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合作学习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性

2012-08-15 00:45丁晶华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7期
关键词:成员英语教学高职

丁晶华

提高合作学习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性

丁晶华

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这一现代教学理念,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并有效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本文探讨了合作学习原则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应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就如何提高其有效性提出了相应策略。

合作学习;英语教学;有效性

随着国际一体化趋势的愈演愈烈,国际间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日益密切,我国学生所学的主要外语——英语的教学得到了很快的发展。由于社会认可度高,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对英语四、六级亦热情颇高,并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但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学生入学英语成绩普遍较低,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整体应用能力弱;考证的冲动在几份模拟试卷面前、数次真题演练之后便消磨殆尽;再加之教学内容缺乏与所学专业的必要联系,导致学生学习动机不明,兴趣不浓。为了改进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职英语教师达成共识:必须改变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并不约而同地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入高职公共英语的课堂,将其与任务型教学法融会贯通,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合作学习的内涵及其优势

合作学习原则于20世纪70年代初起源于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它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合作学习要求小组或团队中的个体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与任务,进行明确的责任分工,实现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的基本模式包括(1)小组竞赛法:将水平不等的学生混合编组(须确保每组中强、中、弱层次的学生都占有相当的比例),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要求每组中水平相当的学生互相竞争;(2) 小组总积分法:分组与小组竞赛法相似,只是在评价阶段是把小组内每个成员的分数换成小组总积分;(3)交叉法: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将多个不同的问题分发在每组组员中,要求各组中准备相同问题的组员聚到一起研究,讨论完毕返回原组,向本组成员汇报讨论结果;(4)小组学习:将小组视为整体,组内成员分工协作,每人完成活动任务的一部分,然后进行汇总整理,并在班级中展现本小组的完成情况。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课堂中“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传输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学习大大增加了练习口语的机会,有利于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合作学习能够帮助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沟通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合作学习与任务型教学法的有效结合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这在高职公共英语课时普遍削减的形式下是非常必要的。

二、合作学习在高职英语公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合理运用合作学习的策略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帮助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但在实施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合作学习将空留形式,无法真正提高课堂效率。目前,由于对合作学习的内涵理解不透以及实践经验的不足,该原则在运用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

1.教学内容选取不合理。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合作模式能促进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但合作学习必须确保教学效率和效果。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采用合作学习方式,知识点比较集中的教学内容仍然需要教师集中授课。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图省事随便找些问题让学生讨论,有些话题可能远离学生生活实际、超越学生知识范畴,有些主题陈旧,枯燥乏味,导致学生无话可说,合作兴趣不浓。

2.教师自身角色定位不明确。很多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明确。有的教师管得过多,一旦学生合作过程中进展受阻,立刻抢过话语权,恢复主导地位,合作学习无疾而终;有的教师参与不够,放任自流,学生受益甚微。

3.教学过程中小组划分过于简单。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活动主体进行的教学活动,因此要确保合作的有效性就必须合理划分小组,安排小组成员和组长。只有互补性的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助,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组内成员的学习与进步。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要对班级学生进行充分地学情分析。了解学生是合理划分小组的必要保证。但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仍采用大班授课,使得任课教师对学生缺乏了解,只好将学生按照学习成绩或是图方便按学号、按照相邻座次简单地划分为若干个小组。

4.评价环节不到位。评价环节是合作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良好的评价一方面需要准确地评定小组合作的成果,另一方面要能具体反映出个体成员的贡献。教师还须采用配套的奖励措施以调动学生的参与性。然而当班级人数较多时,要对合作学习进行细致的评价是一件非常繁琐的事情。不少教师嫌麻烦或是评价方法不得当,使得评价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整体和个体的合作成果与贡献,从而导致学生合作兴趣不高,合作学习难以持续深入开展。

三、有效合作学习的应对措施

有效的合作学习是相对低效甚至无效的合作学习而言的。无效或低效的合作学习流于表面,只注重形式,而没有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本质。有效合作学习的本质应当是将学生间的差异作为一种教学资源,让学生的智商与情商在互学互助中得到充分发展。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指教学的效益,而其评定的唯一指标就是要看学生有无进步与发展。学生的进步不能仅仅看单科成绩的提高,而是综合能力的提高,要看学生是否能在知识、技能、情感等多方位都有所进步;学生的发展也不是指少部分学生的发展,而应尽可能考虑所有学生的发展。要确保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就必须做到以下四点。

1.全面了解,优化组合小组。任课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学习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学习习惯与方法,均衡配置小组成员,真正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间同质既要保证各个小组的水平相当,这样小组间才有可比性。组内异质即每小组内的成员要水平互补,尽量使小组内成员的学习风格、学习基础、个人性格特征等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能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小组成员应基本稳定,按需协调。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必须明确成员的个体责任,合理分工,避免出现个别较为活跃的学生包揽任务的现象。同时合作学习小组的组长也应由小组成员轮流担当,保证每个学生均衡发展,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硬道理。笔者建议开始几次活动中可先选择每组中综合素质强的同学进行训练,担当组长,一段时间后带动中等组员,接着是较弱的组员。循环往复,互帮互助。

2.适时参与,监控合作进程。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应定位好自己角色,教师应是学习任务的策划者,学习过程的监督者和引导者。在合作学习整个的过程中,教师都必须有效监控各个小组的活动进程,适时参与到有需要的小组,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特别要重视培养小组组长,因为缺少有能力的组长,小组只会是形式上的凑合。教师应多与组长沟通,尤其是在活动的准备阶段要多提建议给予帮助。

3.合理选择,设置多样化合作任务。高职高专教育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目前高职院校使用的公共英语教材大多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教材中的听说板块(有些教材配有独立的听说教程)根据每单元的主题设置多个情境,安排多样的听说素材,尤其适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来策划和分配学习任务。合理选取适当内容作为合作学习的内容,任务可以多样化,如,朗读背诵、问题讨论、情景表演、社会实践等,但每次布置任务,教师都必须明确合作教学的集体目标。笔者认为合作学习尤其适合运用于学生的口语实践活动环节。

4.准确评价,有效激励。每次小组任务完成之后,任课教师要根据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小组参与程度等及时进行总结。评价应以正面为主,无需逢错必纠,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要善于发现小组内每个成员的优势,肯定其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贡献,以调动和维系学生活动参与的积极性。特别需要及时肯定、奖励有进步的学生。教师可以将学生自评、组内成员互评、教师评价三者结合起来,制定详实的过程性评价体系以确保合作学习的良性发展。

合作学习是一种现代教学理论和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组织教学,可以增强团队意识,激发个体学习动力。但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实现有效的合作学习,教师必须加强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探索。教师要认真进行教学设计,密切关注学生的活动进程,适时做出合理评价,正确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合作学习,切不可使合作学习成了教师“偷懒”的托辞。

[1]曹赣群,李建玲.高职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与应用[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9,12.

[2]庾鲜海,王月会.合作学习原则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教学,2003,(5).

[3]赵玉秀.合作学习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3).

[4]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

[5]王坦.合作教学导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姚 旺

G712

B

1671-6531(2012)07-0135-02

丁晶华/泰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江苏泰州225300)。

猜你喜欢
成员英语教学高职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