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海峡西岸”视角对温州市发展休闲体育旅游的SWOT分析

2012-08-15 00:43张松林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6期
关键词:海西旅游区温州市

张松林

(温州大学 体育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以“海峡西岸”视角对温州市发展休闲体育旅游的SWOT分析

张松林

(温州大学 体育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以“海峡西岸”为视角,以“海西旅游”和“海西经济”两大《规划》为主轴,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SWOT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纳入“海西”核心区的温州市发展休闲体育旅游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探讨温州作为“海峡西岸”重要城市发展休闲体育旅游的策略和措施,为全面、健康发展温州休闲体育旅游提供参考,也为发展海峡西岸休闲体育旅游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证依据.

海峡西岸;温州;体育旅游;SWOT

1 前言

海峡西岸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2009年12月22日,《海峡西岸旅游区发展总体规划(2010—2020年)》顺利通过了国家旅游局评审委员会的评审.国家旅游局把海峡西岸旅游列为全国“十二五”期间优先规划和发展的12大重点旅游区之首,规划涉及福建、广东、浙江、江西4省23个地市,规划通过12年左右建设,实现“三轴八区”总体空间布局.2011年4月8日,由国家发改委制定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经国务院正式批准并公开发布了.规划是指导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按照功能区定位,统筹区域发展空间布局,加快形成分工明确、布局合理、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一带、五轴、九区”网状空间开发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以上两个《规划》为发展海峡西岸休闲体育旅游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和保障,尤其是《海峡西岸旅游区发展总体规划》更为发展海峡西岸休闲体育旅游提供了比较具体的指导和参考.然而目前对于海峡西岸的休闲体育旅游研究较少,且研究范围都为福建省的城市和地区,研究的深度和层次也比较低,而依据两大《规划》对海峡西岸休闲体育旅游的研究还未曾见到.

温州作为《海峡西岸旅游区发展总体规划》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比较重要的城市,融入“海西”已成事实,温州应该抓住这个大好机会,大力发展旅游业.然而,温州休闲体育旅游发展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休闲体育旅游在体育产业中的比重还比较低,目前对温州休闲体育旅游状况还缺乏全面的了解,对于温州市休闲体育旅游的研究非常少.鉴于此,本研究尝试以《海峡西岸旅游区发展总体规划》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为视角对温州市的休闲体育旅游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从而把握温州市休闲体育旅游发展的总体状况,探讨温州作为“海峡西岸”重要城市发展休闲体育旅游的策略和措施,为全面、健康发展温州休闲体育旅游提供参考,也为发展海峡西岸休闲体育旅游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证依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海峡西岸浙江省温州市休闲体育旅游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通过搜集国内外休闲体育旅游以及相关方面的文献资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2.2 访谈法:针对本课题的情况,访谈了体育理论和旅游理论方面的专家、学者、听取他们关于本课题开展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为本课题研究提供指导.

2.2.3 实地考察法:实地考察温州部分开展休闲体育旅游的景点,了解体育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以及休闲体育旅游基础设施等信息,为本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2.2.4 SWOT分析法:SWOT分析法(也称TOWS分析法、道斯矩阵)即态势分析法,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经常被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等领域.

3 融入海峡西岸温州市发展休闲体育旅游的SWOT分析

3.1 融入海峡西岸温州市发展休闲体育旅游的优势(Strengths)

3.1.1 温州自然旅游资源优势

温州自然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目前全市共有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国家AAAA级旅游区,5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世界地质公园,旅游景区面积占到国土面积的24.2%.旅游资源类型多、数量丰、档次高、品牌资源突出,发展潜力大.

