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桥工程”搭“金桥”——访南漳县官莹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顺涛

2012-08-15 00:47南漳县农业机械化管理办公室邹召军
湖北农机化 2012年1期
关键词:微耕机南漳县金桥

南漳县农业机械化管理办公室 邹召军

温暖的阳光照在南漳县九集镇官莹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顺涛的身上,他显得异常兴奋。

“要不是科协部门开展‘金桥工程’,要不是农机部门免费送机,免费培训,及时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哪有我今天逍遥滋润的日子。不瞒您说,近几年,我靠发展农机化,少说一点,一年能赚个3到5万元。现在我拥有各类农机具13台,农机固定资产将近25万元。2010年底,我又注册成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我们的日子更好过了。”一听说笔者的来意,老陈就滔滔不绝。

近几年,南漳县农机学会按照国家及省市县科协要求,结合本职工作,深入开展“金桥工程”。2008年起,先后开展了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小型联合收割机以及微耕机的推广,以实施“金桥工程”为契机,为农民群众搭建致富的“金桥”。

为了搭好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这个“金桥”,南漳县农机学会煞费苦心。一方面,加强宣传。连续4年利用该县举办的大型文艺游演活动、县科协组织的科技活动周、科技活动日,组织推广机械参演,进行技术咨询。并编写印制《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操作规程》3万多份,广泛发放;另一方面,利用会议、举办培训班以及田间地头现场操作、熟练机手现身说法、召开育秧、插秧推广现场会等各种途径,加强技术培训。同时,制作包括技术及三包服务人员姓名、联系电话在内的便民服务卡,方便群众联系。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成立技术服务小组,实行24小时值班,送科技下乡,及时开展指导服务。在适应山区作业的小型联合收割机和微耕机的推广上,南漳县农机学会也是如此。注重技术培训、指导和服务,开展送科技下乡。2010年5月25日,他们组织农机技术和补贴专班人员深入到长坪镇阳太坪村,开展送科技暨补贴下乡活动。5月28日,中央电视台七台“聚焦三农”栏目予以报道。9月17日,他们再次组织技术人员到李庙镇开展送农机下乡活动。由武汉科莱德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和南漳县农兴机械有限公司支持,补贴专班现场办理补贴手续37台,极大地方便了山区群众购机难、运输难的问题。10月7日,湖北卫视以《南漳“农机保姆”送贴心服务》予以了报道。周到的服务,真正为机手和农民群众搭建了一条 “连心桥”和致富的“金桥”。

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南漳县农机学会在县科协的精心组织下,共开展机械化育插秧、机械化收割、微耕机起垄等推广现场会56次;组织农机科技知识及农机政策法律法规咨询活动37次;共推广插秧机、联合收割机、微耕机等8大类15种先进的农业机械及技术。3年来,南漳县新增农业机械近8 000台套,价值9 000多万元。农业机械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南漳县农业机械化进程。该县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由3年前的51%,增加到65.4%,增长14.4%。农机化程度的提高不仅减轻了人民群众劳动强度,促进增产增收。同时,大量转移剩余劳力。据统计,南漳县年新增务工人员达8万多人,按每人年增收1万元计算,年增收达8亿元。“金桥工程”结下了丰硕的成果。

2009年8月,在襄阳市委召开的“讲理想、比贡献”活动总结表彰大会上,南漳县农机学会实施的《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金桥工程”项目,被授予襄阳市“金桥工程”优秀项目。

“为推广水稻育插秧技术,2010年农机部门为我们免费赠送了价值近5万元的成套育秧设备。2011年,为扶持我们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部门又为我们免费赠送了5台插秧机。3月17日和4月6日,农机部门又组织我们开展了技术培训。有农机部门给我们搭建致富的“金桥”,我们充满信心。2011年,我们合作社实现了机械插秧2 000亩,机械收割2 000亩,机械耕整1 000亩,农机作业综合收入30万元以上。”谈起2012年的打算,老陈充满自信。

“‘金桥工程’是一项致富工程,希望科协和农机部门一如既往地搞下去。我们农民缺少的就是技术啊!”临走时,老陈一再嘱咐。脸上充满期待。

“会的,一定会继续搞下去的!”。我们坚定的话语,让老陈脸上溢满阳光。

我们的手与老陈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猜你喜欢
微耕机南漳县金桥
金桥月历
金桥月历
金桥月历
金桥月历
微耕机安全作业及保养方法
彩色笔动起来
浅谈微耕机安全操作及维护保养
浅析微耕机事故隐患与防范措施
力达牌微耕机
南漳县城区幼儿园健康体检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