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竞技体育舞蹈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2-08-15 00:43张丽蓉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6期
关键词:竞技舞蹈运动员

张丽蓉

(厦门理工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4)

中国竞技体育舞蹈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张丽蓉

(厦门理工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4)

文章通过分析中国竞技体育舞蹈的现状得出:中国竞技体育舞蹈发展迅猛但与世界水平仍有一定距离,并认为以下几种方式是有效解决方法:1)建立健全体育舞蹈市场运作体制;2)亟待健全体育舞蹈运动员培养机制,严格建立运动员等级制度;3)加大对竞技体育舞蹈科研的引导;4)集中整理和翻译国外具有代表性体育舞蹈教材和视频.

竞技;体育舞蹈;发展;现状

1 前言

体育舞蹈自上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以来,在短短30多年的时间里取得长足的发展,据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官方统计,中国体育舞蹈群众基础已经达到3000多万,成为一个人数众多的体育舞蹈大国.在竞技方面,中国成为了亚洲体育舞蹈强国,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选手,在亚洲乃至世界都获得过良好的成绩.在2010年11月举行的广州亚运会上,中国体育舞蹈选手实现了包揽10枚金牌的可喜成绩,更是突破中国亚运会第1000枚金牌的得主.当然在这样的成绩目前,中国竞技体育舞蹈界必须认识到,我国体育舞蹈的现有水平与世界顶尖选手之间仍有差距,如何培养出职业世界冠军仍是摆在中国体育舞蹈官方和教练前的课题.目前,国内体育舞蹈训练方法和环境、人的意识离培养世界冠军的高度仍有一段距离,当然,所有问题的解决都需要长期积累,在这个过程中,体育舞蹈项目本身的高速发展带来的是发展过快中遗留的一些没有跟上发展速度的问题.笔者希望能够通过分析中国竞技体育舞蹈现存的问题,试图发现解决问题的症结所在,也希望能够为中国竞技体育舞蹈更快更好的发展,建议献策,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与总结,了解国内外体育舞蹈课程发展水平及方法.

2.2 专家访谈法

对体育舞蹈有关专家进行访谈,对本文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等方面进行探讨.

2.3 调查问卷法

对体育舞蹈俱乐部、教练及选手进行问卷调查,对目前中国体育舞蹈的商业化运作模式进行了解.其中对俱乐部共发放问卷50份,有效回收问卷42份.对选手发放问卷500份有效回收476份.

2.4 数理统计法

用数理统计软件对相关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体育舞蹈理论发展存在问题的分析

3.1 体育舞蹈的文化属性决定了对其文化内涵理解和融合需要过程

体育舞蹈起源于欧洲和拉丁美洲,在国外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现代体育舞蹈的起源是欧洲宫廷,所以体育舞蹈项目包含了很多欧洲上流社会绅士淑女的文化内涵,是一种现代文明社会的高雅运动.对于中国的体育舞蹈来说,要培养出世界一流选手,除了进行体育舞蹈技术方面的学习,深入理解体育舞蹈中所蕴含的西方文化将其融入到自身的表演中是非常关键的.这需要体育舞蹈选手本身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和修养,也需要为体育舞蹈选手提供一个良好的体育舞蹈环境,但是这些条件的具备需要长期的过程,更需要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及各大中专院校的足够重视,把培养优秀选手的长远目光放在首位,放弃选手培养过程中的功利性思想.当然,这个问题的解决也需要一定的过程.

3.2 对国外体育舞蹈理论体系的引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国外的体育舞蹈理论体系经过多个阶段,已经形成了一套很完善的系统.现今中国体育舞蹈很多的理论都来源于对国外理论体系的翻译或直接引进.但是,国内能获得的理论完善的译著并不多,翻译作品也并没受到足够的重视,网络流传的音像制品大多是没有翻译过的英文版,或者是翻译混乱的视频,笔者所能得到的音像制品中,同声传译占了绝大多数,精细制作的视频并不多见.所以,语言不通、粗制滥造的翻译制品等问题直接导致对体育舞蹈理论知识的误解,甚至得到完全相反的结果.这些也是目前体育舞蹈技术理论学习中经常发现的问题.

