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社区居民中医体质辨识分析

2012-09-05 10:55曹桂丽沈蔷邓红月喻宏代桂芝王建辉
海南医学 2012年24期
关键词:年龄层偏颇东城区

曹桂丽,沈蔷,邓红月,喻宏,代桂芝,王建辉

(北京市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100010)

北京市东城区社区居民中医体质辨识分析

曹桂丽,沈蔷,邓红月,喻宏,代桂芝,王建辉

(北京市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100010)

目的通过大样本中医体质分类的调查,了解北京市东城区居民中医体质的分布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改善人群的健康水平。方法对20 026名接受过社区卫生服务的居民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居民基本信息、中医体质辨识情况。结果社区居民的中医体质中,平和质占64.2%,偏颇体质占35.8%;其中,60岁以上居民共调查13 865例,占总调查人数的69.23%。60岁以上人群中,平和质占62.65%,偏颇体质占37.35%。平和质的比例随年龄增长有下降趋势。在不同偏颇体质中,阳虚质、气虚质、血瘀质3种体质随着年龄增长,有明显上升的趋势。结论本调查客观分析了社区居民的体质特征及变化特点,有助于把握社区居民的体质特点,对调整体质偏颇、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中医体质;社区居民;健康管理

体质是对个体身心特性的概括,是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性反映,它影响人体对自然、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同时对某些病因和疾病的易感性,以及产生病变的类型与疾病传变转归都具有某种倾向性。体质与年龄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我们开展了辖区人群的中医体质量表的测评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2009-2011年,我们完成了20 026例北京市东城区所辖的社区居民的中医体质调查。

1.2 调查方法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临床中医师和经过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的西医医师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就诊的患者实施现场随机调查。调查人员在门诊时直接进入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门诊信息系统中,实时将调查结果录入,系统自动生成中医体质量表评分。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年龄满15岁以上者,性别不限,无精神疾患和行为障碍。排除病情严重者及因文化程度等原因不能理解调查问卷内容者。

1.4 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按照中医体质类型概念框架确立编制量表[1],由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湿热质、痰湿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9个亚量表构成,各个亚量表含有7~11个条目。计分方法:回答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中的问题,每一问题按5级评分,计算原始分及转化分,依标准判定体质类型。每个条目原始最低分为1分,最高分为5分,9个亚量表分别计算分数。先计算各亚量表的原始分数,即原始分数=各个条目分值相加。计算原始分数后再换算为转化分数,各亚量表的转化分数为1~100分。转化分数(%)=(原始分-条目数)/(条目数×4)×100%。判定标准:平和质转化分≥60分,且其他8种偏颇体质转化分均<30分时,判定为“是”;平和质转化分≥60分,且其他8种偏颇体质转化分均<40分时,判定为“基本是”;否则判定为“否”。偏颇体质转化分≥40分,判定为“是”;30~39分,判定为“倾向是”;<30分,判定为“否”。亚量表分数越高,该体质类型倾向越明显。

1.5 统计学方法用例数、百分数描述各年龄层每种体质的状况,年龄层为等级顺序变量观察各种体质出现情况有无上升或下降的线性趋势,SPSS16.0软件完成统计分析,采用趋势χ2检验(Linear by Linear Association)。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的中医体质整体分布情况20 026例被调查患者中,<30岁者238例(1.19%),30~39岁者368例(1.84%),40~49岁者1 089例(5.44%);50~59岁者4 466例(22.30%),60岁以上者13 865例(69.23%)。说明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患者以老年人占主体。20 026例患者中,平和体质12 848例(64.2%),偏颇体质7 178例(35.8%)。其中,60岁老人中平和体质8 686例(62.65%),偏颇体质5 179例(37.35%)。各年龄层平和质的比例随年龄增长有下降趋势(χ2=120.52,P<0.05),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平和质变化趋势分析

2.2 中医偏颇体质与年龄分布关系

2.2.1 特禀质与年龄的关系各年龄层特禀质的比例随年龄增长有下降趋势(χ2=10.04,P<0.002),60岁后趋于平缓,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特禀质变化趋势分析

2.2.2 气郁质与年龄的关系各年龄层间气郁质的比例无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趋势(χ2=2.50,P=0.114),见表3。

表3 不同年龄气郁质变化趋势分析

2.2.3 血瘀质与年龄的关系各年龄层血瘀质的比例随年龄增长有上升趋势(χ2=36.15,P<0.001),见表4。

表4 不同年龄血瘀质变化趋势分析

2.2.4 湿热质与年龄的关系各年龄层湿热质的比例随年龄增长有下降趋势(χ2=8.24,P=0.004),见表5。

2.2.5 痰湿质与年龄的关系各年龄层间痰湿质比例无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趋势(χ2=0.295,P= 0.587),见表6。

2.2.6 阴虚质与年龄的关系各年龄层阴虚质的比例无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趋势(χ2=2.071,P<0.150),见表7。

