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科学发展观“三进”的动因分析

2012-08-15 00:46
池州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三进理论课科学

江 巍

(安徽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安徽 芜湖241000)

关于“三进”的学术研究,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出发形成了不少成果,有的关注“三进”的实现路径研究,有的侧重于“三进”的实效研究,有的从“三进”与思政课教学的关系、地位、作用等角度研究。但就推动科学发展观“三进”的动因进行分析的还较罕见,本文试图以此为切入点,探讨影响科学发展观“三进”的因素。

1 科学发展观理论本身的科学性为 “三进”提供思想动因

1.1 科学发展观理论本身是科学的理论

首先,科学发展观理论是建立在对我国现实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发展的综合全面的考量基础上的,在纵向总结我国发展、横向比较其他国家发展过程中的成败得失的前提下提出来的。进入21世纪,我国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一些严峻挑战:人口问题、能源和资源环境问题、生态问题、城市化战略问题、贫富差距问题、国家可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培养的问题等。这些挑战只能在实现国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统帅下,才能得到真正有效的克服[1]。

其次,科学发展观理论是对国外主要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二战后,西方各国深受战争影响,是较早较系统的研究发展理论的,并涌现出各种发展理念。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人们的观念经历从单一追求经济增长到考虑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关系的转变,经历了发展视角从“物”转向“人”,寻求人的需要的满足与发展的转变。尤其在罗马俱乐部公布《增长的极限》报告后,人们开始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2]。科学发展观正是吸取这些发展观念的优点,摒弃其不足而形成的。此外,科学发展观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组成,这为科学发展观提出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科学发展观理论中,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印记。如,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社会发展的表现。我们今天坚持发展为第一要义,其中发展生产力仍处于核心地位。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马克思对未来社会有很多设想,其中一些理论也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借鉴。如马克思提出未来社会是个“自由人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与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在终极目标上是一致的。

再次,党内几代领导人对发展问题的探索,针对不同时期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的各种发展观,也是科学发展观得以形成的前提条件。尽管有些观念显得过时,甚至有的被历史证明存在错误,但科学发展观正是在不断试错和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中变的科学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也非常重视发展,但他将革命等同于发展,提出“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等,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重大损失。邓小平复出后及时纠正了这一发展观,把颠倒的政治和经济的观念重新颠倒过来,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发展才是硬道理”等新的发展观,使我国出现了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局面。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又出现了新的矛盾,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的问题,于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人提出了“全面发展”理论,并把发展与执政联系起来,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是在总结前人发展观的基础上,科学分析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情况,创造性的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1.2 高校学生思想状况的改进需要科学发展观的引导

自1991年至2011年开始,国家教育部连续二十年在全国高校开展高校学生思想状况滚动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思想多元化、生活方式多样化的今天,大学生也不能置生世外桃源,一些负面因素也对他们产生影响,思想上出现矛盾、甚至陷入误区。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注重功利,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当代大学生对自身发展十分关注,对求学求职、成人成才、成家立业非常关心,有较为务实的人生观、价值观,但有时也过于急功近利,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倾向。甚至于在入党动机上都有浓厚的功利色彩。有学者调查表明,有39%的学生党员承认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动机是 “为了个人就业的需要”[3]。当代大学生对自身发展的过分关注也导致一部分人忽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致使社会责任意识淡薄。例如,一份关于“上大学的目的”的调查显示:14.36%为报答父母养育之恩,62.42%为实现人生价值,11.5%为成名成家、提高社会地位,为社会做贡献的仅占8.04%[4]。这恰说明相当部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低。

第二,强化个体,集体观念淡薄。当代大学生主体意识增强,注重自我发展,重视个性塑造是优点但也存在不足。他们一方面注重个性发展,敢于张扬个性,具有独立意识、自主意识和批评精神,另一方面对集体与个体、集体观念与主体意识的关系存在认识偏差。据某高校的问卷调查显示,大学生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有一定道理的占49%[5]。先公后私、先人后己、无私奉献受到部分大学生的质疑,一些同学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不关心集体,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存在极端个人主义倾向。

