能,重返社会并最终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目前,社会技能训练正在日益受到各国精神卫生工作者普遍关注。作为家属要鼓励、支持病人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参与社会活动,参加社区医疗站、日托培训中心、中途宿舍式康宁农场的功能恢复训练,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交活动、合理的体育运动和家务,在有机会的情况下,选择力所能及的工作,争取早日回归社会。

1.4 生活照料

这是家庭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其任务是监督、协助病人自理日常生活,满足各项生活需求,包括卫生、饮食、睡眠等。

合理的乡村旅游组织模式,对平衡各参与主体的利益,提高当地的组织化程度和契约水平,促进当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岭上花开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管理缺位,村民还是处于原子化状态,村民对专合社的认识较少、认同感较低,仍然更信任村委和村上精英。对此,建议将村集体经济组织、文化精英和经济精英吸收进专合社。通过经济组织与社会组织耦合的方式,保障村民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专合社中的主体地位,提高村民对专合社的认同和信任,真正有效地把村民带动起来。

病人生活在社区家庭中,除了得到家人医疗康复上的帮助外,大多数还能得到家人的理解、支持、关怀和鼓励,给予积极的工作和生活指导,有利于病情控制稳定。病人可以参加一些简单的家务、一些集体性社区医疗康复活动,这对提高其自信,回归社会很有益处,这也是住院治疗无法比拟的。

2.3.2 精密度 随机选取6个心肌组织样品(编号分别为1 001、2 004、3 106、4 106、4 108、5 109)混匀进行前处理,按实验室建立的分析方法,按体积比1∶1加入0.02 mg/mL混合对照品溶液,样品重复进样6次,用各物质的标准曲线,计算各物质的浓度,用浓度结果计算样品的日内精密度;第2天再重复进样6次,计算各物质的浓度,用12次实验结果计算样品的日间精密度。实验结果表明,除ATP日间精密度3.80%、肌酐的日间精密度4.98%之外,各组分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2%,说明心肌样品中各能量组分的精密度良好。

1.5 鼓励病人积极参加社会技能训练

精神性疾病是一类具有长期病程、高复发率特点的慢性疾病。有调查表明,当精神病表现出某些症状时必然会出现不安和反常,引起家庭内部和同事之间冲突,他人的指责和情感冲突会使病人造成心理负担和心理障碍,而且容易触发病情。当一些症状消失,自制力较好的病人往往对其发病期间种种表现产生内疚、自卑、敏感,对自己的升学、就业、婚姻等问题亦有各种想法,内心矛盾冲突频繁发生,再加上家庭及同事之间的冲突,使病人长期处于慢性应激状态,也难免引起旧病复发[4]。作为家庭成员,首先要引导病人对自身疾病有一个正确认识,明白患精神疾病并不是一种耻辱,只要做到遵从医嘱,坚持服药,保证情绪稳定,也能和其他疾病一样得到控制。其次,对病人要多给予爱护和理解,满足其心理需求,尽力消除悲观情绪,多解释、疏导,帮助其从内心冲突中解脱出来,家庭和社会应给予充分的支持。

2 家庭管理的重要作用

2.1 有效减少病情复发

例如,精神疾病中的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病情迁移、复发率高、社会功能下降明显的精神障碍,患者出院后仍需长期的治疗和护理。有研究表明只有25.9%的家属对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有所了解,特别是对疾病的比较明显症状认识较清楚而对早期症状了解不足。相当一部分家属对精神疾病只是一知半解,认为该病就像其他内外科疾病一样,能够出院就意味着已经康复,没有意识到这种疾病的长期性和不稳定性,忽视了对病人长期治疗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有的则认为“是药三分毒”,服药对机体会产生重要毒性,只要患者看上去还可以就无需继续治疗了;有的甚至把疾病归结于鬼神作怪,是撞了“邪”,不给予积极治疗,取而代之去搞封建迷信,求神问卜;还有一些家属认为自己家人不是什么病,只不过是性格问题或一时想不开情绪所致而拒绝治疗。