3.3 理论的研究落后于实践的发展,体育舞蹈竞技技术相关文献数量和质量均有待提高

通过对cnki数据库对体育舞蹈国内相关论文的搜索从2001-2010年,体育舞蹈论文数量程上升的趋势,文章的品质也有大幅度的上升.从研究现状来看,文章主要集中在项目推广、历史沿革、功能开发和教学教法探讨等层面.而笔者认为,要培养出高水平的选手,不仅在教学和训练方面,理论知识也需要有很深的沉淀.需要把国外的系统理论了解掌握并总结出适合中国选手特点的训练理论,事实上现在体育舞蹈方面的理论仍然落后于实践,但这样的现状在近一两年有所改变.在为数不多的技术性文章当中,也能够看到一些将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的文章.如:何忠认为,力量素质是体育舞蹈选手各项身体素质中最为核心的素质,中国选手更应该重视体育舞蹈选手的专项力量训练并形成体系[1];熊文认为,我国选手缺乏对舞蹈艺术的理解,不善于运用音乐,对舞蹈的人文素养修炼不足,本身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难于充分发挥[2].

4 体育舞蹈训练实践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4.1 亟待更良好的市场化运作模式

体育舞蹈引进中国的时间不长,相关的制度与运作模式都在逐渐的摸索中.虽然体育舞蹈的市场化运作模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体育舞蹈大奖赛的产生更进一步规范了体育舞蹈市场化运作模式.但相比较一些运作相对成功的项目来说,体育舞蹈仍可以有较多可借鉴的部分和内容.比如说,奖池奖金低,不能提供优秀选手足够的生活保障,选手还依旧需要以教舞带舞来维持自己的生活与学习比赛的开销,这相当程度上阻碍了优秀选手全身心投入到提高自身的技术技能,也影响了这个项目的更进一步发展.另外,缺乏对于赛事的宣传,赛事缺少相应的关注度,相关媒体的报道程度的缺乏,阻碍了更多的人更多的了解体育舞蹈与对体育舞蹈赛事的活动的参与,也影响了赛事的门票等一系列体育舞蹈产业链条的发展.

4.2 体育舞蹈教学训练环境总体功利性较强导致了体育舞蹈运动员运动寿命的过早开发

在运动训练学中,运动员的成长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按照训练学的规律,运动员需要经历至少四个阶段、8年的时间,最终才能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世界级的选手.对于技术性要求更高的体育舞蹈来说,通过对多名世界职业冠军的分析,从开始接受训练到最终成为世界冠军的成才年限从15-20年不等.但是对于中国的选手来说,更多的功利思想导致了教练及运动员本人过早的想出成绩,对于初级选手进行不适合的高级的训练或者超过运动员本身能承受的训练,导致了基本功的缺失及运动损伤的形成,也阻碍了这些选手的成长.虽然短期能够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对于选手的长期发展不利.这有待于对选手发展的严格限制和专业的引导.

4.3 缺乏科学的专业素质训练的理论研究成为阻碍竞技体育舞蹈更进一步发展要因

对于中国的竞技体育舞蹈来说,目前的训练与教学更多的还是引进国外的教学训练方法体系为主.但在这一方面,笔者认为,要想培养出世界冠军,需要体育舞蹈出现更多的专业教练与科研人员,研究适合与中国选手发展的训练专业体系.

