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讨

2012-08-23 06:38翟宏宇徐春凤孙爽滋李海兰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年36期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基础计算机

翟宏宇 徐春凤 孙爽滋 李海兰

大学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讨

翟宏宇 徐春凤 孙爽滋 李海兰

长春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长春 130022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公共基础课,从师生两个角度对该课程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分级教学的策略,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计算机基础;非计算机专业;分级教学

10.3969/j.issn.1671-489X.2012.36.119

作者: 翟宏宇,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模式识别、数字图像处理等。

Author’s address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chun, Chi na 130022

目前,在我国各高校中,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已经成为如同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课程一样的公共基础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这样的课程设置,对改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思维能力、综合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和手段来学习、工作、解决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对高校大学生的基本需求。

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注定了计算机基础教育在体现基础性的同时,也要不断完善和调整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能跟上日新月异的时代步伐。这是社会的需求,也是高校教师的光荣使命。

1 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因素

由于地区差异、学校差异和学生基础差异,大学新生使用计算机的水平参差不齐。从长春理工大学生源来看,有少数学生属于极端的两种情况:1)已经能轻松驾驭计算机,熟练掌握某种编程语言;2)对计算机知识相当陌生,连简单用语“双击鼠标”的含义和操作都不懂。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到大多数学生的情况是:对计算机能进行基本操作,可编辑简单文档,能够浏览网页,玩游戏和聊天。

总体上来看,进入大学后,直接学习大学计算机基础或计算机应用基础,对理科学生而言,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若直接学习计算机程序设计,又因缺乏必要的前续知识,造成理解困难,学习效率低下,从而影响学习状态,学习效果不理想,甚至一部分学生会因为跟不上而放弃。

1.2 教师因素

毋庸置疑,学习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而实际教学中,发现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确实比计算机专业学生要缺乏干劲。尤其在程序设计的学习过程中,有畏难情绪,缺乏必要的钻研精神和足够的自我训练时间。

如何能吸引学生投入更多的热情和精力于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中,焕发出最佳的教学效应,这成了大学教师在讲好基本教学内容之外,要努力追求的目标。然而,基础课教师因为教学工作繁重,参加科研项目的机会相对较少。因此,会造成视野不够广,见解不够深入,没有足够的经验和高度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不能满足学生越来越高的需求。

2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应对措施

2.1 进行分级教学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起点已经由大学过渡到中、小学,这样,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体系势必也跟着进行调整。

首先,针对学生掌握计算机水平的差异,在新生入学的时候,可以进行计算机能力测试。未达标者,需在常规的必修课程之外,增加一门零学分的必修课“计算机文化基础”,以此来弥补中、小学阶段所欠缺的计算机基础知识。

其次,针对文、理科,分别进行计算机教育。按照学期顺序,理科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文科开设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其中,理科以程序设计的学习为主,通过软件工程、数据结构、数据库的基础内容的融合,来培养学生形成系统、完善的信息知识结构,促进学生对程序设计思想的理解和掌控,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的竞争力。文科以数据库的使用、开发为重点难点,以基本操作/应用为核心,进行“以应用为目的、以实践为重点”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具体情形见表1。

表1 计算机基础教学层次结构

2.2 师资队伍的自身建设

常教常新,是作为教师的一种快乐,也是一种挑战。如何面对一批批新鲜面孔,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方案,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地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是所有负有责任感的大学教师的共同追求。对于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而言,常教常新尤其重要。唯有这样,才能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保持知识的先进性、新鲜性,从而能够站在正确的高度,对学生进行方向性引导。

常教常新可以通过教学案例的设计表现出来。目前,计算机基础教学,以通过“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为重要评价指标,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案例的选取除了兼顾趣味性、实用性这一原则之外,还要与时俱进地以近年“国二”考试真题为主要案例和习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和训练。当然,也要注意知识的传授要秉持全局观,不能过于强调“一城一池”的攻取,而没有从整个编程理念和思维上进行引导和培养。

常教常新要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基础。而教学理念的提升源于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源于整个学院教学环境和氛围,所以,整个教学团队的建设尤为重要。团队的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师标兵要切实起到领头羊、排头兵的作用,多做科研训练、教学观摩,提升整个团队的教学水准,以知识结构、信息素养为目标,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3 实践环节的跟进

计算机教学是一门非常强调实际操作技能的课程,最忌讳的就是纸上谈兵。一方面,教师要通过电脑演示来授课,实时地将系统、环境、运行状态、程序结果等直观、直接地传达给学生;另一方面,学生通过电脑实践操作,促进了对理论知识的消化、理解,切实学会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对计算机基础教学而言,实践环节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为了强调实验的重要性,已将实验内容单独设课,成立了计算机基础综合实验课程。该课程配合课堂教学,提出10个基本实践模块,来完成编程技能的入门级训练;提供6个高级技能实验模块,来培养学生进一步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实验题目有必选型和自选型,做到自主学习和严格训练的有机结合。

同时,尝试将ACM/ICPC竞赛内容纳入计算机基础实验环节中,来拓宽学生的视野,给学生提供一个更高的平台。所谓站得高方能望得远,希望借此能唤起更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打开一个更有创造性的新格局。

3 结束语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21世纪,计算机基础教育已经由大学移向中学、小学,如何与时俱进地改革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令培养出的大学生符合时代的需求、符合教育的发展,是高校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还要不断地实践和总结,摸索出更科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使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不断上新台阶。

[1]尹建新,祁亨年,夏其表,等.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S1).

[2]吕慧,张伟艳.计算机基础教育在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33).

[3]张杰.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分析[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3):50-52.

[4]韦懿霖.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电脑与电信,2010(12):70-72.

[5]陈丹桂.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新思路[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4):58-59.

[6]许元朋.浅谈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教学[J].科技资讯,2010(4):188.

Discussion on Reform of Computer Basic Teaching of University Non Computer Majors

Zhai Hongyu, Xu Chunfeng, Sun Shuangzhi, Li Hailan

Viewing university computer foundation course as a public basic courses, the article analyzed the questions in teaching from the angle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Proposed the classification of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provided the effective solution.

computer basic; non computer major; graded teaching

G641.0

B

1671-489X(2012)36-0119-02

猜你喜欢
计算机专业基础计算机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计算机操作系统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
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教学探讨
新形势下技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