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化学法与沉渣镜检法检测尿液的效果比较

2012-09-05 10:55苏巧云唐希才黄结贞
海南医学 2012年24期
关键词:沉渣化学法尿液

苏巧云,唐希才,黄结贞

(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检验科,广东广州510150)

干化学法与沉渣镜检法检测尿液的效果比较

苏巧云,唐希才,黄结贞

(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检验科,广东广州510150)

目的观察对比干化学法和沉渣镜检法在临床检测尿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尿液525份,分别进行尿液干化学法和沉渣镜检法的独立检测,重点检测其中的白细胞(WBC)和红细胞(RBC)的数量,分别记录尿液干化学法和沉渣镜检法的阳性例数,若两者的最终检测结果不同则以沉渣镜检法的最终结果为准。结果利用尿液干化学法对WBC和RBC进行检测,其中WBC的假阳性率为2.51%,假阴性率为18.25%,RBC的假阳性率为9.21%,假阴性率为6.86%。与沉渣镜检的最终结果比较,两者在WBC的检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RBC的检测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尿液干化学不能完全替代沉渣镜检法,两者联合检测能互相弥补对方的不足,提高临床检测的正确率。

尿液干化学法;沉渣镜检;;白细胞;红细胞;联合检测

尿液干化学法引入临床检验后,使尿液的相关检测得到了飞速发展,该检测法利用试纸和相关的仪器实现了对尿液成分的快速检验,大大加快了检测的速度[1-2]。但该法的缺陷在于,在实现临床尿液检测快速进行的同时,其对尿液红细胞(RBC)、白细胞(WBC)的检测结果与传统的沉渣镜检法相比在假阳性和假阴性方面的误差偏高[3-4]。为了探讨尿液干化学法联合沉渣镜检应用于临床检验的价值,探索两种方法结合的可行性,笔者特意进行了该项实验,现将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来我院门诊和体检就诊的患者,采集尿液525份。所有患者的尿液标本均为新鲜标本(收集后1 h内完成检测)。525例患者中,男性281例,女性244例,女性患者的尿液采集均避开了其月经期。

1.2 实验仪器尿液干化学法使用的相关仪器为GEB-600尿液分析仪(包括其附属的尿液分析试条)、沉渣镜检法使用的相关仪器为Olympus显微镜及医用离心机。

1.3 实验方法尿液干化学法:嘱咐患者留取中段尿液20 ml,其中10 ml尿液倒入专用的试管中,放入试纸条,浸泡2 s左右,随后将其取出,并将该试纸上多余的尿液用滤纸吸除。将试纸置于尿液分析仪中,严格按照仪器的相关操作步骤进行操作,最后读取结果。沉渣镜检法:取患者余下10 ml尿液置于医用离心机中离心,设置离心转速为1 500 r/min,离心时间为5 min,离心完成后,弃掉上清,取0.2 ml沉渣液,随后将沉渣液混匀,涂抹于玻片上,后置于Olympus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在高倍镜下观察时,取其中的20个高倍视野的均值进行报告。

1.4 判断标准沉渣镜检法的正常参考范围:WBC计数为0~5个/hp,RBC计数为0~3个/hp。超出以上范围,均判定为阳性。若其中的尿液干化学法的检测结果与沉渣镜检法不同,以沉渣镜检法的结果为准,即尿液干化学法显示阳性,沉渣镜检法显示为阴性,则判定最后结果为假阳性,若反之,则判定为假阴性。

1.5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其中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方法对尿液中WBC的检测结果在WBC的检测中,尿液干化学法检测显示结果阳性者113例,阴性者412例,而沉渣镜检法检测的结果阳性者126例,阴性者399例,其中尿液干化学法的假阳性率为2.51%(10/399),假阴性率为18.25%(23/126);尿液干化学法与沉渣镜检法对WBC的阳性率检测率结果分别为21.52%(113/525)和24.00%(126/5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χ2=0.2581,P>0.05,见表1。

表1 尿液干化学法与沉渣镜检法对尿液中WBC的检测结果(份)