5 结论与建议

5.1 建立健全体育舞蹈市场运作体制,使体育舞蹈市场能够积极健康发展

体育舞蹈成为一项竞技运动进入人们视野的时间并不长,对于年轻的体育舞蹈来说,一切的改革与体制的建立都是在一种摸索状态中.对于体育舞蹈的市场运作模式而言,欧美国家走在世界的前列,如英国的黑池舞蹈节、英国的国际公开赛、德意志公开赛等,这些比赛观众众多,每年参赛的选手以及观众多达几十个国家,每年多达几万人为了观看或者参加比赛去到这些地区,为该地区的社会经济繁荣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如何学习这些比赛的优点,增强国内体育舞蹈比赛的宣传,提高国内比赛的知名度,使更多的人认识体育舞蹈,喜爱体育舞蹈并能够参与其中,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同时,培育国内体育舞蹈明星,提高体育舞蹈明星在全国的知名度,让体育舞蹈明星在对外的宣传能够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对体育舞蹈在中国的发展也具有更有意义的作用.而目前为止,在国内的赛场上,我们看到的观众更多的仅仅局限于参赛的选手跟亲友.国内的比赛需更多的爱好者,有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其中,享受体育舞蹈的激情与乐趣,这对于中国体育舞蹈的更进一步市场化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中国来说,体育舞蹈拥有广阔的群众基础,但是,相较于一项成熟的市场化运作的项目而言,体育舞蹈仍然处在摸索阶段.虽然近年来中国体育舞蹈具有长足的发展,但无论从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上及从体育舞蹈项目本身的发展上,仍需要更多的改革和发展.笔者认为,如果能够汲取一些相对市场化运作相对成功的项目的经验,将为体育舞蹈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比如:网球、高尔夫等运动项目.加大中国体育舞蹈比赛的奖金额度,提高优秀体育舞蹈运动员的收入,能够吸引更多优秀的选手的参与,提高选手的生活水平,对中国培养出世界级优秀选手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体育舞蹈的市场化是一个复杂的需要更多的体育舞蹈官员和科研人员参与其中进行更深一层次探讨的问题,需要时间的沉淀和磨砺.

5.2 亟待健全体育舞蹈运动员培养机制,严格建立运动员等级制度,使运动员的训练从小开始以科学的、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

目前,作为一种体育运动项目,体育舞蹈仍然没有一个严格的运动员等级制度,阻碍了这个运动项目的进一步推动和发展.在这个方面,可以借鉴项目性质比较类似的花样滑冰、花样游泳、健美操等项目,建立严格的运动员等级制度及考评制度,使体育舞蹈运动员的发展阶段性更加明确,也使运动员从小就能够开展系统的、有长期发展目标的训练.让体育舞蹈选手能够参与到运动员等级制度中来,为体育舞蹈运动员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

同时,体育舞蹈等级制度的建立也可以使高校体育舞蹈高水平运动队的建立成为可能,为中国体育舞蹈的更进一步发展起到助推器的作用.

5.3 加大对竞技体育舞蹈科研的引导,为中国体育舞蹈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所有项目的发展应该以理论为先导,体育舞蹈的发展也不例外.加强对竞技体育舞蹈理论研究的扶持力度,能够让竞技体育舞蹈理论先行,指导体育舞蹈运动员选材、训练等实践过程,研究体育舞蹈的发展规律,推动体育舞蹈市场化运作模式的更进一步建立,对竞技体育舞蹈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5.4 集中整理和翻译国外具有代表性体育舞蹈教材和视频

体育舞蹈项目的年轻化特性导致了体育舞蹈技术更新快、时效性强等特点,同时由于体育舞蹈起源于欧美等国,新兴的技术及项目发展趋势更多来自于欧美等体育强国.所以即时的翻译国外优秀的教学视频和教材,规范国内体育舞蹈翻译作品的市场,使国内教练及选手更好的理解体育舞蹈的特性和特点,更进一步的掌握体育舞蹈新兴理念和技术,能够使国内体育运动项目更好的跟国际接轨,直至国内的竞技体育理论发展到相应阶段,拥有特定的适合于国内选手的训练体系.

总之,笔者相信通过中国体育舞蹈几代人的努力,中国的体育舞蹈水平将不断提高,从一个亚洲体育舞蹈强国,成为一个世界体育舞蹈强国.世界冠军的产生指日可待.

〔1〕张清澍,陈瑞章.体育舞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2〕李文春.体育舞蹈教程[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

〔3〕李雷,王卫,李龙.体育舞蹈的健身价值及在我国高校开设的必要性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6):814~816.

G812

A

1673-260X(2012)03-0141-03

福建省教育厅社科课题(JBS10179)

猜你喜欢
竞技舞蹈运动员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学舞蹈的男孩子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竞技精神
花与竞技少女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