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与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机结合——批判性思维指导下的英语阅读教学在高职高专英语专业中的运用

2012-08-15 00:55林殿芳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批判性阅读教学思维

李 倩 林殿芳

1.山东行政学院经贸系 山东 济南 250014;2.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0

0 引言

作为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批判性思维在学生学习、生活和独立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批判思维也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批判思维能够培养语言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习动机,改善学习效果。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英语阅读是学习者语言输入的主要来源,若在无批判思维指导的情况下进行阅读,学生往往会迷失学习方向,盲从阅读材料,不能在纷繁复杂的阅读材料中,批判地看待事情的本质和真相。同时,由于盲从阅读资料,难以对阅读资料进行新的构建和重组,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无法享受作为读者和作者之间共建意义的乐趣,最终导致学生阅读兴趣减弱,学习动机缺失,学习成效大打折扣。因此,批判性思维指导下的英语阅读教学对提高英语教学效果、促进语言学习成效,发展学生自身批判思维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1 何谓批判性阅读

批判性思维有别于低层次的对知识和信息的吸收和处理,而是对相关信息和知识进行高层次的分析、综合,并对相关信息做出准确性或者权威性评价,进而做出合理的推断和结论(席旭琳,2009)。国内外有诸多学者将批判性思维融入到英语阅读教学中去(Richard, 2003,何强生、刘晓莉,2003)。Richard(2003)将批判性阅读定义为“对文本高层次的阅读”,其中批判性阅读的读者具备释义和评价的能力,能够分辨出重要和非重要信息,确定作者所要表达的信息,利用原有的知识贮备和背景积累,与作者共建信息,得出言外之意,进而建立起自身价值体系和知识结构。何强生、刘晓莉 (2003)指出批评性阅读就是“读者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对读物的真实性、有效性及其价值进行判断并做出评价的一种阅读活动”;也就是说,读者需要根据自己内化的原则和标准去解读阅读材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并能够对其价值进行推理和判断,最终做出自己的评价。

2 批判思维指导下的阅读教学在高职高专中的运用——个案研究

国内外学者对于将批判性思维和阅读教学的结合已经有大量的阐述和研究 (Richard,2003,何强生、刘晓莉,2003,唐光洁,2009,席旭琳,2009,王牧群、白彬,2011)。他们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评判性思维和阅读教学相结合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但是,这些研究当中以理论阐述为主,基本上是基于理论的教学设计假想,并没有将教学设计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且缺乏实践结果的汇报。另外,文献当中尚未有批判性英语阅读教学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实践运用的研究。因此,为了进一步丰富理论指导下的实证研究,笔者将批判性思维融合到阅读教学过程中,试图检验批判性阅读教学对于英语阅读教学的效果。

3.1 教学材料的选择

在选择教学材料方面,笔者充分考虑了教学大纲的要求及现行教材的局限性,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同时,加入了适合于开展批判性阅读教学活动的材料。Huckin(1997)建议在选择教学材料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兴趣和他们的人生经历,使选择的材料能够最大化的促进学习效果。同时,他也强调了要选择学生所能够掌控的主题和材料,保证材料的地道和真实。鉴于以上标准,来自网络的英语新闻、杂志和广告被选中,并被大量地运用到课堂中去。

3.2 教学实施

Brown(1994)建议阅读教学应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阅读前讨论,即话题的引入,使学生做好进行文本阅读的准备。第二阶段为阅读中任务。这一阶段包括对学生提供一系列的阅读指令、指导学生有目的的阅读、为学生提供了阅读向导,保证其阅读质量。第三个阶段为读后练习阶段。学生需要回答篇章理解题目,进行词汇练习和主题讨论,并且进行总结等活动。下面将以一节课堂为例,介绍笔者实施评判性阅读教学的情况。

