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探索

2012-08-15 00:55鹏,王
关键词:实效性政治思想

何 鹏,王 振

(1.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南郑州450011;2.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岩土工程与材料科学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11)

随着我国社会改革及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方面均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并面临着各种新的情况。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多元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式的灵活多样,迫使高校学生在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层面上进行转变。新时期,如何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事关高校德育教育和学生管理的大局。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出现的问题

目前,不同文化思潮及思想观念的相互渗透,使大学生思想道德问题表现出较为复杂的情况。随着大学生群体的不断扩大,学生素质水平参差不齐,主要表现为整体素质水平相对较差,缺乏自律意识与自我学习能力,缺乏在复杂环境下的自我调适及控制能力。个别学生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心理常处于矛盾、焦虑以及情绪激动等不良状态,有些则表现为自闭,缺乏人际交往能力,导致周围人际关系冷漠等。

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及校园文化活动,有些不能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并且很大一部分流于形式,在理论教学实践中又存在着内容陈旧,方式、方法僵化的情况。以上现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从方法和内容上进行改革和创新,并且需要不断地探索科学的管理方法[1]。

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应为事务管理与情感管理的结合,应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学生工作的开展要调动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任何学校的管理核心都是人,所以除了必备的事务管理,更重要的是推行情感管理。大学生有成熟的思想、丰富的感情、独立的人格和被尊重的需要,有自身价值实现的渴望,我们要正视这些特性,在注重管理科学化、有序化的同时,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管理理念,灵活开展各项管理工作。如果学生管理制度过于僵化、形式化、苛刻,必然导致学生怨声载道,影响师生间的感情,进而影响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相对松散,组织纪律观念相对薄弱,对于从人格和心理发展的角度来说,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相对较少。大学生较多关注个人与自身的发展,社会责任感不强,尤其是与其他同学交往较少的学生,多只注重自己专业的学习、自己生活的内容,不关心集体与他人。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全面和谐。针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弘扬民族精神,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而进行这些教育面临着来自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学生自身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第一,社会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社会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社会文化不断丰富,与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增多,同时世界利益格局的不断深化、重组,各种思潮不断涌入我国高校,造成了高校学生价值取向的偏移,更有甚者,造成学生个人的道德人格缺失,理想信念缺乏,极大地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第二,学校教育因素。学校的应试教育模式与学生品行的形成教育严重脱节、学校的说教教育方式与现实的脱节、思想政治教育的滞后性都影响着高校思想教育的效果[2]。表现为: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以及经济文化全球化发展的态势下,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唯利是图的价值导向正在侵蚀着文艺界、传媒界的精神领域,进一步加剧了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庸俗取向。另一方面,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人们实际生活的多样性具有很大的差距,无法紧密结合。在满足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前提下,人们的精神生活更需提高,更需要科学的理论、正确的舆论、高尚的精神和优秀的作品[3](P4)。

第三,家庭环境因素。高等教育前的性格形成对学生有着“先入为主”的作用,由于家长本身的道德观念水平差异,或者不健全的家庭结构,都会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原创性的影响,给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在文化多元化、政治民主化、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社会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质是其现代性的生成、增加和扩展,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代化的过程。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的规律、具体内容及趋势三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是社会精英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高校的教育也是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因而高校必须深刻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要加强科学的理论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以高层次、高格调、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切实将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把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及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民族、时代精神教育作为主要内容,与此同时,在具体实施项目上要加强师德及学风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4],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结合实际,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从利益认同和价值认同的角度,结合实际,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是利益认同,目标则是价值认同,而做到思想政治教育被有效接受的必要途径则是从利益认同到价值认同[5]。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不断改革,社会竞争的压力使当代学生发展的需要更为迫切,因而加强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体现实效性的现实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来走的是借助外界灌输达到价值观念认同的道路,没有利益认同作为基础,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空洞而不具有很好的实效性,因此,加强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需要扩展的内在要求。

(三)利用多种方式宣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间,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渠道。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寻找可行而有效的方法,能够达到与学生及时沟通交流的目的。第一,网络的开放性及时效性,使之可以作为与学生及时沟通交流的平台,增进学生与管理者的思想交流[6]。第二,网络的特殊性,使思想政治工作者能够做好网上情况的监控以及数据分析,起到正确引导舆论导向的作用。第三,思想政治工作走入网络,能够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QQ群、微博、空间等网络媒体形式主动与学生交流。

在当今各种文化形式不断发展和各种传播方式不断涌现的社会现实下,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电影等现代传媒对大学生的影响都具有两面性[7],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在利用现代传媒资源的同时警惕其负面影响。在利用现代传播手段时应充分调动和利用学校这个特殊环境的各种资源,如学校的广播、校园网、校报、校刊等。要加强教师对传媒资源的运用能力,并且与教学结合起来。

(四)针对学生的思想变化加以引导和干预

在道德层次、思想层次以及学习能力不同的各种学生聚集的高校,非常容易引发学生的集体行为,另外,学生生存和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以及社会上各种因素的刺激,使得学生的思想、心理以及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也日益增多,必须加强对学生不良行为的控制,做到防患于未然,并做好危机干预。

(五)重点做好特殊情况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帮助学生成才的重要手段,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抓重点。在当前的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是关注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包括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处于特殊时期的学生、有特殊身份的学生。特殊困难的学生分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成绩落后的学生、经济困难的学生三类;处于特殊时期的学生包括遭遇感情挫折的学生、新生、未能按时毕业的学生等;有特殊身份的学生包括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社团干部、先进模范学生等[8]。

(六)完善制度管理

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并用合理的制度来制约人,引导人,激励人。有了合理的制度还要有正确执行制度的学生干部,用什么样的干部就是树什么样的旗帜。要建立科学的学生干部选拔、任用、监督、评价等管理制度,设置严格的管理程序。

(七)抓好入学教育与毕业教育

认真抓好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两个重要环节。学生入学教育应进一步加强,通过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诚信教育、爱校教育、校纪教育和职业教育等,为其健康成长打下良好基础。加强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应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毕业生文明离校和爱岗敬业观念的教育,鼓励毕业生响应国家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以此强化其为社会做贡献、为母校争光的思想意识。完善就业服务保障体系,以细致、耐心、高效的服务,达到服务育人的目的,促进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1]徐群祥.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实效性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8,(3).

[2]范明.切实加强大学生荣辱观教育[J].江苏高教,2006,(4).

[3]周长春.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4]杨建平.创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J].江苏高教,2005,(5).

[5]吴远.心理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4.

[6]胡东东.大学生利用网络教学信息资源的调研[J].江苏高教,2008,(3).

[7]陈尚荣.现代传媒与高校思政教育创新[J].思想政治教育,2007,(12).

[8]王化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对象[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12).

猜你喜欢
实效性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