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地区传统农具设计之美

2012-08-24 07:25娄婧婧唐立华
时代农机 2012年11期
关键词:中原地区农具美感

娄婧婧,唐立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家具与艺术设计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1 中原地区传统农具的发展历程

中原地区是我国农耕文化的最早发源地之一,气候温暖干燥,土壤疏松肥沃,雨量充沛,水源充足,草木茂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为人类的生息繁衍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原人民就创造出著名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向世界展示了华夏民族农业文明的独特魅力。中原地区传统农具的发展经过前农业时期的起源,原始农业时代的萌芽,夏商周时期的初步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快速发展,秦汉至隋唐五代时期其基础的初步奠定,宋元时代的承前启后,到明清时代的成熟完善及机械农具的萌芽,以及现代农作器械新工艺新材料的快速发展这样一个发展历程。随着农业文明的发展,中原地区传统农具的种类及功能也不断得以丰富,并自成一体,成为独具特色的传统器具设计的典范。

2 中原地区传统农具的类别

中原地区地理环境复杂,四季分明,农作物种类众多,具有北方典型旱地农作物的基本特征,这造成了中原地区传统农具种类多、品种全。按照其使用功能,可以把中原传统农具分为以下几大类别:

耕种类:如耕垦、整地、播种农具;管理类:如除草、施肥、排灌农具;收获类:如收获、运输、脱粒、清选、晾晒农具;加工类:如加工、贮藏、称量农具。

3 中原地区传统农具的设计美学分析

中原地区传统农具作为独具特色的传统器具设计的典范,不仅满足了实际农业生产的需求,受中原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及朴素的民间审美哲学的熏陶,其造型、材质、工艺、装饰等方面都包含着丰富的设计美学思想。

3.1 造型美

农具的设计首先是要考虑满足其功能需求、使用方便、省力、易操作的要求,造型根据农具本身实际的功能来设计制造。三脚耧(图1所示)是一种播种农具,其造型从社会发展进程来看,已是比较完美的造型。它的主体结构主要分为耧提把、耧盘、耧杆(耧辕)、种仓、耧斗锤和引种管几个部分。耧提把和耧盘相似,是一个框架平面结构,上有扶手,下有横木二三层等比例排列,和提把相接加强其稳定性。提把的下端是引种管和铁质耧脚,由三根主要结构柱子为主体的引种管后部中空,便于种子从中落如土壤。为了便于开沟,耧脚通常被打造成“V”形耧铧,和引种管结合在一起。耧脚的后面还拖挂有一个薄木板便于覆盖种子;其次,是储存种子的容器仓,设置在耧车腿的前面,其造型是一个倒梯形立体仓,仓的后面在靠近耧车腿的下面有一个宽1.5 c m、高5 c m的长方形口,这是种子的出口,口的位置还设置一块挡板,便于调节种子下落的速度。最后还有一个驾辕部分,可以随时调整方向。三脚耧的造型是在满足其实用功能的基础上而进行的设计,其造型设计比例适中,且运用了有机图形来造型设计,含有一定的造型美学法则。它的设计成熟、人性化,操作方便,功能合理,可以说是现代播种机的鼻祖。

图1 三脚耧

图2 三脚耧

大多的农具在设计制作时,除了满足其功能需要,同时还需满足精神方面的美感要求。三脚耧(图2所示)耧腿、耧辕有着优美的曲线,耧铧有“V”形的、菱形的有机形状,倒梯形的容器仓,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还有着良好的审美情趣。诸如此类的造型手法在满足其功能需求的基础上,也体现出设计者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对其进行设计美化,使我们使用的器具更加具有美感,使得人们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得到心理和视觉上的愉悦。

中原地区农具造型整体上线条流畅简约,形体粗犷,风格拙中带朴。由于农具用途不一,造型又呈现出多姿多彩、千差万别的特点;还有一些用途相同的农具由于其地域不同而出现的不同造型样式。农具的制作也会受到功能、环境、技术等因素的影响,造型大多不是很精致,但也恰恰是这样的一种粗狂拙朴的造型风格符合中国传统的大巧若拙的审美要求,这也是我们对美的另类理解,这种质朴的美感在现代社会的浮华中显得尤为重要。

3.2 材质美

中原地区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气候温暖干燥,土壤疏松肥沃,雨量充沛,水源充足,草木繁茂,不仅为传统农业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也为农具的发展演变提供了必要的原材料。

中原地区农具大多用枣木、榆木、槐木等硬度较高的材质来制作各种器物的手柄、框架等;通常用柳条或其他树条编制各种农用、家用器物等;用各类的石材加工成磨、兑、臼等;还会用一些秸秆、麻编织各种器物。这些材料本产于中原地区,较为常见,取材方便。材料虽然普通,但每种材质都有其不同的美感。木材重量中等,强度高,可再生,可加工性好,手感好,本身带有特定的色彩,纹理交错,结构均匀,色彩、纹理美观粗犷,有一定的装饰美感;柳条枝细柔软,去皮后洁白光滑,纹理性好,韧性极佳易劈易曲;石材质地细腻,有天然纹理,硬度适中,每种材质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农具的所有材质有着天然的秉性,这种不加修饰的材质带着淳朴与原始的气息,更加凸显了农具的材质美。