2.2 两种方法对尿液中RBC的检测结果在RBC的检测中,尿液干化学法中检测显示结果为阳性者134例,阴性者391例;而沉渣镜检法检测结果为阳性者102例,阴性者423例。其中尿液干化学法的假阳性率为9.22%(39/423),假阴性率为6.86%(7/102);尿液干化学法与沉渣镜检法对RBC的阳性率检测率结果分别为25.52%(134/525)和19.43%(102/5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χ2=304.4544,P<0.05,见表2。

表2 尿液干化学法与沉渣镜检法对尿液中RBC的检测结果(份)

3 讨论

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尿液干化学法由于其本身操作简单、利于临床大批量的尿液标本检测等特点而被广泛普及,但与传统的沉渣镜检法比较,其在WBC的检测上存在假阴性率偏高等缺点。本次实验结果显示在对WBC的检测上,其假阴性率为18.25%。尿液干化学法假阴性率偏高的原因在于,其检测WBC主要依靠的是与中性粒细胞包浆内的酯酶相互作用,水解试带膜中含色原的酯类,释放出的色原与重氮盐反应形成呈色缩合物,其颜色深浅与粒细胞的多少成正比,因此只能对白细胞中的粒细胞敏感,而对于尿液中存在的淋巴细胞或者是单核细胞并不敏感[5],因而会造成漏检。而传统的沉渣镜检法则能有效地检测出其中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因此,沉渣镜检法能有效地弥补尿液干化学法的不足。在RBC的检测上,尿液干化学法检出的阳性率要高于沉渣镜检法,尿液干化学法检测RBC的原理主要是利用血红蛋白中的亚铁血红素有类似过氧化物样活性、氧化四甲基联苯胺等有关色原,使之呈色,因而尿液干化学法不仅能检测出尿液中形态完整的RBC,还能检测出形态异常的、已经溶解的RBC,同时若当尿液中含有过氧化物酶样物质,如肌红蛋白、菌尿等均能使色原呈色出现假阳性。传统的沉渣镜检法能看到形态完整的和形态异常的红细胞,已经溶解的红细胞则无法检测。因而往往在RBC阳性率检出上尿液干化学法高于传统的沉渣镜检法[6]。从本次实验的结果也可以看出,尿液干化学法与沉渣镜检法对RBC的阳性率检测率结果分别为25.52%和19.43%。在RBC和WBC的检出上,尿液干化学法和传统沉渣镜检法各有不足,两者结合可相互弥补不足之处。

综上所述,在临床上,尿液干化学法不能完全替代沉渣镜检法,鉴于尿液干化学法目前本身的技术原因,只有两者联合检测才能使检验结果更加准确,这样才能为临床医师在泌尿道疾病、肾脏疾病等方面在诊断、治疗及预后监测提供有力的依据。

[1]陈莉.干化学法检测尿潜血与沉渣镜检红细胞的结果误差分析[J].海南医学,2007,18(12):151-152.

[2]徐星洋.干化学法与湿化学法检测新生儿胆红素的比较[J].海南医学,2011,22(3):136-137.

[3]孙延河,张连胜,丁芳.联合应用干化学法与显微镜法检测尿液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准确性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 (10):1866-1867.

[4]顾文刚,陈激扬.尿干化学法与沉渣镜检联合检测尿红细胞及白细胞的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0):1127-1128.

[5]张砾.尿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联合检测尿白细胞、红细胞的临床意义[J].医学检验与临床,2012,23(1):53-54.

[6]闫庆萍.尿红细胞联合检验的重要性[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8,18(11):2335-2336.

R446.12

B

1003—6350(2012)24—105—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2.24.045

2012-08-17)

苏巧云(1976—),女,广东省广州市人,主管技师,主要从事医学临床检验工作。

猜你喜欢
沉渣化学法尿液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湿化学法合成Ba(Mg(1-x)/3ZrxTa2(1-x)/3)O3纳米粉体及半透明陶瓷的制备
无酶光电化学法快速检测酒类中的乙醇含量
跟踪导练(三)
关于灌注桩沉渣厚问题的探讨
钻孔灌注桩桩底沉渣对单桩承载性状的影响分析*
湿化学法合成羟基磷灰石晶体及其表征
尿液NT-proBN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意义
中和铁氧体法净化低浓度Co2+废液过程中水质条件的影响和沉渣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