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意外”资源打造高效课堂

2012-08-15 00:45张永祎张永姝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7期
关键词:小山羊意外同学

张永祎,张永姝

巧用“意外”资源打造高效课堂

张永祎,张永姝

布卢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想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会成为一种艺术了。”课堂教学不可能百分之百按预定的轨道进行,常会出现一些“不如意”使教学陷入僵局。教师要“在危机中寻求发展”,要敢于突破预设的教案和抓住生成的课程资源,将消极行为转化为积极因素,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一、不满情绪——说明教育

听课时我们常见到这样一种情况: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之后,学生一边争先恐后地举手,一边急切地大喊:“老师,我,我,我来。”当老师请一学生发言,教室里会是一片叹息声:“唉……”接下来便是很多学生没用心聆听,或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或为自己没有发言机会天而连声报怨,或在底下窃窃私语,或未等同学回答完,就迫不急待地再次呼喊。遇到这种情况,我们是不去理睬继续讲课,还是大发雷霆批评一通?不理睬,一则影响课堂教学秩序,二则助长学生的不良习惯;批评训斥,表现得不尊重学生,也会严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有经验的老师会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开导:“听别人说是修养,让别人听是一种艺术,听与说同样重要。说是表达自己,让别人听明白;听是尊重别人,弄懂别人的意思,说要大胆,听要专心。老师欣赏积极发言的同学,同样也喜欢专心倾听的同学……”这样,学生对听的要求就明确了。长期坚持这样做,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听的能力,也不失时机、不露痕迹地对学生进行了遵守纪律、尊重他人的教育。

二、不良表现——及时提醒

二年级的语文课上,老师要求学生选用今天学过的生字组词并造句。学生甲刚说完“轻重,这个东西很轻重。”学生乙马上说“花园里的花轻轻地落在草丛里。”其他学生的目光全被吸引过去。此时,老师是赞扬生乙的精彩插嘴还是评价生甲的错误表述呢。听课教师还在纳闷,执教老师开口了,她叫着生乙的名字说:“当别人正在回答问题时,不能随便打断他的发言,要认真去听。自己的想法先留着,等别人说完了再说,这样你就能获得知识,也是对对方的尊重。”接着老师进行纠错:“这个东西很轻重”,不对,应该说这个东西很轻,或者这个东西很重,才是一个正确的句子。然后他微笑着对生乙说:“现在你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了。”生乙高兴地站起来,大声重复前面说的句子……

这是一个课堂插曲,是一个教师机智处理学生不良表现的片断。孩子们还小,在课堂这个吸纳知识、学习做人的殿堂,需要掌握的本领很多,专心听讲、勇于思考、大胆发言、乐于表达……老师的善意提醒和正确引导,不但教给了学生正确的知识,还恰到好处地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这是多么珍贵的人文教育啊!

三、违纪行为——巧妙引导

一位老师在上科学课《纸的观察》。在同学们认真地观察不同类型的纸时,突然传来一个声音:“老师,张兵把水槽上的水龙头打开了,在玩水。”面对这一意外事件,我们看这位老师怎么处理的。

师:“张兵,你是想看看不同的纸在水中有什么变化吗?”

生:“是的。”(面对老师给的台阶,他当然要下了。)

师:“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暂时没有。”“

师:“那让我们将不同的纸放入水中,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

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新的研究中。水,占据着孩子们的心灵,牵动着孩子们的情感,他们再不会心有别属了。在充满趣味的活动中,学生还发现了“有的纸一放到水中就烂了,而有的纸怎么也不吸进水”这一纸的特性——不同的纸有不同的吸水性。学生微不足道的一个小动作,在教师的引导下,成了“比较不同纸”的一个新的切口。面对学生的违纪行为,教师顺势加以引导,紧扣教学主题随机生成新的探究内容。这一偶然得之的教学资源,有效地运用于课堂,无疑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突发事件——转化利用

《人民教育》2002年第六期刊登了一篇题为《课堂插曲》的文章,讲的是一位姓侯的老师在讲《小山羊》一课时,教室外突然开过了一辆消防车,强烈的呼叫声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她抓住了这一偶然的课程资源,迅速调整了教学进程,通过让学生观察、交流和写作,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里附其中一位学生的习作:

今天上午,我们在教室里听老师讲《小山羊》这一课。正当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时,一阵刺耳的“的嘟的嘟”声从远处传来。出什么事了?我很紧张。教室里像开了锅似的沸腾了,同学们有的侧过脑袋,有的伸长脖子,有的踮起脚跟,有的甚至站了起来……所有的人都在向远处张望。“的嘟的嘟”的声音越来越大,一辆红色的消防车从我们眼前飞驰而过,上面还站着几个全副武装的消防员叔叔。“的嘟的嘟”的声音渐渐远去,但我的心还未安定,我在想,不知哪里发生了火灾,希望消防员叔叔赶紧把火扑灭。

一辆消防车的出现,使这位老师精心设计的《小山羊》一课在课堂上“不见了小山羊的踪影”。我们觉得这位教师似乎没有完成“教学任务”。但学生们兴趣盎然,课堂上涌动着那稚嫩的好奇和探索,语言变成了快乐的音符,这难道不是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吗?

现代教育理论也认为:课堂教学不在于教师讲解得如何精彩,重要的是能适时激起学生的认识冲突,制造一种“不协调”,用知识的力量去唤起求知欲望,使学生自主地投入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因此,在课堂上遇到“与众不同的问题”时,教师必须及时做出相应的反应,从中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并予以放大、引导、转化、利用,巧妙地发挥这些教学机遇的作用,让它成为打造高效课堂的助推器。

责任编辑:郭一鹤

张永祎/平川区育才小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甘肃白银730913);张永姝/平川区电厂学校小学语文高级教师(甘肃白银730913)。

猜你喜欢
小山羊意外同学
小山羊的难题
小猴过河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不识钟的小山羊
菲律宾年底“意外”加入亚投行
“意外”服药被轻判李宗伟“五一”复出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