3.1.2 融入海西的区位和地域优势

以《海峡西岸旅游区发展总体规划》视角分析,温州作为海峡西岸旅游区的重要城市,是《海峡西岸旅游区发展总体规划》“三轴”中“蓝色海滨景观轴”的12城市之一,蓝色海滨系列旅游突出动感浪漫的特色,一方面大力开发滨海观光类旅游产品;另一方面,加强休闲度假类旅游产品的开发,完善休闲度假类旅游服务设施.主要产品形式包括滨海观光旅游、滨海休闲度假、近海邮轮度假、海洋渔业旅游、康体休闲旅游和欢畅自驾旅游等.温州市地处中国海岸线的中部,是浙南闽北的重要城市.全市海域面积1.1×104km2,海岸线全长339km,江口港湾众多,沿海岛屿星罗棋布,有沿海岛礁437个(岛屿239个),岛屿岸线长567.9km,其中有旅游开发价值的岛屿与大陆滨海区42个,具有发展海洋旅游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温州也是《海峡西岸旅游区发展总体规划》“八区”中“闽浙山海生态度假旅游区”城市之一,闽浙山海生态度假旅游区的中心城市为宁德市、温州市、台州市.是以海滨生态度假、商贸会展、民俗体验为主导功能,辅之以宗教文化旅游产品和都市休闲旅游功能.温州为“闽浙山海生态度假旅游区”中最大的城市,温州是民营经济的发源地之一,民营经济发达,温州商会遍布世界各地;温州民俗体育旅游中赛龙舟、苍南县金乡镇农历九月十五庙会的抬高阁;乐清和洞头海岛的鱼灯舞也比较出名.

温州还是《海峡西岸旅游区发展总体规划》中海峡两岸旅游合作“十大战略支点”的浙江省唯一重要海滨城市,“十大战略支点”是以西岸厦门、福州、莆田、汕头、温州和东岸台北、高雄、台中、金门、澎湖所组成的旅游合作支撑体系.作为“十大战略支点”中大陆5个重要海滨城市之一,足以说明温州在海峡两岸旅游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依靠区位和地域优势,带动温州市区及至浙江省发展休闲体育旅游.

以《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的视角分析,首先温州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中“一带(沿海发展带)”具有竞争力的海峡西岸城市之一.其次《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要求纵深推进五个发展轴:以福州、厦门、泉州、温州、汕头为龙头,依托铁路、高速公路,由沿海地区向内地辐射,带动沿线地区发展,形成以点带面、联动发展的新格局.温州隶属温州——丽水——衢州——上饶发展轴,也是重点建设的五个发展轴之一.第三《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重点发展九个集中发展区,建设成为产业集聚区和城镇密集带.温州作为九个集中发展区之一“温州沿海发展区”.该区要求以温州为依托,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发达的优势,加快建设沿海先进制造业基地、港口物流基地,构筑海峡西岸东北翼的增长极,带动丽水、衢州、宁德等地发展,建设成为连接长三角和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区域和出海口、两岸产业对接基地和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

从以上两大《规划》我们可以看出,温州在两大《规划》中区位优势和重要作用,温州市应该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弥补海峡西岸其它城市的不足,大力发展旅游业及休闲体育旅游,发扬温州瓯越文化影响下的温州民营经济,并逐步扩大其影响力,直通“海东”并将其影响到台湾全省.

3.2 融入海峡西岸温州市发展休闲体育旅游的劣势(Weaknesses)

3.2.1 妈祖文化对温州影响小

海峡两岸尤其是福建省和台湾省文化中受妈祖文化影响非常大,妈祖文化是中国民间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华夏文化的组成部分,妈祖文化已成为连接海内外炎黄子孙,特别是海峡两岸同胞感情的文化纽带.2009年9月由两岸相关团体、人士共同推动的“申非遗”项目“妈祖信俗”,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实现了全世界妈祖信众的共同愿望,更加扩大了妈祖文化的影响力.而温州市却没有太多受到妈祖文化的影响,也许只有靠近福建省的苍南县受妈祖文化影响多一些,这对于温州融入“海西”可能是个劣势.

3.2.2 温州民营资本投入过少

办体育大赛需要资金,全靠政府的拨款或者体彩公益金是远远不够的,走市场化道路是很多人士的共识.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温州市本级承办的国字号大型赛事,支出费用100多万元,2011年估计会达到将近200万元.省内绍兴每年都举办一次全国游泳锦标赛,据说每年费用在400万元左右;宁波北仑区有中国女排的训练基地,和八一男篮的比赛主场,据说女排基地整个配套工程花去了政府3亿多元,温州民营资本雄厚,但投资力度远远不如兄弟城市.再说国内著名的万达和绿城,王健林和宋卫平两位巨富莫不是以房地产起家,然后投资足球,借助职业足球,反过来促进其房地产事业突飞猛进,他们认识到了这一点,温州企业家有如此眼界的,少之又少.