首先,按照3.1中提到的标准,笔者将选择好的新闻等提前发放给学生,引导学生就文本进行讨论,讨论集中在新闻、杂志所面向的读者,以及它们在哪些方面迎合了读者的需要。这一讨论方法主要是基于Huckin(1997)的观点,即如果要更好的分析一份报纸和杂志,最好的切入点就是“把自己放在读者的位置,假想一下作为一个典型读者,他将如何看待或阅读相应的期刊”。换句话说,就是读者希望在文本中找到何种信息,以及他如何去解读相应的信息。

阅读前讨论活动结束之后,学生被要求阅读标题和文章首句,预测一下整篇文章内容,这种做法很容易将学生的背景知识激发起来,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及积极性,从而也将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这种活动,学生的观点和看法得以表达,使其能够批评看待文章内容。同时,学生也被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准备两个问题。问题需要建立在学生对文章预测的基础之上,这样才能使学生摆脱之前传统教学中“阅读+回答问题”的模式,使之成为与作者进行交互意义的真正读者。

然后,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在阅读过程中寻找答案。显而易见,不是每组学生提出的问题都能在文章中找到答案。这样就为阅读过程提供了任务:学生可以针对未能找到答案信息的问题进行讨论,讨论作者为什么没有把相关信息加到文章中去,作者是出于什么目的,他心目中的读者是什么样子等等一系列问题。这样学生就可以批判地阅读文章,挖掘作者的写作目的、面向的读者,以及作者对所描述问题的看法。 这些对于学生批判式思维的发展都有着及其重要的促进作用,从而使学生批判式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最后,在阅读任务完成之后,学生将拿到一张问题列表。问题列表上列出了针对阅读材料以及相关学术文献搜集的思考问题。如:文章主要用了哪一种动词时态? 动词的施动者是否明显?如不明显,为什么?文章中表格和图画的作用是什么?你认为作者使用表格和图画想达到什么目的?你觉得目的达到了吗?等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不同于普通阅读理解问题,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批判式思维,是为了锻炼学生的批判式思维和能力。

阅读后讨论结束之后,学生需要以小组为单位对文章进行总结,并提交用英语写作的总结报告。在总结中,教师会给学生一定指导,学生需要批判的看待阅读材料,并将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楚,这对于高职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总结完成后,学生的总结报告将在班级内部交换,进行同伴互评,这样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老师之外的真实读者,加强了写作的动机和兴趣。

4 问卷调查汇报

以上教学方法实施半学年之后,笔者选取了20名学生进行了访谈。 访谈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对于批判式阅读教学模式表示欢迎,他们认为新模式下的阅读课更有趣,更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他们不再是一个没有主观能动性的受体,而成了意义构建的参与者,这使他们更能看到学习的意义。在学习层面,他们认为这种教学方式对深入理解文章、提出自己观点更有成效。

但是他们也提出了自己的质疑,比如在现行的考试制度之下,阅读理解往往是表面理解,而非读者与作者共建意义。因此,考试的反拨作用也必须考虑到将来的教学过程中去。

另外,访谈结果还透露出一点重要信息: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他们本身英语基础较差,不可能抛离语法知识和课文重点,一味追求批判式阅读。学生在访谈过程中,流露出希望加强语法和词汇学习的意愿和想法。

5 结论

从一个学期的实施效果和访谈来看,批判思维指导下的阅读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起着积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参与阅读过程,提高阅读兴趣,深度阅读给定材料,看清事实真相。同时,也要考虑学生英语水平,以及现行英语考试的要求,在保证学生习得语言基础素材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批判能力和创新能力。

[1]Correia,R.Encouraging critical reading in the EFL classroom.English Teaching Forum.2006,(1).

[2]Huckin,T.N.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In Functional approaches to written text:Classroom application,ed.T.Miller,78-92.Washington,DC: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Agency.

[3]Richard Pirozzi.Critical Reading,Critical Thinking:A Contemporary Issues Approach [M]New York:Addision-Wesley Educational Publishers,2003.

[4]何强生,刘晓莉.批判性阅读及其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03,(19).

[5]唐光洁.在英语阅读课堂开展批判性思维训练.西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3).

猜你喜欢
批判性阅读教学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