表5 不同年龄湿热质变化趋势分析

表6 不同年龄痰湿质变化趋势分析

表7 不同年龄阴虚质变化趋势分析

2.2.7 阳虚质与年龄的关系各年龄层的阳虚质比例随年龄增长有上升趋势(χ2=86.79,P<0.001),见表8。

表8 不同年龄阳虚质变化趋势分析

2.2.8 气虚质与年龄的关系各年龄层气虚质随年龄增长有上升趋势(χ2=69.467,P<0.001),见表9。

表9 不同年龄气虚质变化趋势分析

3 讨论

体质所代表的是人类个体特质,体质差异的形成是先后天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体质和正气均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作为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体质强弱是对正气强弱的具体诠释,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正气的盛衰。正气的强弱是人体是否发病的决定因素。从发病原因角度来看,阴阳偏亏偏亢表示体质有一种潜在的发病倾向,并对某些致病因素具有易感性,一旦发病,这种潜在的因素就结合病理改变以证候的形式显现出来。如阳气亏少体质,耐暑热而不耐寒冷,阴寒病邪与其体质相应,极易侵袭人体致病,一旦得病,易从寒化重伤阳气,阳气由亏少而衰,病变具有延性;阴血亏少体质相对耐寒冷而不耐暑热,阳病邪也因而易侵袭人体致病,一旦得病易从化重伤津液,阴血亏少往往进一步发展成阴虚衰。由此可见,体质是形成证候的物质基础之一,证候随体质强弱而转移,两者密切相关。体质的相对稳定性和动态可变性使体质的调节成为可能。近代中医体质研究表明体质可分、体病相关、体质可调[2]。为了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在强身防病、促进病康复时,必须考虑这种体质因素。未病之前辨体质孰亏孰亢,通过中医综合调治,如运用中药调补、针刺、气功、按摩和传统健身运动,并结合调摄的独特方法,使体质得以纠正;既病后,结合体质辨治或益气温阳,或滋阴养血,理气活血,或清热散寒,或祛痰化湿,则可促病愈康复。

本次的调查结果显示:社区人群中医体质中,平和体质12 848例(64.2%),偏颇体质7 178例(35.8%)。其中,60岁以上老人平和体质8 686例(62.65%),偏颇体质5 179例(37.35%)。平和质的比例随年龄增长有下降趋势,这与以往的调查的结果一致[3]。病理体质类型中的阳虚、气虚、血瘀型3种体质类型随年龄增长有上升趋势;特禀、湿热2种体质类型随年龄增长有下降趋势;而气郁、痰湿、阴虚3种体质类型随年龄增长未呈现明显相关趋势。这与老年人群随年龄的增长正气日衰,脏腑功能逐渐减退,精气虚衰的特点一致[4]。中医学早在《内经》中就有“治未病”的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这种防重于治的精神,对于我们尽早开展体质干预,防病防变,颇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而基于体质可调理论,在出现偏颇体质时,应及早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服用适宜的药食,合理运用药食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性能,调整生活习惯,使体质得到改善,有效纠正体质的偏颇,改善健康状况,提高健康相关生命质量[5]。对社区人群进行体质状况的观察、辨识、分型,以及对各型老年体质抗衰老调理,不仅有助于积极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而且对指导辨证和治疗,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志谢:本文在统计分析方面得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统计学教研室秦晓琪老师的指导,在此表示感谢。)

[1]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7.

[2]王琦.论中医体质研究的3个关键科学问题[D].第四届全国中医体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

[3]徐凤励,赵凡平,郁斌,等.上海市程家桥社区老年人群中医体质辨识分析[J].河北医学,2011,17(5):663-666.

[4]田金洲,李曰庆.中医老年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15.

[5]朱燕波,王琦,陈柯帆,等.8448例一般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与健康状况关系的分层分析[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1,9(4):382-389.

Analysis of th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nstitution in residents of Beijing Dongcheng district.

CAO Gui-li,SHEN Qiang,DENG Hong-yue,YU Hong,DAI Gui-zhi,WANG Jian-hui.CommunityHealth Care Service Center of Dongcheng District,Beijing 100010,CHINA

ObjectiveTo find out TCM constitution distribution situation of residents in Beijing Dongcheng district by large sample investigation,and take pointed measures to improve residents's health. MethodsThe investigation was conducted in on 20 026 residents,and the investigation content included essential information,TCM constitution identification.ResultsIn all residents’TCM constitution,the even constitution was 64.2%,the unbalanced constitution was 35.8%.In 13 865 residents over 60 years old,the even constitution was 62.65%,the unbalanced constitution was 37.35%.The even constitution showed a declining trend as the age went on.In different unbalanced constitutions,qi deficiency constitution,yang deficiency constitution and blood stasis constitution showed a obvious increase as the age grows.Conclusion Resident constitution characters and changing trend can help to grasp the TCM constitution characters,also has important value to adjust the unbalanced constitution and improve health of residents.

TCM constitution;Community Residents;Health management

R2-03

C

1003—6350(2012)24—142—04

10.3969/j.issn.1003-6350.2012.24.059

2012-05-10)

曹桂丽(1972—),女,四川省泸州市人,主治医师,学士。

猜你喜欢
年龄层偏颇东城区
东城区政协“工会界别委员工作室”正式启用
掀起热潮 学深悟透 奋勇争先 东城区总工会举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讲座
探究不同年龄层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股骨颈前倾角的临床特点及意义
“效力”盲区VS尺度偏颇——浅析多元情绪下舆情处置的能力困境
浅析主持人的主持方式与“接地气”类节目的融合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早期苏联对华政策的偏颇
大庆市东城区污水处理厂恶臭气体分析与治理
对年薪制的内涵理解不可偏颇
中国劳动力的健康状况及差异分析