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2012-08-15 00:47大连嘉润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祝德来
湖北农机化 2012年1期
关键词:全盘机床制造业

大连嘉润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祝德来

机械自动化,主要指在机械制造业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实现加工对象的连续自动生产,实现优化有效的自动生产过程,加快生产投入物的加工变换和流动速度。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是机械制造业技术改造、技术进步的主要手段和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因此,发展我国的机械制造业自动化技术,符合我国现代化生产的发展规律。

1 结合我国国情,发展自动化技术

国内外的工业发展史告诉我们,实现机械自动化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当机器的操作采用自动控制器后,生产方式才从机械化逐步过渡到机械控制自动化、数字控制自动化、计算机控制自动化。只有建立了自动化工厂后,生产过程才能全盘自动化,才能使生产率全面提高,达到自动化的高级理想阶段。

20世纪70~80年代国际上出现了采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初期以信息集成为重点,以较高的自动化程度为特征,但在实现过程中遇到了困难。转而注重信息集成的效果,追求低成本自动化LCA的企业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目前,世界各国的机械自动化大多数还处于操作阶段的自动化。我国也不例外,需要不断努力,向自动化的高级阶段逐步迈进。当前,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财力、生产力水准、国民素质等,与世界主要国家的差距还很大。所以发展应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全盘自动化”或“高度自动化”,我国并不具备必要的基础技术、经验和投资能力。因此,是否普遍发展全盘自动化高度自动化技术,一定要慎重行事。当前我国机械制造业决不是追求全盘自动化或高度自动的时候,应该致力于发展工艺成熟的生产效率高和技术经济效果良好的生产自动线,并在自动线的基础上按先进的工艺方案建立综合自动化车间和全盘自动化工厂。

我国现阶段,组合机床自动线和专用机床自动线成本低,应优先发展。在产品数量较大的同类产品连续流水作业的切削加工生产中,自动化设备仍然是半自动机床、自动机床、组合机床及其组成的自动线、回转体零件加工自动线等。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考虑一切生产技术问题时的前提必须是适用。我国消化吸收国外柔性制造系统(Pseudo-FMS),是要在1确保必要的生产柔性的前提下,优化人机界面,不过分追求自动化,尽可能建立较完善的信息系统,充分发展计算机管理的效益。系统中先进的自动化装备和普通设备并存,系统的某些环节允许人工干预。我国目前应在消化吸收、融会贯通国际上有用的自动化技术理论的基础上,努力做到从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发展创新,形成有国情特征的发展自动化技术理论和学说,进行围绕计算机技术的柔性自动化技术开发研究,以适用为前提。

2 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低成本自动化技术

发展低成本自动化技术,潜力大、前景广、投资少、见效快,提高自动化程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经济效果,适合我国现阶段的发展需要和国情。借鉴国外发展机械制造业低成本自动化技术的经验是有益的。我国机械制造业各企业有大量的通用设备,在发展现代机械自动化技术时,若以原有的设备为主,合理调整机床布局,添加少量的数控设备,引入CAD/CAM 技术,充分发挥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的优势和人的创造性,共同构成一个以人为中心、以信息自动化为先导、树立自主的单元化生产系统,为我国机械制造业自动化技术发展应用提供了一条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符合我国国情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应用新途径。

3 注重配套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

现代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就是在控制理论的指导下,对生产的物流和人的作用进行综合的研究,涉及到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等。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必须主要地关注电子学、电子计算机技术、零件检测和机床装料自动化,自动化生产时,机械技术不再是单一的完成系统之间的联接,在系统的结构、质量重量、体积、刚性和耐用性等方面对现代机械自动化技术有着重要的影响。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机械制造业发展应用自动化技术,不但要起点高,瞄准世界先进水准,包括国际领域内已展露锋芒的某些新技术,而且必须包括各种灵活的低成本、见效快的自动化技术,坚持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方针,我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应用才能健康地走上高速度、高质量和高效益之路。

因此,要组织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开发工作,加强机械自动化中具有共性的基础技术研究、开发的基础建设,以及机械制造业的生产工艺现代化、生产过程的基本工序自动化、辅助工序自动化等的研究。随着机械制造业由机械化向自动化发展,将不断引入其他许多学科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技术,将使机械制造业中原有的一些传统制造技术、产品和观念等不断更新和发展,这就要求有大量训练有素的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和管理人员。

可见,机械制造业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工人、管理人员都需要学习和掌握各种自动化技术的新原理、新方法及其应用。只有有了充裕的人才资源,才能大面积推广应用自动化技术,提高我国机械制造业的自动化水准。

[1]大连工学院《金属学及热处理》编写组.金属学及热处理附科学出版社.

[2]谭家俊.国内外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技术现状与发展,国防工业出版社.

猜你喜欢
全盘机床制造业
机床展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全民动员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2019,中国机床变中求进
基于通用机床的100%低地板有轨电车轮对旋修
机床挤刀装置的控制及应用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一子走活全盘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