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体系建设之我见

2012-08-15 00:44杨晓洲
河北林业科技 2012年3期
关键词:检查站护林员林区

杨晓洲

(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河北 蔚县 075700)

素有“京门屏障”“河北屋脊”之称的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毗邻首都北京,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地处燕、恒、太行“三山”交汇地带,生态功能区面积约251km2,森林总活立木蓄积量90.2万m3,森林覆盖率60.6﹪。面对生态功能区内点多线长面广、道路纵横交错、人员流动频繁,防火难度日益加大的严峻形势。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面对诸多不利因素和压力,森林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工作已成为小五台保护区重要保护工程。本文就森林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提出个人探讨,仅供参考。

1 加强森林防火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1.1 保障生态安全的重要意义

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总经营面积25126hm2,最低海拔在800m以上,从保护区产生或通过的风沙,可影响到北京上空数百米内的空气质量。保护区内植被生长茂盛,土地裸露面少,不仅可以防止自身产生沙尘,而且能直接净化入京空气,是北京西部的天然屏障,对改善和稳定北京、天津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2 区域位置特殊的重要性

保护区毗邻首都北京,环围赵家蓬特区,所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和重要,既是重要的设施天然林掩护区,又是国家级重点火险防火区。核心区内有特级防火区,护卫着重要设施的安全保护任务;并且与首都北京接壤,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将会有火烧连营、难以扑救的危险,将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和重大的政治影响,区位的重要意义可想而知。

1.3 保障周边地区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意义

保护区地处永定河、拒马河的中上游。保护区内保存着林相整齐、类型多样的天然林,垂直海拔上分布有针叶林、阔叶林、灌丛和草甸4种植被类型,每年产水量达19亿m3,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是永定河、拒马河的重要水源涵养基地,直接影响到京津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用水。同时,京津地区用水的增加、近京区域降水的减少,包括官厅水库在内的京津周围水库水位不断下降,京津地区用水问题愈为突出,因此,自然保护区有助于补充永定河、拒马河水资源,对于保障京津地区人民正常生产生活意义非常深远。

1.4 保护科研价值的重要意义

保护区是以保护世界珍禽褐马鸡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是华北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活教材,堪称天然植物园和物种基因库,具有很高的科研和学术价值。是华北森林植物的典型代表,有较高的森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科普教育价值。生物多样性保护,为当地人民生存环境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起到极其重要作用。

2 面临森林防火形势的巨大压力

2.1 防火基础设施薄弱、遇有大火束手无策

一是林区道路少。平均路网密度为1.07m/hm2,林区内没有道路能行驶车辆,发生火灾到达火场十分困难,后果不堪设想。二是防火隔离带严重不足。浅山人工林区无任何阻隔带,如果农田发生火灾,火势极易蔓延到国有林区,极易造成重大森林火灾。三是装备落后。防火机具及设备陈旧,只能扑救一般性地表火,如果火势变为1.5m以上,扑救就非常困难,扑火人员安全也难以保障,扑救森林大火会束手无策。

2.2 防火队伍经费问题受限、管护难以保障

主要表现在:管护力量非常薄弱,专职护林员指标太少,管护面积过大,亟待补充人员编制;其次,专业扑火队和季节性临时护林员人员经费和装备问题比较突出,如果按照专业扑火队建设标准,人均管护面积按66.67hm2/人配置专职或季节性临时护林员需要数百万元的经费。否则,管护难以保障。

2.3 火源管理难度加大、任务日趋艰巨

保护区区域位置特殊,点多线长面广、道路纵横交错、人员流动频繁,管控压力巨大,给预防森林火灾带来了巨大困难。主要不利因素:一是保护森林资源与地方开发旅游业的矛盾日益突出,极大地威胁到自然资源的保护,给森林防火带来巨大压力;二是人为入山活动难以控制。保护区周边沟谷较多,无关人员和登山“驴友”随时出没在保护区林区内,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3 确保森林防火安全应采取的对策

3.1 大力加强森林防火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护林员队伍建设。应增加护林员人员编制,按照管护面积配置人员指数,以保证森林资源管护到位;二是加强专业扑火队建设。加强和整合专业扑火队伍建设,要以国家扶持为主、地方配套为辅的原则进行,多渠道保障人员经费,完善装备、配备专用设备,才能保障队伍建得起、养得住。

3.2 加强防火阻隔网建设

要大力推进防火阻隔网络体系建设,增强森林防火综合能力。应遵循先保证重点、分步推进、逐步配置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自然阻隔和工程阻隔带、生物阻隔带整体优化配置的原则;重点选择集中连片的重点林区、高火区为重点开设隔离带,有效地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

3.3 加强林区道路建设

林区道路建设是一项长远性的预防措施,修筑防火公路是有效扑救森林火灾重要前提,是扑救大的森林火灾的重要保障,有利于森林防火的机械化和现代化,畅通无阻地及时运送扑火人员和物资到火场,有效地发挥森林防火机械化和现代化的作用。道路网的密度至少是4~8m/hm2。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可以迅速将扑火兵力运送到就近火场的位置,实现快速扑救。

3.4 加强防火检查站建设

严防火源入山,首先要增加常年性防火检查站,应设立在主要入山沟口和要道上,建筑必要房舍和防护设备(如:护网、挡墙、栏杆等),在重点防火时期有效控制无关人员进入林区。其次建立固定与动态相结合防火检查站,进入防火期内在主要进出路口、支叉线设立临时检查站岗卡,严格把关、严格盘查,可以有效杜绝火源入山,消除人为活动带来的火灾隐患。

猜你喜欢
检查站护林员林区
吕梁山林区白皮松育苗技术
智慧公安检查站解决方案
第三届甘肃最美护林员(草管员)
难忘坚守疫情防控检查站的20个日日夜夜
光影视界
第二届甘肃最美护林员(草管员)
平凉市出台生态护林员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
国有林区发展林下经济应处理好“三个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