第三,道德修养和政治素养有待提高。根据历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当代大学生道德修养情况主流是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但是,也应该看到这其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不少大学生认同公共道德、家庭美德等基本道德规范,但践行能力差。有调查问及“您在公共汽车上见到老弱病残的乘客会怎样?”,75.6%的同学会“主动让座”,22.2%的同学会“看情况再让座”。在“大街上碰到红灯”时,65.9%的同学会“遵守交通规则”,30%的同学会“偶尔闯红灯”[4]。此外考试作弊、不讲诚信、奢侈浪费等现象在大学校园也很常见。同时,大学生的政治素养也有待提高。虽然他们拥护共产党的领导,认同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但这些认识较肤浅,甚至说不清什么是“科学发展观”。有的同学政治理想较模糊。在一所高职院校的调查显示,有14%的大学生信仰佛教和基督教,36%的人没有任何信仰,但对宗教文化有一定兴趣,而信仰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只有21%[3]。这些调查虽然具有片面性,但也能反映一部分高校学生的思想状况,如不及时引导,负面影响扩散开来,则悔之晚矣。

在高校推进科学发展观“三进”既是解决学生思想问题,提高思想认识的需要,也是理论本身的需要。当代大学生确实存在很多困惑,他们一方面对个人发展十分重视,另一方面又不知什么是个人发展,也不知如何实现发展。而科学发展观所回答的正是“什么是发展,如何实现发展”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势必要在高校推进科学发展观 “三进”,提高学生思想认识。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有一句至理名言:“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科学发展观作为科学的理论,只有掌握群众,为广大群众接受,尤其是被作为国家未来的高校大学生接受,其物质力量才能更充分的发挥。

2 党史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经验为“三进”提供历史动因

2.1 早期马列主义的“三进”实践

从建党前后到新中国成立,早期高校对马列主义的学习和宣传虽没有“三进”的提法,但做法上也是将马列经典引入课堂讲义或直接将马列的经典作品作为教材,由精通马列主义的学者、理论家、革命家向学生讲授,最终这些理论思想成为一些学生的终生信仰,指引他们走上了革命道路。

建党前后,高校学生对马列主义的学习主要依赖于一部分革命先驱如李大钊、陈独秀、邓中夏、等人的启发和带动。他们翻译马列著作,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当时有恽代英翻译的《阶级斗争》、李汉俊译的《马克思资本论入门》、李达译的《马克思经济学说》等。不仅如此,1920年,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开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讲授《唯物史观》、《工人的国际运动》等课程,首次正式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引入高校的课堂[6]。这在高校学生中掀起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热潮,在不少学生头脑中播下了从事社会主义革命的火种,为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力量。

建党初期,党自己创办的大学很少,曾利用国共合作的机会,在上海大学和黄埔军校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1922年创办的上海大学,瞿秋白担任社会学系主任,曾将马列主义的很多经典著作引入教材,引进课堂,并邀请很多党团的负责人来讲授这些课程。当时开设的课程有马列主义哲学、社会发展史、马克主义政治经济学等课程。应用的教材或讲义有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以及《资本论》等马列经典。在黄埔军校一批共产党员担任政治部、党的秘密支部的负责工作和政治教官,他们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当时军校开设有:《苏联研究》、《社会主义运动》等马列主义课程,周恩来、恽代英、陈毅等亲自担任过政治教官。通过这些学习,高校大学生进一步掌握马列主义理论,也正是通过他们,马列主义的星星之火在中国的传播最终成燎原之势。