简易垃圾填埋场渗沥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过高的渗沥液水位会对填埋场底部产生较大的浮托作用,影响垃圾边坡的稳定和填埋垃圾自身的稳定,不利于填埋作业;②渗沥液和地下水相互作用,一旦垃圾渗沥液进入地下水域,将对地下水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二次污染,这在现代卫生填埋场中是严厉禁止的[1]。

2.2 卫生资源得到节约

世界各国卫生事业发展的实践表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卫生资源总是有限的,精神病中的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重性精神病,终生患病率约为0.65%~1%,估计要消耗社会约2.5%的医药资源,在人类新有致残疾病中造成社会负担量高居前十名之列,占各种疾病的总负担的1/5~1/4。精神病患者人数较多且易发,据1993年由国家卫生部、公安部、中国残联等机构联合调查,我国精神病总患病率为13.4%,且患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这样必然会使卫生等部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投入比重增加,家庭经济水平明显下降。如果生活在社区、家庭的精神病人能得到比较好的照料与管理,其发病率、复发率将有效降低,卫生资源的消耗就会大幅度减少。

2.3 减轻社会、家庭经济负担

精神病病程长,治愈率低,容易复发,而且多在青壮年时期起病,特别是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即使是康复者也需要长期药物维持治疗才能控制病情。有的病人由于种种原因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合理照顾、监护、指导而导致疾病复发,使家庭成员在精神上及经济上承受沉重负担,而且有的精神病人在发病时出现伤人、纵火、毁物等严重危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行为,扰乱正常社会治安秩序,妨碍国家经济发展。

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发展经济是当前的主要任务,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解决好包括精神病在内的各种制约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因素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家庭能将这部分病人管理好,病人复发率、住院率有效降低,社会、家庭经济负担减轻,从而有效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4 促进病人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的全面康复

我国的民族体育是在中华文化的根基上逐渐发展而来的。例如,赛龙舟比赛,是在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中的表演性比赛项目。这一项目的产生是为了增强节日气氛,并体现各宗族与地域的组织能力。但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下,体育运动的文化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职业体育与健身体育已经成为了体育运动的主要载体。在这一背景下,以节日庆典表演为主要目的传统体育运动,已经失去了进一步发展的土壤。

3 目前家庭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目前我国社会资源仍较匮乏,精神病人绝大多数还散居在社区中,在各自家庭里与家人一起生活,精神病人的家庭管理处在传统的道德、亲情范围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明确的监护人,家属没有明确责任和义务,加上其他种种因素影响,使精神病人的家庭管理受到干扰,精神病人的复发率、肇事肇祸情况居高不下。本研究认为,下述问题妨碍家庭管理的进一步实施。

3.1 缺乏精神卫生知识

如果家庭能对精神病人做到良好的看管和督促,许多病情的细微征兆就能被发现在萌芽中,以便及时向社区精神康复医生报告,适当调整治疗药物,将复发萌芽消灭在早期,从而避免肇事、肇祸的事情发生,维护社会的安定、和谐。

3.2 缺乏家庭干预管理知识

现代人的压力比较大,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的数量越来越多[1]。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对中老年健康造成了非常大的危害,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临床中一直都在寻找可靠有效的治疗方式[2]。此次就中西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有以下报道。

许多家属还不了解有利于疾病康复的家庭管理知识,仅按照传统文化观念和家庭结构特征的形式照护病人,有的仅停留在口头督促服药、搞好个人卫生、照顾患者健康、求医看病等日常生活护理,而忽视观察服药的疗效、副反应、第一时间掌握病情变化。甚至有的家属对待患者的态度极端化,要么过分保护,要么过分批评、责备,甚至歧视、排斥,将患者的“阴性症状”认为是“懒”、“有意退缩”,忽视对病人的理解和支持,缺乏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交技能方面的督促、协助和帮助。家庭成员的这种态度和处理方式,会影响患者疾病的发展和转归,增加复发的危险性,十分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3.3 对疾病治疗和康复失去信心