这样的造物方式,是中国天人合一思想的一种体现,同样也揭示了广大劳动人民崇尚自然、顺应自然的哲学观。这些天然的材质环保、零污染,重要的是天然材质带给我们更多人与自然的和谐、亲近。这些是现代生活中的高分子等材料无法相比拟的。

3.3 工艺美

农具的制作和加工,采用了多种多样的制作工艺,这使得农具本身具有了工艺美。农具的制作工艺体现了广大劳动人民对材质特性的认知,是一种创造性的人类活动。人类用灵巧的双手对材质进行设计、塑形、编织等方式加工制作,使其成为具有美感的艺术品,这不仅是人类造物经验的积累,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尤其为我们今天的器具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图4 编筐的手艺人

中原地区有用柳条或其他树条编制各种农用、家用筐、篮的习俗,这些筐、篮多为一些盛器,大小不同,造型各异,用途不一。小箩筐(图3所示)主要用来盛花生、蔬菜、水果等。器物包含了底、帮、沿、提手等部分。其编织工艺,多以当年生的柳条为原料,也用其他枝条配合编织,突出材质的丰满及自然美感。在器物的底、帮、沿等部位,采用不同的编织工艺(图4所示)。底部有圆、椭圆和长方等形,分别以葵花桩、“米”字桩、“丰”字桩、麻花绞桩、胡椒眼、三角眼、筛子眼、经纬编及绞、圈、挑、压等工艺绞桩打底。器物的帮部多采用经纬编,包括单篾和双篾转编、旋编,还有胡椒眼、三角眼等相互挑、压和反、正绞编等工艺。器物边沿多采用窝桩、缠、辫等工艺,即使纬条固定,又能起到定型、装饰作用。底、帮和沿部位采用的枝条粗细不同,编织的工艺不同,这种强烈的对比,在视觉上产生了对比的形式美感。其编织的一些纹样造型粗狂中带着优雅,从材料间渗透的淡淡光线,恰恰增添空间的凉爽、舒适感。提手弯曲弧度不大,符合提、挎的功能要求。有些较矮的器物则采用边、帮互代的工艺,别有风格。柳编工艺的主要技法有平编、纹编、勒编、砌编、缠边5种。这些工艺的美感凝聚了人们的聪明智慧,是用劳动人民灵巧的双手织出的美。

农具的制作工艺类型繁多,每种工艺都会在农具上遗留痕迹,工艺之美也于这些印记中彰显。工艺美是劳动人民手工创造出来的美,也是广大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

3.4 装饰美

石磨(图5所示)是一种谷物加工农具,磨为石质,通常由两个圆石做成,磨是平面的两层,两层的接合处都有纹理,可以连续转动,通过上下两扇磨盘在转动时所产生的摩擦力来研磨夹于其中的谷物,使其成粉、糊或岀浆。石磨有上下两块磨扇,扇面形状有几乎近似的圆形形状和厚度;圆形扇面分为三个层次,内有圆形或方形凹槽的磨芯,中间位置为平面的磨膛,外圈雕刻着一起一伏的一致纹理,是磨齿(图6所示),用来磨损谷物颗粒成粉末状。上扇有磨眼,磨面的时候,谷物通过磨眼流入磨膛,均匀地分布在四周,被磨成粉末,从夹缝中流到磨盘上。

图5 石磨

图6 磨扇—磨齿纹理

石磨磨盘侧边采用植物纹样的立体造型(图7所示),磨扇扇面(图8所示)的起伏纹样雕刻装饰,不仅有了造型的变化,摆脱来了造型上的单一,使其整个造型活泼生动起来,单调的石磨也有了装饰的美感,同时也寄托了劳动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图7 石磨纹样立体装饰

在中原地区,石磨的材质多是选用没有裂痕的优质花岗岩。其材质质地坚硬,本身具有漂亮的机理和质感,色泽美丽,是很好的装饰材料,不仅为传统农具增添了质朴的美感,也丰富和装饰了人们的生活。

在现代社会中,这些传统的农具不仅仅只是功能体现的一种农具,可以说它是一种艺术品。它蕴含着古代劳动人民对于美的追求,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它不但具有浓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它还具有欣赏价值。现代社会,这些传统的农具被制作成工艺模型进行展列,传统装饰纹样的抽象、设计再运用,设计制作的美学思想等,对我们的室内空间、木质家具、器具等都有一定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4 结语

中原地区传统农具积淀了这片土地上各个时期的历史和文化,是对中原历史文化的一种继承,反映了华夏民族的创造力。中原地区传统农具在造型手法上遵循形式美法则,在变化中求统一,在统一中求变化的美学规律,实现功能与造型的统一,材质对功能的实现。不仅有着精妙的设计,精湛的技术,还蕴含着朴素的设计美学思想,对现代设计艺术与设计教育有一定的启迪和借鉴。

[1]潘景果.论中原农具造型演变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9.

[2]潘鲁生.民间文化生态调查—农事器用[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5.

[3]王琥.中国传统器具设计研究(首卷)[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中原地区农具美感
古代农具“奇妙夜”
中原地区品种齐全的果树苗木大规模繁育基地
击打式谷物加工农具
农具印象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中原地区储气库建设研究与实践
打造中原地区航空人才培养高端平台
关于书法美感问题的几点思考
大桥下面:我喜欢被遗忘的美感
农具史话:耒耜、耧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