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临床应用

2012-08-15 00:48郝玉兰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护理部病区科室

郝玉兰

(太原市中医医院,山西太原 030009)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健康观念的改进,中医护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在逐渐走向科学、规范,中医护理技术的特色和优势也愈来愈得到人们的推崇。《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明确指出了中医护理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是:以提高中医护理技术,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为主线,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医护理技术优势,造福广大患者,太原市中医医院从临床中医护理实际出发,在全院推出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服务,运行5年,成效显著。

1 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途径

1.1 加强教育,转变观念

太原市中医医院召开全院护士动员大会,让护理人员思想先行,观念改变,充分认识到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具有使用器具简单、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见效快的特点,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应用学科,已被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引进使用[1],坚定全体护理工作人员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决心和信心。

1.2 进行相关基础知识和技术操作培训

根据护理人员的实际情况,聘请本院老专家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中医基础知识讲座,要求每位护士都要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将“整体观念及辨证施护”的护理特点融入临床护理实践中[2]。同时从简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入手,如中药熏洗、穴位贴敷、拔罐等,反复练习。通过有效的培训与考核后,护理人员能正确熟练地掌握常见的中医传统护理技术方法,为给患者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1.3 设试点科室,以点带面

根据医院的工作实际,推选出示范科室重点先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工作,逐渐带动其他科室。结合科室实际选定指标,随着临床实践,护理人员的经验逐步丰富,要求各科室均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开展一到两项操作。

1.4 定期总结,不断改进

为使此项工作持续扎实开展,护理部加强了对基础环节的控制,完善考核制度,把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列为护理质控考核的范围。每月通过对各病区中医护理技术开展情况上报统计,对影响中医护理技术开展的非护理因素进行协调,定期总结经验,每3个月组织护理人员召开1次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经验交流会,由试点科室介绍中医护理技术的临床应用体会,探讨运用技巧,如内科病区一位女患者膀胱高度充盈(尿潴留)又不愿意接受导尿术,护理人员为其进行中医护理操作中的膀胱按摩术,术后患者顺利排尿,既减轻了导尿术带来的痛苦又避免了交叉感染。为进一步提高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在临床的使用率,提高中医护理质量,护理部还要求科室每年要增加2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作为科内的护理新项目。

1.5 制定制度,进一步规范管理

为保证中医护理操作的合法性和可靠性,护理部要求进行中医护理操作的护理人员要具有以下条件:必须具有护士执业资格、工龄在3年以上的护理人员,进行的中医技术操作必须有医嘱,操作规程严格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版的《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3]执行,进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前提是保证基础护理工作的到位,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2 结果

全员护理人员做好现代医学基础护理的同时,又兼顾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具备有中西医护理双重知识,业务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明显减少了病人痛苦,部分操作项目还显示出了独特的护理优势。

中医护理操作不仅突出了中医特色,还扩大了护理服务范围,深受患者好评。通过对住院患者是否愿意接受中医传统技术操作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达99%,明显扩大了医院的护理服务范围,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同时也满足了患者需求,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3 讨论

由于思想理念的不断转变,相对打针吃药等治疗手段,老百姓更乐于接受中医传统的外用疗法。如中药熏洗治疗,在肛肠科病房,护理人员运用中药熏蒸为患者进行治疗,通过中药作用配合热力透入舒缓局部症状。心脑科病房,经络测评对恢复机体肌张力,协助偏瘫患者恢复肢体功能有一定疗效。介入治疗、糖尿病综合病区,开展了中药贴敷,骨痛、关节痛等有显著疗效。内科病区采用中药局部熏洗疗法主要治疗下肢及足部麻木、疼痛、肿胀、失眠等。呼吸科病区则采用穴位贴敷进行冬病夏治对呼吸系统等多种疾病有显著的疗效,得到了患者的普遍认同。总之,中医特色护理具有操作简单、疗效好、副作用小等特点,不仅减轻了患者的医疗费用,更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在护理过程中受到患者的普遍赞誉。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开展需要一支具有中医护理技能的优秀队伍。所以,不仅要对护理人员进行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三基”培训,还要进行中医基础知识的培训,要求每位护士要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常用的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专科护士必须熟练掌握本专科的特色项目操作技术。

中医护理与现代护理模式的整体护理在很多方面有相互溶濡之处。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护,而整体护理的内涵是把患者作为一个整体,护理患者应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个方面考虑患者的健康问题,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却以操作简单,疗效好,副作用小,价格低廉等特点,显示出了其独特的优势,通过不断推广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在临床中的作用,实现了中西医护理的有机结合,促进了中医护理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进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要区别护士独立进行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和医护共同合作进行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护士独立进行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是护士执业范围内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如拔火罐法、刮痧法、穴位按摩等,在医生的医嘱下由护士完成。医护共同合作进行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如中医的侵入性有创性操作如针刺、艾灸等,需在医生的医嘱下与医生共同完成。目前医院共开展有穴位贴敷、穴位按摩、离子导入、火罐疗法等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操作20余项,各病区均设有自己的中医治疗室,且制定出适合中医院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为患者提供规范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服务。住院患者满意度由95%提高到99%。2009年医院护理部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护理分会评为“全国中医特色护理先进集体”。

[1] 冯运华.中医护理优势与展望[J].护理学杂志,2003,18(4):320.

[2] 刘革新,主编.中医护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社,2006.

[3]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护理部病区科室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护理部管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
依托皮肤科独立病区开展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教学查房探讨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性护理在老年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出院患者预后中的应用
基于循证的层级管理模式在手外科病区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
爱紧张的猫大夫
闭环管理在儿科病区医院感染防控中作用研究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无陪护护理在普外科病区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