由于精神疾病的病因学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多数精神疾病的病因迄今未得到彻底解决,如常见的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因而影响了精神病的彻底治疗,给家庭造成较大的影响。有为数不少的精神病人虽然用药维持治疗,但仍未完全控制其复发,家属虽然对疾病有一定认识,但由于在维持治疗中的多次复发,使他们对疾病康复失去信心,对病人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让患者随意就诊,随意服药,等病情恶化才上医院。本农场开办3年来先后收纳过72名康复学员,其中有7例因症状反复无法坚持留场训练请假回家,当症状控制后家属不再送来康复。探究其因,这7名学员均病程超过7年且复发次数超过2次,甚至有个别达4次,精神症状以阴性退缩为主,虽然在农场予以集体式开放管理,由于入场前生活懒散,入场后不习惯团队训练方式,怕苦怕累,生活自理水平虽经督促有改善,但效果不明显,致使家属失去信心采取放任态度,回家后疏于督促,让病人随意来场训练,没有做好沟通疏导,一段时间后,病人不愿回场参加训练,有的因发病无法坚持康复训练或重新住院封闭治疗。

2.10.3 血浆样品的处理 精密吸取血浆样品100 μL及50 μL的内标溶液至离心管中,加入0.2 mL浓度为3 mol/L的HCl溶液,于70 ℃水浴中震荡2 h,取出后室温放置1 h,加入0.15 mL体积分数为5%的HClO4溶液。加入3.0 mL醋酸乙酯,涡旋10 min。于12 000 r/min条件下离心15 min。转移上层有机相,氮气吹去有机溶剂,100 μL流动相复溶沉淀物,待测。

3.4 家庭经济陷入困境

目前精神病人家庭因病致贫现象较多,而且是目前我国消耗医疗卫生资源较多的主要疾病之一,家庭中一旦出现精神病患者,将面临着长期经济困境,且因其反复发作,不仅使本人劳动能力和经济来源丧失,而且还使家庭成员花费精力对其照顾,开支增加致使经济水平明显下降。结果造成这些家庭因病致贫,无法维持治疗。虽然现在各地医保普遍开始覆盖,病人可以得到医疗费用补贴,但因配一次药需要花费人力、物力及其他开支,致使有的家属因经济困难中止或疏于治疗,影响病人的治疗康复效果,使病情日渐加重、任其发展,呈现家庭生活水平与病人病情双双恶化的恶性循环。

4 如何加强家庭管理

面对我国数量庞大的精神病病人及家庭,精神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为了能充分发挥家庭管理在精神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应当重视和解决如下问题:

4.1 加大家庭干预的心理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力度

①向家庭提供有关精神疾病知识及应对技能的指导和教育,引导家庭营造有利于病人康复的环境。

Pierro 'Little Touch of Christmas' Cabernet Sauvignon Merlot L.T.Cf 2014

②减少家庭中的紧张氛围,降低高情感表达,削减患者的压抑情绪和心理负担,促进病情恢复顺利。

③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和同情。

④形成治疗团队与患者家庭的合作关系,使疾病不复发或降低复发率。此外还要在社区普通人群中普及精神卫生知识,特别是一些常见精神病知识,如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老年痴呆症等病因、症状、治疗、预防等,帮助公众对精神疾病有正确的认识,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以豁达、开朗的胸怀对待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预防、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生。

4.2 建立家庭干预培训网络

有学者认为,精神病患者尤其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普遍存在着对外部环境的感受伤害性,其中来自于家庭成员的情绪、气氛和行为对病人有重要影响,各级医疗机构应设立专业部门进行宣教工作,指定时间、专人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包括疾病知识、用药常识、家庭关系调谐、社会技能训练和提高、对生活事件的应对能力等方面的宣教指导,精神卫生机构应当重视对初诊病人家属、出院病人进行宣教。康复工作要从病人发病治疗开始进行指导,提高家属的看护技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疗机构、日托中心、中途宿舍等康复培训单位也要对精神康复者在维持治疗依从性、婚姻、生育、遗传知识方面进行心理咨询和康复辅导教育[5]。

