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2012-08-15 00:55姚建斌陈俊峰
关键词:信息化信息建设

姚建斌,陈俊峰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11)

在科学与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高等学校要真正发挥经济发展火车头的作用,就必须进行信息化体系建设,以便于提高高校的管理效率、强化高校的教学质量、提高高校的科学研究水平、提升高校的服务水平,进一步确保高等院校功能的有效发挥。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中就明确指出,要推进教育领域的信息化进程和提高教育现代化及信息化水平。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实现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没有教育的信息化,就没有教育的现代化。所以,我们需要对当前高校信息化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可持续发展性做深入研究。

一、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及问题

目前很多高校在校园网的依托下,各个部门主管的OA系统、教务系统、科研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财务查询系统、数字图书馆、档案管理系统、WEB管理系统等应用系统的建设已有初步规模,高校信息化体系已清晰可见[1]。无论是学校本身还是主管部门都能够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近几年高校信息化建设投资巨、范围广、发展快,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高校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标准,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信息不能完全共享

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没有统一的标准,信息化建设也没有统一的、全局的规划,导致学校各部门各自使用独立的信息系统。各部门信息系统采用不同的软件系统和标准,导致各部门信息系统的数据不统一,而且无法共享资源,在学校内人为地形成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2]。这一现状导致了校内的规划建设大量重复和资金严重浪费,同时也增加了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的繁琐程度,还很难在信息平台上进行信息处理,如共有信息挖掘、决策支持等方面无法达到统一共享。由于各部门信息不统一,规划和标准也不同,使各部门统计数据出入较大,严重影响了学校应用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准确性。比如“一卡通”的问题,真正的“一卡通”业务应该从学生跨进校门时起,拿到一张卡片,通行无阻,无任何的现金交易,通过这张卡片,所有在校活动,如报到、用餐、洗澡、打水、充电、上网、借阅书籍等都应该能够顺利完成。但是,由于“一卡通”业务所涉及到的数据分散在不同的职能部门,而且信息不完全一致,不能共享和流动,导致了“一卡通”业务名存实亡,很难真正顺利开展。

(二)信息化观念薄弱,信息化建设体制、机制不健全,各级部门领导对信息化建设内容认识不够

从实践得知,高校信息化不仅能够提高学校管理效率,而且能够提高学校教学和管理水平,更能够促进教育模式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但由于没有从战略高度去认识信息化建设,信息化观念薄弱,并且其体制、机制不健全,导致很多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规划、管理、实施及最终的决策全部由招标的技术部门进行,其最终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首先,高校招标的技术部门对学校业务部门的需求信息,甚至对教学和科研的需求信息知之甚少,无法从全局角度对高校的信息化建设进行标准规划;其次,大部分高校尚无评审机制,更毋谈科学地评价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即使有部分高校给出成果验收报告,也不过是定性意见,无法定量评价信息化建设成果,从而导致“建成什么样、是不是达到整体规划目标、最终运行结果如何”等都没有量化的结论;最后,很多高校都能认识到校园网和应用系统建设属于信息化内容的范畴,却对教学平台、科研资源以及电子图书资源等信息化内容认识不足。以上因素导致许多高校做信息化建设规划时并没有把 E-learning、E-management、E-service等作为内容考虑进整体建设方案中。

(三)信息化建设资源配置不合理,网络安全防御系统尚未形成,缺乏高素质的信息专业人才队伍

在高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少高校重购置设备,轻资源整合及软件投入。一般情况下,硬件投资比例较大,软件及信息资源整合投入经费少,导致网络资源未经整合,且利用率很低,尤其是PC、服务器等主要设备管理分散,综合利用率低,资源配置不合理,严重影响了信息化的发展。目前信息化系统还存在病毒感染、黑客入侵、系统失控、账号密码被盗、主页替换、通讯中断、信息泄漏、数据篡改、身份攻击、非法操作等不安全因素,构成了对网络设备和数据的威胁,完整的网络安全防御系统是高校信息化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由于近几年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要推进高校信息化建设,急需一支高素质的信息专业人才队伍。现实情况是很多高校信息化管理人员缺乏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缺少有效的信息人才绩效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针对信息化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更是少之又少,这些因素都制约和影响着高校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二、高校信息化可持续发展建议与对策

