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思考

2012-08-15 00:43顾天鸿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6期
关键词: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环节

顾天鸿

(大连科技学院,辽宁 大连 116052)

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思考

顾天鸿

(大连科技学院,辽宁 大连 116052)

文章阐述了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构成,结合专业的特点,分析了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建议.

交通运输;实践教学;实践训练

交通运输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先行,目前,我国交通运输业的信息化水平已经不断提高,这对交通运输业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实践教学是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作为高等院校,要想培养出理论基础好、专业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交通运输人才,必须要加强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和思考.

1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

我院交通运输专业主要面向铁路运输方向,其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三大部分.其中,课程设计环节根据设计内容大约为2~3周的时间;专业实习按照开展实习的时间的不同可具体分为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认识实习多在相关专业课程开课前进行,通过认识实习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专业内容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而生产实习则安排在第七学期,在所有核心专业课程结束后统一进行,在生产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目的在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毕业设计则固定在第八学期进行,它是学生在毕业前进行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在毕业设计期间,学生要对四年来所学习的专业课程进行梳理,对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进行筛选并有选择的进行应用,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它是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

2 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形式单一、模式简单

目前,实践教学的形式可归纳为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三种,其形式比较单一,且多集中在开学初或学期末统一进行,对于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疑惑无法通过现场技术人员或工人师傅及时的进行解答,造成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脱节.此外,毕业设计多局限在校内由教师指导完成,且选题范围长年不变,题目的应用性远远落后于行业的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

2.2 操作不规范、无法真正落实到位

2.2.1 课程设计不规范

交通运输专业的核心课程基本都设有课程设计环节,由于没有独立的教材,大体方向多为任课教师根据理论课的内容指定,课程设计的任务书和指导书大都由任课教师编写,既不规范,内容也比较单一,学生的设计任务相似性和重复性很大,给学生留有抄袭的机会.另外,由于任课教师的研究方向以及对实践的把握程度不同,导致了课程设计环节只是对理论知识的简单验证,并没有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学生完成课程设计任务后,仍然不能从事现场相关工作,不具备独立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能力.

2.2.2 实习不能真正落实到位

学生对实习重要性缺乏认识.当前,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有的学生毕业后不直接从事本专业的工作,个别学生甚至从事与本专业毫无联系的其他工作.如此一来使得实习内容与某些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的工作内容相脱节,严重影响了部分学生对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实习只是应付形式,根本学不到真正的知识和技能,只要老师考勤时保证到位,实习结束后按时提交实习报告就都能通过,久而久之,出现了大量逃避实习或在实习过程中弄虚作假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实习的质量.

学生无法现场真实操作.根据我院教学计划,交通运输专业的学生要深入到铁路运输企业进行现场参观和实际动手操作,由于铁路运输行业自身的特殊性,大多数企业不愿接收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认为学生的实习会影响到现场的生产作业.即使接收了也只限于现场进行简单的讲解,基本上没有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对现场的作业学生只能是走马观花,应付了事,难以保证实习的质量.

实习指导教师经验不足.实习指导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能够在整个实习过程中给予学生全方位的指导.而大多数高校教师都是毕业后直接从教的,基本没有现场操作的工作经验,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对理论知识专研得很深,但对实际操作接触的很少,这就造成大部分专业教师理论教学经验丰富,但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加之企业不能及时安排合适的现场工作人员进行指导,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实习效果.

3 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3.1 探索实践教学新形式

考虑到运输安全问题以及学生无现场操作经验,通常到企业实习的学生无法像企业工人那样实际动手操作,对于这一点企业也是无能为力的,但作为学校,我们应该积极探索新的实践教学形式来进行弥补.例如,开展专业课程实践训练(简称“实训”),在学校通过购置一些简单、基本的操作设备来营造现场的工作环境,由学生充当现场各岗位的工作人员,模拟现场作业并不断进行演练,以企业的实际规章制度和各种操作标准进行考核,已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目的.但这种实践教学模式要求指导教师有丰富的现场操作经验,必要时可由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担任指导教师.

3.2 课程设计规范化

课程设计应规范化、标准化.首先,课程设计应有规范的独立于理论课之外的课程设计指导教材,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有书可依,教材中涉及的设计题目应包含多个,学生可根据个人未来可能从事的专业岗位有选择地进行,改变以往全部学生都用同一个题目的现象.对于几个人同时选定一个题目的,应由指导教师进行把握,可在设计数据和选定参数上加以区别,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有效地避免了抄袭.除此之外,课程设计应考虑各门课程间的相关性,设计题目既突出本门课程的实践性,又与其他课程的实践环节有联系,可为其他的课程设计环节奠定实践基础,在学生完成本专业的全部课程设计任务后,能够形成较全面的实践知识体系,对现场的相关工作岗位有一定的认识,积累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实践经验.

3.3 以学生为主导开展实习

为了迎合学生多样化的就业趋势,学院提倡以学生为主导展开实习,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将来可能从事的行业或岗位自行联系对口的实习单位进行实习.这种实习模式能够让学生真正接触到生产一线并参与生产,学到毕业后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切实地满足了学生的需要,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好评.同时,学生自主练习实习单位,还能减轻学校的压力,在实习过程中,单位也可以考察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为单位选拔真正优秀的专业人才.但是这种实习模式为学院的实践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院必须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成绩评定标准,教师要在整个的实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监管,从而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

3.4 毕业设计途径多样化

毕业设计环节要求学生应用四年来所学习的全部理论知识解决一个实际的专业问题,整个过程中教师要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指导.传统的毕业设计只局限于在校内展开,由校内的专业教师给出多个毕业设计题目,学生可自由地进行选择,但题目的方向大多与教师的科研方向有关.近年来,我院尝试拓展毕业设计的新途径,即鼓励学生到企业去完成毕业设计.这种毕业设计模式由企业技术人员出题并指导,整个过程在运输企业完成,学院要对学生毕业设计的完成情况进行阶段性检查.实践证明,该模式增强了毕业设计题目的实践性和前沿性,通过完成毕业设计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的一个实际问题,整个过程要求学生真正参与到企业的运营管理当中,了解现场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使得学生的应用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为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5 加强对实习指导教师的培训

针对指导教师实践教学经验不足的现象,应创造条件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例如,对于已建立的实习基地,在为学生提供实习单位的同时还应为教师提供培训的机会.我国的铁路运输企业实行的是“半军事化”的管理模式,每年都会定期对职工开展技能培训,由经验丰富的现场技术人员进行讲解并示范操作方法,而且有严格的考核制度,职工只有在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学校应充分利用铁路运输企业的这一特点,使教师参与到这项培训当中,了解铁路运输生产过程中重要设备的使用方法,掌握先进的运输生产管理技术,不仅对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水平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更新理论教学内容也会有所促进.

4 结束语

交通运输专业要想培养出优秀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必须结合运输行业自身的特点,广泛利用社会资源,改革实践教学方法,更新实践教学手段,不断的思考和完善实践教学新体系.

〔1〕马驷,彭其渊,王琳,等.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8,9(6):95-99.

〔2〕陈振斌,张建珍.交通运输专业毕业实习教学改革与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9(3):131-134.

〔3〕饶凌平,胡钋,华小梅.校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CEPE,2009,5(137):35-36.

〔4〕马驷,王琳.国内高校交通运输专业培养计划的比较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9,10(2):39-43.

G420

A

1673-260X(2012)03-0246-02

猜你喜欢
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环节
高校毕业设计展吸引业内眼球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中秋明月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开放大学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