4.3 规范完善责任监护,指定有效的监护人

政府部门应当充分认识到家庭管理对精神病防治的重要性,由单纯重视精神病人的治疗拓展到重视精神疾病的预防,推广上海等地的成功经验,制定精神卫生法规,政府从财政上予以支持,为病人指定有效监护人,设立监护人专项补贴,加强对监护人的培训指导,签订看护管理协议,使他们明确监护责任及相关措施,定期对监护人考核,保证家庭看护管理期间,能按照培训内容给予病人生理、心理、社会的全面照顾和管理,及时发现萌芽,采取相应措施,不使病人出现逃跑、肇祸、肇事、危害社会的情况[6],促进其全面康复。

4.4 建立完善社区精神病人社会保障机制

由于精神病人康复过程较长易于反复且受陈旧观念影响,特别是因病人在社会上肇事肇祸时有发生,导致用人单位不愿接收康复后的精神病患者,使他们寻找工作较为困难,致使许多家庭负担加重,特别是精力和经济双重压力造成因病致贫、因贫致病的恶性循环,无力对其控制,从而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应当给予贫困精神病人适当经济补贴和各方面的照顾。例如,国家提出普及医保覆盖面、建立社会保障系统是一个福音,广州市最近实行精神残疾人乘车优惠等政策,通过各项措施帮助他们建立信心维持治疗,减少复发,为精神病人家庭管理提供有力保证。

考查要点:(1)铝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还原剂是铝,氧化剂是水而不是NaOH。其反应实质为2Al+其中2molAl失去6mol电子,6molH2O得到6mol电子。(2)由于氢氧化钠溶液中溶剂水参与了反应,在化学反应方程式或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中不能漏掉H2O。(3)若用铝箔包裹的钠与水反应时,既要考虑钠与水的反应,又要考虑铝与生成的NaOH的反应。

在精神病防治体系中,家庭对大多数精神病人来说,就是一个社会化的开放医院,它有着普通医院无法具备的治疗、康复优势。因此,政府和社会要有所作为、加强宣传,为家庭管理提供各方面的有利条件与支持,提高精神病人家庭管理的实效,促进精神病防治工作的科学发展。

[1] 王善澄.精神病患者的家庭防治康复.上海精神医学.1998.(1):44-47.

[2] 高镇松,罗明强,郭蝉娥,等.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治理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上海精神医学.2004.16(3):168-171.

[3] 蔡焯基,翁永振.精神分裂症-病因、诊断、治疗、康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01.

[4] 蔡焯基,翁永振.精神分裂症-病因、诊断、治疗、康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410.

[5] 张玉娟,方润领,朱秀娥.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健康教育需要调查.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04.16(7):434-435.

[6] 宋立升,王善澄.康复精神医学的动态和展望.上海精神医学.1999.新11卷(增刊):51.

Reflections on Family Management of the Mental Patients in the Community

REN Ci-er, XIAN Wen-yan

This paper explored the issue of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mental illness o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family management towards the mental patients(FMTTMP) in the community. The benefits of FMTTMP are as follows: reducing the recurrence rate of mental illness; promoting the patients’ fully recovery by physiology, psychology, social technique and skills; reducing the economic burden of family and nation. However, if their family lacks management knowledge and enough confidence in patient’s recovery, it will affect the patient’s recovery and integrate into the society. Therefore, the family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reating the mental patients and as well as a unique superiority for the patients’ being restored to health. It’s of great significances to improve family member’s nursing skills for th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mental illness.

Mental patient; Family management; Recovery

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 广州 510545

任赐儿 主任医师、教授;研究方向:精神病治疗与康复

猜你喜欢
精神病人精神病病人
社区管理精神病人全血细胞分析
谁是病人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病人监护问题研究
——以离婚纠纷为例
精神病
都有精神病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病人膏育
不负刑事责任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相关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