3.3 融入海峡西岸温州市发展休闲体育旅游的机会(Opportunities)

融入“海西”就是温州市发展休闲体育旅游的最好和最大的机会,因为从地域上严格划分温州既不属于“长三角”也不属于“珠三角”,温州市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个大好优势,政府牵头成立专家组充分并详细研究《海峡西岸旅游区发展总体规划》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将两大《规划》中的政策优势充分利用并加以发挥,策划和落实温州融入“海西”发展休闲旅游的策略.

另外一个发展休闲体育旅游的好机会就是温州近些年举办重大体育大赛的次数越来越多,仅2010年温州市就承办了全国蹦床锦标赛、中美篮球对抗赛、全国空手道冠军赛等将近10个大赛;2011年上半年举办和正在举办的有中国羽毛球俱乐部超级联赛、全国男排大奖赛、中美篮球对抗赛等,2011年下半年温州市将要举办的国字号比赛有:全国蹦床冠军赛暨世锦赛选拔赛、中国女子高尔夫巡回赛、全国马术锦标赛等,这些赛事涉及项目多、规格高,满足了不同体育迷的体育文化生活需求.这些赛事对发展休闲体育旅游提供了重要的载体和平台.

3.4 融入海峡西岸温州市发展休闲体育旅游的威胁(Threats)

近年来全国大多数省市将旅游业作为地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许多地区出现了体育旅游,由于“海西”一些省市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民俗风情,使他们在体育旅游资源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从而在“海西”旅游市场上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吸引了台湾许多游客前往进行体育旅游,温州客源市场被周边旅游目的地分流的态势明显,区域内体育旅游竞争空前激烈,这对温州市发展休闲体育旅游构成了客观的威胁.

4 结论

4.1 融入“海西”温州市发展休闲体育旅游的优势:温州自然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温州有较好的区位和地域优势.

4.2 融入“海西”温州市发展休闲体育旅游的劣势:妈祖文化对温州影响小;温州民营资本对休闲体育旅游投入过少.

4.3 融入“海西”温州市发展休闲体育旅游的机会:融入“海西”就是温州市发展休闲体育旅游的最好和最大的机会;近几年温州市举办国际和国内重大体育赛事逐渐增多,为发展休闲体育旅游提供了重要的载体和平台.

4.4 融入“海西”温州市发展休闲体育旅游的威胁:由于“海西”一些省市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民俗风情,使他们在体育旅游资源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从而在“海西”旅游市场上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对温州市发展休闲体育旅游构成了客观的威胁.

〔1〕余宣政.福建海西体育旅游经济圈的构建与价值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增刊),2010(12):106-107.

〔2〕郑柏武,罗丹.海峡西岸休闲体育旅游的开发——以龙岩地区为例[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11(4):30-33.

〔3〕林伟,等.论海西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体育科学研究,2010(1):1-5.

〔4〕黄荔娟.妈祖文化软实力助推海西体育旅游发展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3):27-29.

〔5〕陈文远等.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对地方经济促进作用研究——以纳入“海西”核心区的江西抚州市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0(4):154-155.

〔6〕张路.温州旅游竞争力研究[D].同济大学,2006.

〔7〕沈国斐,杨莲芬.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温州市为例[J].消费导刊,2008(10):10-11.

〔8〕金海峰.从温州旅游资源的分布谈开发规划设想[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25-33.

〔9〕温州晚报.让国字号大赛来得更猛烈一些.[EB/OL].http://www.wzrb.com.cn,2011-06-18.

〔10〕(美)维德,(英)布尔.体育旅游[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G40-057

A

1673-260X(2012)03-0144-03

温州文化研究工程课题(Wyk11034)

猜你喜欢
海西旅游区温州市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温州市神鹿种业有限公司
孙海西、甘赛雄作品
浅析成吉思汗陵旅游区的公共艺术
基于现代物流的RFID集装箱信息管理应用研究——以海西港口为例
温州市瓯三垟灯具厂
服务海西建言献策·踔厉前行写华章
着力推进禅文化旅游区建设
爱在海西
建设开封历史文化旅游区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