高校信息化发展历程刚刚起步,其可持续发展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分析。

高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程,应坚持“统一规划,建立机制;创新服务,融入主流;发挥主导,加强合作”的思想,以“为师生服务”为宗旨,统筹兼顾,整体规划,关注重点,健全信息化建设机制,有效配置信息化资源,培养高信息素质专业人才队伍,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构建数据中心,建立统一的应用系统框架与基础支撑平台,确保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信息化建设要从传承历史、立足现状、规划未来三方面出发。高校的资源包括人(教师、学生)、物(设备、房产)、财(工资、办公经费、教学经费、科研经费)和各种信息(学生信息、教学信息、科研信息、管理信息)等。高校的活动主要是把整合的高校资源应用于教学、科研、管理和社会服务等。根据目前高校信息化建设实际情况,要兼顾现有各种应用系统,引进先进虚拟技术,整合信息资源,解决信息孤岛、应用孤岛等问题,统一规范标准的应用接口,建设统一应用数据平台。统一的数据平台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信息整合的关键,是信息化建设成功的一个显著标志[3]。统一数据标准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有了统一的数据标准,才能实现统一的数据库、应用平台、用户管理和信息门户,才能为各种应用提供明确的数据接口、应用接口、用户接口,才能构建统一的数据中心,以便各应用系统间数据交换、共享和互访,才能实现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高校的信息化水平,以保证信息化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提高服务意识,建立符合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律的建设和运行机制,确保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高校各部门的高度重视,需要协调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才能保证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力度。除了充分发挥高校负责人的领导作用,还需高校各部门间相互配合,更需要有完善的建设体制和机制,这样才能保证高校信息化发展的可持续性[4]。第一,成立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成员由办公室、人事、财务、设备、教务、科技、学生管理、网络中心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组成,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人应当是学校信息化主管(CIO),并由常务副校长担任,全面负责高校信息化推进的前期规划和后期实施。第二,成立信息化建设专家委员会,成员由校内外专家、学者组成,既包括管理方面的专家,也包括技术方面的专家。该机构主要负责对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前期规划、对实施方案的评审以及对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阶段性成果的评审等。第三,成立信息化办公室或信息化处,为日常办公机构。该机构主要负责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前期调研、规划和方案制定,同时也负责信息化建设期间的管理工作和协调各部门间关系。第四,在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协调和管理下,信息化建设的实施部门、技术支持部门和相关业务部门间还需相互配合完成信息化建设工作。有了完善的信息化建设体制和机制,还需相对应的规章制度,如:信息化管理制度、标准规范、运行制度、评价制度、激励制度等,同时明晰各部门在信息化建设中的职能,促进各部门的相互协作,大力开发信息资源,推进高校信息化的改革历程,以便提高高校的管理和教学、科研效率。

(三)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有效配置信息化资源,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防御体系,建设高信息素质人才队伍,确保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就是完善校内的硬件设备、校园网、信息安全设备等内容。完善设备的重点是增加PC、WEB服务器和多媒体设备的数量和改善设备的性能。有效配置信息化基础设施,提高软件与整合资源的投入,使用虚拟化技术整合IT的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5]。这不仅简化资源的管理,还提高数据的能效和资源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并为开发新的信息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撑。使用虚拟化技术不但扩充硬件的容量,而且简化了软件的配置过程。虚拟技术允许在一个服务平台上运行多个操作系统,也允许应用程序在相互独立的空间内并行运行,明显提高计算机的工作效率。通过网络和信息安全技术手段,为校园网络提供一个完整的网络与信息安全防御体系。制定校内用户使用安全标准和相应的管理制度,增强校园网络的安全性。通过技术防治和管理防范相结合,设立网络监控、病毒防范、入侵检测等系统,构建和谐安全的网络防御系统。高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必须注重高信息素质专业人才(信息化管理与维护人才、信息化研究人才和教师人才)队伍的建设。信息化管理与维护人才能帮助教育管理者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信息化研究人才能及时总结、研究和探索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指导和加快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教师人才队伍使现代信息技术及先进教学手段在教育、教学中得以广泛应用和推广,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效率。

三、结语

高校信息化建设不是简单的购置软、硬件,而是先进的信息技术与教育管理理念相结合的过程。高校信息化建设必须加强信息化服务意识,提高信息化建设地位,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信息化才能为教育、教学、科研三大主流工作的阔步迈进做出重要贡献。只有建立符合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律的建设机制与运行机制以及相应的制度,以先进的虚拟化技术为引领,高效配置信息化资源,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防御体系,培养高信息素质专业人才,才能为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1]王艳萍.浅谈我国高校的信息化建设[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2]郭加书,崔然,李岩,等.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7,(10).

[3]郑海英,郑雅良.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路径探析[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4]孙强,樊仰月,李欢欢,等.高校信息化建设体制机制探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

[5]姚嵩.浅析虚拟化技术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公报,2010,(5).

猜你喜欢
信息化信息建设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