新中国成立以前,高校学生学习马列主义最突出的高潮时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当时党创办了几所较正规的高校,有陕北公学院、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和以短训班为主的抗日军政大学。全国各地的青年学生如潮水般涌向延安,如何使这些学生转变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当时几所高校的主要任务。各高校都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学习,几所高校共同特点是都以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为基础教育内容,并努力与抗日战争相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开设的课程各校结合自己的实情有所差别,如抗大开设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政治经济学》、《时事政策》等,陕北公学开设了 《马列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等。此外,教学方式除理论学习,各校都十分重视实践教学,让学生深入社会实际,把理论学习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尤其是经过延安整风,各高校端正学风,学以致用,发扬教学民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延安思想政治教育出现新局面。

2.2 毛泽东思想的“三进”实践

毛泽东思想的“三进”在中央文件中也没有明确的提法,但高校学生学习毛泽东思想的实际行动证明“三进”是存在的。

首先,在课程设置上体现了“三进”。1949年至今,高校学习毛泽东思想经历了从学习毛泽东的经典文章和著作到展开全面学习毛泽东思想的过程,在课程名称上也由以文章名称命名到直接冠名毛泽东思想的转变。1949年到1953年上半年,在全国高校的政治课中开设了“新民主主义论”,主要是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同名文章《新民主主义论》。1957年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中共中央宣传部规定以毛主席的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中心教材。1961年开设了“中共党史”,在教材未出版前,规定各高校以学习毛泽东同志的主要著作为主。“85”方案的课程体系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中设置了中国革命史,以继续在高校思政课中推进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在随后的“98”方案中单独列出了“毛泽东思想概论”课,在“05”方案中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十七大召开后又做了新的调整,2008年出版了新版概论课教材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些体现了毛泽东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重要地位。

其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也体现了“三进”。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水平,保证毛泽东思想高效的进课堂、进头脑,中共中央多次发文、召开会议研究培养思想政治理论师资的问题。在1952年9月1日的《中共中央关于培养高等、中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师资的指示》中做了有关加紧培养高等、中等学校政治理论师资的五点指示。主要是通过举办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班扩充师资队伍。1957年教育部刘子载副部长《关于高等学校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讲话中提到要积极开展学术思想批判,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思想水平,提高教学质量。1958年4月12日《对高等学校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草稿)》中介绍了当时的政治课教师队伍情况,受当时反右斗争的影响,认为很多政治课老师存在政治问题,不能任政治老师,所以采取多种途径补充、培养和提高政治教师。1964年10月11日《中央宣传部、高教部党组、教育部临时党组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教师队伍必须革命化,对政治教师的培养提出了五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包括从提高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水平、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下乡下厂、充实和调整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使高校师生比达到1:100等方面[7]。这一时期,高校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虽然经历一些波折,一些教师错划右派,在文革期间又受到冲击,但从这些文件和讲话中可以看出党中央教育部一直没有放松对思政师资队伍的建设,一直把高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的水平与教师队伍建设紧密相连,为引导学生深入的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积蓄力量。此外,毛泽东思想的“三进”还体现在对授课学时的明确规定,强调从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与管理等方面加强高校学生政治理论教育。

2.3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三进”实践

党的十五大以来,推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三进”是各地教育部门和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1998年4月28日,中宣部、教育部下发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通知》指出,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当前最迫切的任务是要下大气力把邓小平理论编成教材,进入课堂,武装大学生的头脑。《通知》还对“两课”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要求各普通高校从1998年秋季开始普遍单独开设 《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1998年6月10日,中宣部、教育部印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又对“邓小平理论概论”课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及内容予以明确。自此各高校把学习邓小平理论作为“两课”的中心内容。从师资力量、教材教法、教学效果等多个层面的开展邓小平理论“三进”的学习和研究活动。

2001年7月26 日,教育部下发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教育教学中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中指出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要求各高校的“两课”教学要把贯彻和落实《讲话》精神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去抓。2004年8月,党中央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即“16号文”),其中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和改革作出重大决策。在“16号文”的精神指导下,2005年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正式提出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即“05意见”)2005年3月中宣部教育部又联合印发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即“05 方案”)。“05 方案”提出的课程设置中一项重大调整,将原来分设的“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概论”课合并起来加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一门新课程,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正式内容。

