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教师素质

2012-08-15 00:52胡忠玲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素质

胡忠玲

(中州大学廉政文化中心,河南郑州 450044)

浅谈如何提高教师素质

胡忠玲

(中州大学廉政文化中心,河南郑州 450044)

教师的本职除了教书还有育人。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能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高尚的职业道德,这样才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习观。

教师;素质;科研创新;职业道德

教师素质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高贵品格和能力。教师素质不仅包含教师对知识的理解,还包括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实施素质教育意味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价值观和人才观,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要有高尚的职业情操和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同时,教师还要具有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使学生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教师要关注最新的科研成果,积极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尊重学生人格,懂得因材施教。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更新教育观念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就要更新教育观念。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不利于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教育内容死板,学生被动接受书本内容,这样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出现厌学现象,严重束缚思考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这种问题不解决,素质教育就是一句空谈。素质教育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开发学生的自觉思考能力,调动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该采取相应措施,适时引导学生突破传统观念,勇于实践,勤于思考,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的潜力。

二、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作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知识也越发显得重要起来。教师必须在自己的整个知识框架内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改进教学方法,逐渐掌握新的教学理念,才能不断满足学生知识的追求。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文盲”不再是指不会识字、写字的人,而是指不能利用计算机等高科技,不会捕捉信息,不懂外语的人。信息革命时期,每个人都面临着“学习革命”的严峻挑战。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具有深厚的学科知识、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现代化的科学教学方法以及良好的自身素质。

三、高尚的职业道德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言行时刻影响着学生的行为规范,教师在向学生传达知识的同时也在传达着自己的思想。新型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深厚的学识、高超的技能,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以及为教育事业奉献的高贵品质。教师是一个高尚的职业,优秀的教师更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教师所具有的良好职业素质、高尚道德情操、深厚文化底蕴、坚定职业信念、正确价值观念以及乐于奉献的精神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

四、健康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师特定的工作环境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教师的工作是通过听、看、写、讲来完成的,因此良好的听力、视力和声音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条件。

除了身体健康,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个心理有问题的教师是不可能教出优秀的学生的。近几年来出现的老师辱骂、体罚学生的报道屡见不鲜,这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五、教师应该具备专业知识

深厚的专业知识是教师作为授业者的必备条件。教师要有足够多的知识储备,才能让学生接收到一定的知识,没有了这个条件,教师的工作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另外,教师还需要有一套独特的正规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汲取知识。这里所说的正规是指能按照国家对教育教学的要求,把自己的思想、个性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使自己的教学过程从容不迫,使课堂焕发出艺术般的魅力,而不是教条式地向学生灌输课本内容。

六、教师要注重研究教学方法

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和学生心灵交流的过程,课堂就是这种交流过程的最重要场所。教师要注重把握课堂教学过程。教师的水平不能代表其所教学生的水平高低,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水平,就要想办法把自己的知识有效地传输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传达自己思想的时候讲究一定的方法。教法是联系教师知识和学生头脑的桥梁,教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理解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因此对教师来讲,教法尤为重要。一堂课的好坏,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把课堂变得充满活力,能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时刻谨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的教师只是单纯讲解知识,忽略了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这种单向的课堂教学法只会使课堂变得枯燥无味、毫无生趣。因此,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适时地和学生进行互动,把学生真正带入到课堂中。

七、教师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健康

很多教师把教学简单地理解为传授知识而忽略了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称之为真正的人才。所以,除了传业授道解惑,教师还应该注意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建设,关心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很多人觉得现在的学生在家里都是“小皇上”、“小公主”,衣食无忧,不需要教师的关心,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生活的无忧不代表心理的健康,物质的丰富不代表精神的充实。教师在学生心灵方面的影响是无可替代的,与父母相比,他们表现出来的关怀更理性,也更乐于被学生接受。研究表明,得不到教师关怀的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现在的社会犯罪越来越低龄化,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们,建立正确的师生观,做一个令学生信服的教师。

总之,教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新的形势下,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新一代高素质人才,是时代赋予广大教师的神圣职责。每一位教师都应站在时代的高度,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保证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1]程景民.现代素质教育概论[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

[2]周宏教.育新概念[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3]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G451

A

1008-178X(2012) 05-0124-02

2012-02-09

胡忠玲(1972-),女,河南信阳人,中州大学廉政文化中心研究员,硕士,从事廉政文化建设及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素质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司法职业道德》课的教学探讨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