回顾高校历次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在中国的新的发展成果,有利于为推动科学发展观的“三进”提供历史经验。因为曾经的每一轮理论学习不仅为今天的学习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方法、思路等各种经验,而且其取得实际效果,为新中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生力军,也为加强新的理论学习提供了强大动力。

3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发展为 “三进”提供现实动因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高度重视。如,2004年下发“16 号文”,2005 年下发 “05 意见”、“05 方案”,自2004年起,为贯彻落实16号文件精神,中宣部、教育部、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国务院办公厅等多部门又分别或联合下发了12份文件,地方政府和各高校积极响应这些文件精神,真抓实干,为这门课程的大发展赢来契机,为科学发展观“三进”提供现实动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央和地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视,为思想政治教育大发展。赢来发展契机的同时,也为科学发展观“三进”提供了良好的外在环境和社会氛围。16号文开篇就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文件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关系“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重大课题。“05意见”再次强调“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由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各部门齐心协力,全力投入,掀起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潮,各种学习实践活动、进修培训、评估评比、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精品课程建设等大大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发展的机遇中必然会被格外重视,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中,必然会更有效的推动科学发展观的“三进”。

第二,中央和地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发展提供的人、财、物力支持,实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保驾护航的同时,也为科学发展观的“三进”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为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和“16号文”精神,2008年9月中宣部教育部又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其中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建设、教师的选聘配备、培养培训等有非常清晰的规定。如明确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当建立独立的、直属学校领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要总体上按不低于师生1:350—400的比例配备,实行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每年安排指标招收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学位等。这些规定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地位在各高校大大提高,极大鼓舞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工作热情,同时提高了这门课程的人才素质和教学水平,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长足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科学发展观“三进”无论是从对理论的深入研究角度,还是从教学角度,将理论融入教材,再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精辟讲解,使学生真正心领神会,都离不开这支人才队伍。此外,在财力和物力上中央和地方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保障。“16号文”第九点意见提出“要加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学校要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场所与设备,不断改善条件,优化手段。”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积极落实这一文件精神,如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安徽省教育厅在2009年2月就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意见》,就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经费问题明确规定“按每生每年20元的标准提取专项经费,用于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毫无疑问,充足的经费保障和物力支持,为思想政治教育大发展提供了切实有效的保障,这自然也让科学发展观“三进”的动力更足。

第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教科研方面的改革和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观“三进”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在“进教材”方面,一是要对科学发展观理论加大研究力度;二是要将这一理论科学的融入教材,“05意见”指出“教材建设要充分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全面反映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和基本经验”。“05”方案中“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这些文件精神落实到实践中大大推动了科学发展观“进教材”。在“进课堂”上,16号文和“05方案”在促进教学模式改革上的指导意见十分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观走进课堂,成为受学生欢迎的理论知识。如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经费开展实践教学。优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观摩活动,组织社会考察,组织制作“精彩一课”、多媒体课件,实现立体化教学。“05意见”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加强实践教学和改革考试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在“进头脑”方面,就是要引导大学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理想信念,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体而言就是推动科学发展观入耳、入脑、入心。这些措施广泛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途径,为推进科学发展观“三进”构建了良好的平台。

[1]牛文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发展观[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4(3):194-195.

[2]丰子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7.

[3]张原静.浅谈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首届山东高校辅导员工作论坛[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504,505.

[4]苗丽芬.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8,82.

[5]朱剑昌.大众化条件下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J].世纪桥,2007(4):130-131.

[6]国家教委思想政治工作司.中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史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20-23.

[7]全国普通高校“两课”教育教学调研工作领导小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文献选编(1949-2003)[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53.

[8]顾海良.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论略[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9):16-25.

猜你喜欢
三进理论课科学
棋乐
藏垢纳污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跋山涉水 三进下党——习近平同志“九到寿宁三进下党”调研往事的回忆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科学拔牙
“三进”为载体 学知做雪锋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